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来源 :中国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ook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1月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政府网站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与国外成熟的政府网站相比,我国的政府网站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建设指南,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没有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进行全面规划,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着体制、运行机制上的问题。国家的政府信息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对信息资源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办法,在全国还没形成将政府信息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的态势。政府部门掌握着社会信息资源中80%的有价值信息,上万个数据库,大多没有进入社会流动。目前各个政府部门的信息组织都处在分散管理状态,不同的信息组织产生不同的数据形式,加大了信息收集、整理转储的复杂程度。
  2.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的支持。政府作为信息的所有者,其权利范围和内容较为模糊,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较为薄弱。我国过去一直重视对政府信息采取保密的措施,如《保密法》、《国家安全法》、《档案法》等,均规定了公民保密的法律义务,却忽视了信息公开制度,法律上缺乏相应的保护,从而使政府信息应当公开的未公开,不合理地剥夺了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由于现行体制下的利益分配关系,许多政府信息部门各自为政,不愿把信息送上网共享,而且部分行业各自开发的网上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产品重复,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和效益。
  3.政府网站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严重滞后。信息资源贫乏,缺少深层次开发,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较少,社会服务程度有限。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独家占有、信息资源开发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政府信息部门的大量建设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上,缺乏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加工的专项资金和技术,更缺乏把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产生增值的手段。
  4.信息安全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广域开放的系统,在统一的网络协议下畅通无阻。这对政府网站来讲,将带来网页的安全和内部信息的泄密问题。很多政府上网单位在互联网和内部办公自动化网络之间,没有从物理上完全隔开,一些政府机构对国家秘密信息缺乏必要的保护意识和措施,将涉密信息在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与传递,给政府的信息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与风险。
  
  二、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合理配置政府信息资源。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政府部门之间纵横交错的情况,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建立纵横交错的网状信息结构。纵向结构是指政府组织内具有不同权利、地位、职能等级的上下级之间的信息结构,是保证在政府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信息流动的基础结构;横向结构是指政府内部具有相同或相近权利、地位、职能等级之间的信息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协调政府行为、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设立一个全国性的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协调组织,主要负责制定有关信息收集、存贮、传播的一致性协议,统一信息组织规范,协调网络运行的整体性。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各级政府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政府机构作为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播和管理利用的主体,其法律地位应当加以保障,其权利义务范围也需加以明确,以便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好政府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国家应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的法律和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化原则、开发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政府信息的发布和收集等项工作,应做出详细全面的规定。这样就可以确保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能够遵循统一的规定,确保更多的真实可靠的信息依法向社会和民众开放。
  3.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网站的建设就是要通过政府信息资源的上网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为政府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各种需要的信息。
  (1)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合理组织、规划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确保相关的潜在政府信息资源能及时地、经济地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资源。要解决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部门所有的矛盾。要做好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对社会经济统计、市场调查等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经济、政治等予以预测,为企业和公众起到指导作用,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引进项目资金、开展商品贸易、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对政府信息进行筛选和组织,建设具有本地区或本部门特色的政府信息数据库。此外,政务信息应把握新、准、快、全的特点,主动与部门和基层单位进行信息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从互联网上查询国际国内最新信息,编制出有深度与广度、高质量与高层次的调查报告,提供给领导决策使用。提高政务信息的共享程度,建设各级政府内部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发布、信息收集、信息反馈系统和高效、安全的内部管理系统,保证各级政府内部信息流动的顺畅。
  (2)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要按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原则来合理组织政府信息资源的分配,确保政府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增加政府网站的有效信息量,注重所属数据库的超链接,提供各种检索功能,将政府部门所拥有的数据库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政府网站应为不同的用户提供相应的信息。例如,新加坡政府网站为国内和国际用户提供不同版本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美国白宫网站提供了一个专门面向青少年的栏目“White House Forkiols”,该栏目比其他栏目更活泼、生动,更具吸引力。增强网站的互动功能,可以对公众的提问式查询进行自动标引,分类储存,了解公民关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纳入政府信息数据库。
  (3)健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特指与政府信息有关的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活动,不仅包括信息本身的管理,也包括与信息资源有关的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等资源的管理。就信息本身而言,要制定有关信息获取、存储、传播处理的相关制度,统一数字化信息记录格式的标准,同时还要建立信息内容筛选制度,明确信息审查标准,把握好“保密与公开”的原则。
  4.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中,需要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队伍。加强对公务员信息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对社会变革时期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认识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筛选、分析、重组的能力,规范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应遵守的道德和法规,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主体是公务员,因而他们的信息素质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
  5.信息的安全保障:政府网站要加大对信息安全的投入,加快开发自主技术。要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与网上发布制度,用法律或法规明确界定各个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范围,界定各政府部门在信息发布中的职责。在信息内容上,不能发布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外交利益的信息,对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信息,以及涉及公民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信息。在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解决信息收集、加工、交流与发布各环节的信息编码、信息标准、信息密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庆山.政府信息立法及权利义务分析.图书情报知识,2002(2)
  2 .相丽玲,苏君华.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
  3 .孙金华,卢宏.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情报资料工作,2002(2)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图书馆浙江宁波315211)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视觉障碍人群跨通道重组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视觉障碍者跨通道重组的神经基础;不同时间阶段的视觉缺失对脑内跨通道重组形成的影响;任务需
研究表明拼音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以中文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阅读过程中大脑的激活部位存在差异。关于母语阅读障碍儿童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成长记录袋是一种新兴的质性评价方式,具有质性描述、目的明确、主体参与等特点,在特殊儿童学习评价中有其独特优势,可以作为特殊儿童学习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实践中加以应
本刊讯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原名“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2002年改为现名)将于2003年5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举办。本届“科博会”由科技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政府等主办,北京市贸促会承办。  今年的“科博会”是中国新一届政府产生后的首次国家级大型科技、经贸国际交流活动,也是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开始实施后奥运商机的一次全面展示和交流。本届“
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企业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择。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企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不一样,实现的方式
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明确描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答记者问时说,新型工业化,这个“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来讲的,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
按照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的定义,“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美国信息管理学家D.A.Marchard认为,知识管理体现了数据的组织及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人类的创造和创新能力,也是这几种能力共同作用的过程。据此,知识管理可以分为人的管理和信息管理这两个方面。    一、人的饿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知识可以将它看作“产生有效行动所需
1.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内涵    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及其相关资源如信息设备、信息设施、信息技术、信息投资和信息人员等进行规划、预算、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过程。信息管理过程始于信息人员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分析,以此为起点,经过对信源的分析、对信息的采集与转换、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开发和信息传递等环节,最终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管理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