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匠父亲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父亲是铁匠,他只管打铁的事。平时话语不多,比较内向。年岁大了,他不再打铁,就专心种地。
  我在河北省滦南县长凝镇上小学,学费从母亲手里拿,对我学习之事,父亲很少过问。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乐亭二中,父亲只说了一句话:“考上就好!”母亲高兴得眉开眼笑,她赶紧为我打点上学的行李。中学是住校的,学校规定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下午不上课,学生吃过午饭就可以回家了。每到这一天,我们就像一群出笼的小鸟儿,欢蹦乱跳唧唧喳喳飞回家了。
  不幸的是,我刚上初二,母亲突然病了,而且病越来越重,一年之后母亲去世了。我上学住校期间,家中只剩下父亲一个人。母亲去世后不久,我正值初三毕业班,一次为了补课,我一连三个月都没回家。当我进入村口时,远远地看见父亲站在我家大门外,向我来的方向不断地张望,我紧走几步,来到父亲面前,我问:“爸,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回来?”他说:“你有仨月没回来了,我估摸着差不多快来了。” 我一进院子就闻到浓浓的肉香,进屋看见桌面中间摆着一大海碗白菜粉条炖猪肉,两碗大黄米豇豆饭。饭菜热气腾腾,学校到家有40多里,我一路小跑往家赶。此时我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噜咕噜叫了。我风卷残云一般,把菜吃了多半碗,一碗饭也下肚了,此刻我才抬起头,发现父亲根本没动碗筷,他只是笑呵呵地看着我吃,脸上的皱纹全舒展开了,看着他憨厚可爱的样子,我笑出了声。他也笑出了声。第二天我回学校,他送我到大门口,我穿过大街拐了弯,又后退几步,看见父亲还站在门口一动没动。直到我上高中,自己才悟出,以前不是父亲不关心我,而是我年幼,不懂事,没有读懂他心中对我的切切牵挂。
  我上高中时,还有件印象很深的事。那是高中放暑假的一天,我跟父亲去给玉米地施肥,我家的地里没有一根杂草,玉米长势很好,干完活儿在回家的道上,我们路过一块玉米地,那里杂草丛生,杂草比玉米都多。父亲指着这块地语重心长地说:“这人啊,可不能太懒。土地和庄稼,和人一样,你对它精心它知道。土地是诚实的,它从不骗人。只要你多吃苦,多受累,多流汗,秋天才有收获。”我一直牢记父亲的教诲。在学习上我比其他同学读书都刻苦,每天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考试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1960年我参加全国高考。高考后,我们先到大清河参加劳动锻炼两周,随后回家。在等待通知的日子里,父亲每天到地里转转,很快就回来,他盼通知书比我都心急。
  58年前,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情景至今难忘。记得那时,我每天在家都支起耳朵,耐心等待送信人喊我的名字。一天我突然听到有人在街上喊:“袁淑琴来信了。”当时我感觉喊声是那么亲切。我赶快跑出去,从送信人手中接过信,那是唐山矿冶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把通知书递给随我出来的父亲,他用颤抖的手接过通知书,眼里闪着泪花,沉默了片刻,他说:“我闺女可是块好钢!”说完,他走到我家院子正中,表情严肃而虔诚地面向西(那是我读小学所处的方向),鞠了90度的大躬。接着转身向南(那是我读中学所处的方向),又是一个90度的大躬。我奇怪地问:“爸,你这是给谁鞠躬?”他说:“给你的老师啊。你想,从你上小学、中学,如今又考上了大学,老师们花费了多少心血,又是经他们千百次对你们的锤炼,才有了今天的结果,我这是对你们老师的‘谢师礼’啊!”听了父亲的话,我无比惭愧,我怎么就没想到父亲这一举动的深意呢?我再细细一想,从小到大,伴随自己成长的老师不仅在学校,也在自己身旁,他们不就是您和母亲吗?于是我郑重地站在父亲的面前,深深地向父亲鞠了一躬。看我向他鞠躬,他的眼中泪水夺眶而出,此刻,他竟用那双粗糙硬朗的大手,将我轻轻抱了起来,转了一圈,又慢慢放下,这让我惊喜地感到,他对我的疼,对我的爱,对我的希望和期待,伴随他的喜悦和自豪,从他最柔软的内心深处,一股脑儿地涌出,顺着他有力的大手,他宽厚的胸膛,流入我的心里,流遍我的全身。此時此刻,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
  我成了我们袁家,我们村,我们乡,我们镇,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女大学生。父亲为此特别骄傲。为给我筹备我的学费,父亲把院里两棵最大的柳树放倒了,把树干拉到集市上卖掉,当我拿到这笔浸透父亲血汗的钱时,心里沉甸甸的,我暗自发誓,等我大学毕业,有工作挣到了钱,一定好好孝顺老爸。在我走的那天,父亲送我去汽车站,我说:“爸,你回去吧。”我看见父亲一步一回头的背影,心里酸酸的,但又是甜甜的。我感到离报答父亲养育之恩的日子已不远了。
  1965年,我结束了五年大学生活,毕业后被分配到全国最大的铜矿——寿王坟铜矿工作。那年九月,我领到了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46元。我立即跑到邮局给父亲寄去了大部分工资,只留下必需的生活费。并附短信,自此以后每月寄20元,逢年过节多寄些,直到父亲84岁去世为止。
  父亲晚年我没能在跟前好好地陪伴他。在他病危时,由于厂里正赶制一批国家军工急需的铜料,我是技术骨干,无法脱身。所以父亲走后未能见最后一面,留下了终身遗憾,后来听老家二婶讲:父亲临终前总念叨:“我就是想看看小琴。”二婶劝他:“那就快给小琴打电报吧。”他说:“不用,她要回来还得请假,那多耽误工作啊,还是公家的事要紧哪。”
  父亲的一生,饱经沧桑,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他们那一代人的勤劳和质朴,更让我感动的是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我怀念父亲,敬重父亲,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其他文献
