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校社会服务模式及其启示

来源 :高教发展与评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经历了战前、战中以及战后三次发展演变,这三次发展演变使日本高校形成了“校内资源共享”的校内服务模式以及“产官学研合作”的校外服务模式。其特点为:立足“国家社会”需要开展服务;具备“政策法律性”保障措施;遵循“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则;采取“内外兼容”的服务方式。日本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给中国应用型大学社会服务的开展带来了以下启示:制定相应法律政策,保障服务顺利开展;发挥政府职能,坚持适度施政原则;了解社会需求,探索多元化服务渠道;坚守服务底线,保障校园人员的优先权。
其他文献
作为高校了解教师教学状况、改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评教在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开展,但也受到不少质疑,心理效应和心境困境是其诸多原因中较特别者。由
中国古代史家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回望历史,着眼于“通达天下,识见人生”的通识教育理念源远流长。文化传承,留下人类文明的根;科技发展,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