“书痴”黄侃:读书读到吐血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黄侃生性放诞,但治学严谨,读书极多而精细,很有心得。总结他的读书之道,可用“批注圈点精读书”这句话来概括。
  黄侃读书非常认真,必正襟危坐,读书之前,记下启卷时日,读完,再记下时日,一丝不苟。黄侃喜欢夜读,常坐在灯下读书,把眼镜移到眉毛上面,很是投入。而且他白天不管如何劳累,晚上照常坚持鸡鸣时就寝。有时朋友来访,与之纵谈至深夜,客人走后,仍要坐在灯下校读,读完才就寝。
  当代学者陆昕在《听祖父讲名士黄侃趣事》一文中,详细记录了祖父陆宗达(黄侃的学生,著名语言学家、训诂学家)回忆黄侃读书的故事:“季刚(黄侃字季刚)先生爱游玩,有时白天我陪他逛名胜,作诗填词,晚间一顿饭直吃到半夜十一二点,我回家时已是满地月光寂无人声。我就想,季刚先生恐怕也累得够呛,现在是倒头便睡了吧?结果第二天一早8点时我到他家去上课,他桌上已经有好几卷书全部用墨笔细细地批点圈阅过了,所以我总疑惑他不睡觉。后来我才慢慢了解到,他常常从夜半12点开始读书批点,直到四五点钟才躺下,睡三四小时即起身。”祖父还对陆昕说:“季刚先生有一次闲聊时问我,‘一个人什么时候最高兴?’我说这个最高兴,又说那个最高兴,季刚先生一笑,说‘是一本书圈点到最后一卷还剩末一篇儿的时候最高兴!’”可见批注圈点式读书是他的一大人生乐事。
  黄侃读书喜欢随手圈点,许多书都不止圈点一遍。他曾圈点《文选》数十遍,圈点《汉书》《新唐书》等3遍。黄侃高度近视,但能写蝇头小字,不论是行书正楷,行格整齐,大小均匀,甚至天头地脚写满了,连每行夹缝里,也批些小字。他读《清史稿》时,全书共100册700卷,他从头到尾一卷一卷地详加批注圈点,绝不跳过。他读清代著名经学家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每篇几乎都写得满满的,认为郝氏不对的地方,他就写一条“红勒帛”贴在旁边。陆昕回忆说:“我家藏有一部商务印书馆铅印《资治通鉴》,上有黄侃圈点,每卷后皆记读书时日,所圈点多有创见,发前人所未发。”
  黄侃的再传弟子、古代文史学家程千帆曾赞叹,经黄侃所批点的《十三经注疏》《史记》《汉书》《新唐书》等书,精义纷呈。黄侃读过的一部吴承仕(1884-1939,近现代经学家、古文字学家)的《经籍旧音辨证》,上面和作者商榷的批语就达400多条。
  黄侃曾说:“读书贵专不贵博,未毕一书,不阅他书。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须有相当成就;否则,性懦者流为颓废,强梁者化为妄诞。用功之法,每人至少应该圈点书籍五部。”他如是说亦如是做。
  黄侃这种批注圈点的读书习惯,从不因人事、贫困或疾苦而改变。1913年,他旅居上海,除夕之夜街上爆竹之声通宵达旦,而他却独坐室内,精心研读,不知困倦;甚至临终前,他仍一面吐血,一面坚持将《唐文粹补遗》圈点批校完毕。
其他文献
2015年美国联邦法院通过裁定确定同性恋婚姻在全美合法标志着同性恋和同性婚姻问题在美国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宪法作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法,为同性恋者提供了最基本法律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同时我国各个行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我国的煤炭行业也不例外,近几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发展前景广阔。在面临机
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政治组织,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决定着党的方针政策能否在国有企业里得到有效贯彻的
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管理者是“理性经济人”为前提假设开展研究,然而管理者都是有限理性的人,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非理性”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本文研究“非理性
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环境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运用也是变得越来越成熟,而将其运用在供配电系统中,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供配电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中国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战国,历隋、元二朝而全线贯成.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1794公里,历时之久、里程之长,均居世界运河之首.两千五百年来,大运河几历兴衰.漕运之便,不少
期刊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小学语文教学已不仅仅停留在传授学生知识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培养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教育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