“今天我们正式启动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司长贾晓九表示。  9月2日,民政部举行第四个“中华慈善日”专题新闻发布会。贾晓九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安排。  在民政部层面,一是于8月23日召开了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二是确定了“中华慈善日”标志,制作了标志宣传视频,印发了使用管理通知。三是正式启动第十一届
2017年9月5日是我国第二个“中华慈善日”。当晚,由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扬州市慈善总会、扬州市民政局承办的“大爱之城”扬州第三届公益慈善义演晚会在扬州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演绎大爱扬州的慈善感人事迹,表彰首届“扬州慈善奖”,爱心企业对义演晚会进行举牌捐赠。220家企业、6位人士在义演晚会上踊跃奉献爱心,共捐赠善款4400万元。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助理陈砚秋,江苏省慈善总会会长
天士力集团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社会责任,积极支持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非典肆虐的时候,他们更是一马当先。     2003年5月23日下午2点,3辆轿车、一辆吉普车、一辆旅行轿车由天士力集团所在地出发直抵北京集中收治SARS病人的小汤山医院。  车里坐着神情泰然而又凝重的天士力集团总裁闫希军,天士力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我这个唯一的随行慈善记者。  比起前些天,北京
他放弃三甲医院院长职位,建起国内唯一的艾滋病患儿学校;他既是校长,也是家长,十几年如一日守护艾滋病患儿。他就是曾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郭小平。  十几年前,作为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2003年,郭小平接触到了第一批艾滋病人,他们大多因卖血和輸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那时,郭小平给隔离区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绿色港湾”。然而,更让他感到痛心的是,有些病人的孩子通过母婴传播也感染
摘要:前不久,我的一个亲戚上网与我视频聊天,她家住在美国的爱荷华州。孩子有六岁左右大。这天,正赶上孩子的学校搞开放日,学校负责人要求孩子家长参加,并要求家长拿出自己的特长给孩子们展示,目的是给孩子们一些激励性的业余学习兴趣。我的那个亲戚把从中国带去的文房四宝拿了去,利用一张课桌把它摆了上去,又拿把椅子坐下,铺开纸墨,开始伏案书写,不一会围来许多家长和孩子,她书写的中国字吸引了许多孩子和家长,瞬间,
去年春天,我与老伴儿结婚50年。回忆我与老伴儿50年的金婚岁月,最最难忘的就是9平米婚房的故事。小小9平米婚房,记载着我与老伴儿相濡以沫的感情,也表达了我们甜蜜的真情,我与老伴儿共同演绎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青春之歌。  1968年的春节,我与老伴儿正式登记结婚。结婚那天上午,老伴儿还在学校工作,需要到咸水沽一带,开展兵源政审调查。下午回到学校,领导对他说:“辛苦啦!回家结婚吧。”就这样,我穿了一
慈善事业发展到现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有:慈善组织多样性、政策法规文件越来越多、政策法规与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之间的冲突。  一、慈善组织多样性  目前省登记基金会55家,宁波登记基金会是36家,慈善组织46家,其中取得公募资格的是16家。相对来说取得公募资格在慈善组织并不多,主要原因:一、民政部门对于公募资格的审批目前还是从严控制。二、基金会登记条例还在,基金会还具备原来条例规定的
2014年是马三立和骆玉笙两位大师诞辰一百周年,马三立是1914年10月1日出生,骆玉笙是1914年8月31日出生,都属虎。在艺术上,他们不仅是天津市曲艺团的“一山二虎”,而且在政治上也分别获得令人敬佩的荣誉:生前他们都是老政协委员,同时,马三立还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骆玉笙被授予“心灵美的文艺工作者”称号。在业内,这二人还有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关系。那就是骆玉笙的父亲骆彩武虽是戏法艺人,但也说相
12月26日,天津市慈善协会在天津市河北商会设立协办处揭牌仪式在万丽天津宾馆举行。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慈善协会原会长曹秀荣出席并讲话。市慈善协会副会长赵伟、党支部书记佟树海、副会长兼秘书长兰国樑、顾问周利出席,市慈善协会和天津市河北商会的有关领导参加活动。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慈善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激发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的慈善发展理念,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慈善工作的批示精神,市慈善
5月12日,山东省济宁市慈善总会到四川省眉山市考察学习企业冠名基金和专项冠名救助模式发展运作与管理经验。济宁市慈善总会重点对济宁市援建“5·12”灾后重建的眉山市东坡小学校(在原来的大石桥小学基础上新建)、万景困境儿童慈善救助(基金)等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对眉山市慈善创新轮值会长制度,深入推进慈善工作的做法和成功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眉山市民政局副局长、市慈善总会秘书长李述清,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