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突击步枪随笔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50年里,全世界在军用武器和战略、战术方面都有一种主流的演变,而且到现阶段,这种演变仍在继续。
  “二战”胜利后的1945~1957年,人们开始努力研制新型武器。而今,我们正处在“高科技战”时代,步兵手中的利器——步枪是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回答是否定的。自从德国纳粹军队在“二战”后期首次使用真正的突击步枪——StG44以来,在军用步枪领域就没发生过什么真正的变革。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和苏联分别拥有了可用的突击步枪系统,并在各自所能影响的范围内大力推广。众所周知,苏联的武器是卡拉什尼科夫设计、于1947年定型的著名的AK47,后来人们设计新枪时经常借鉴它。
  遗憾的是,英国并没有成功地发展自己的突击步枪——EM2,因为它发现北约中最强大的成员国——美国正在进行大威力步枪的重新设计,虽然这次重新设计与以前几乎没什么两样。其实在“二战”后期,美国的M1由于火力不足,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不能适应未来的机动战争。但是美国那些负责军火的官员们只是试图增加弹匣的容弹量,而不考虑设计完全新型的武器,于是就耽误了突击步枪的发展。
  由于对突击步枪的发展不太在意,而且在弹药上北约也一直使用由美国设计的T65E5 7.62×51mm(0.308英寸温彻斯特)枪弹,导致了所有的西方国家在后来的25年里都停止了对突击步枪的设计发展。
  后来,美国认识到“二战”时的一些战术观点太陈旧了,这些观点导致了1946年到1957年的发展军用突击步枪计划的失败,而且M14 在1958年采用以前就已经过时了。M14是以T44E4为基础设计的,从1958年到20世纪60 年代中期发展非常缓慢,一直得不到广泛应用,后来被M16取代。
  到1960年,美国卷入了越战之中,于是它拼命发展突击步枪,试图赶上苏联的AK47,这种拼命努力的成果就是1963年开始服役的 5.56×45mm的M16突击步枪。M16的最初发展也很曲折,但是到了1967年,由于枪与弹的不规范引起的技术问题被解决了,从那时起,M16开始大量生产,并迅速被采用。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由FN公司设计的FAL自动步枪开始在非洲战场上崭露头脚。尽管它属于一种比较老式的设计,但由于它表面光滑,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至今仍然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生产的HK G3至今也在广泛使用,不仅是德国军队,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用。
  美国的M16系列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打破了“苏式”武器一统天下的局面。迄今为止,M16系列(包括M16A2、M16A3、M16A4)已经生产了7507/支,看来在21世纪,M16系列还能继续服役一段时间。
  在AK47的基础上,芬兰人设计出了瓦尔梅特(Valmet)、以色列人设计出了伽利尔等步枪,两种枪既在外形上符合西方人的标准,又在性能上延续了AK系列可靠性突出的特点。
  为了防止误解,在此,我们给突击步枪下个定义。首先,如老式步枪一样,突击步枪也是靠抵肩射击的,质量较轻,长度较短,它其实就是一种小尺寸的骑枪;第二,它使用中间型步枪弹,有的也用小口径步枪弹,具有传统步枪的威力和冲锋枪的猛烈火力;第三,它的击发方式是可选择的(单发、点射、连发);第四,它必须使用大容量的、可拆卸的弹匣。这些标准最初是德国人提出来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那些体积庞大、威力猛烈的步枪,例如FNFAL/L1A1、G3/HK91、M14/M1、ARl0/SR25
  和BM59/BM62都不能算是突击步枪,它们只是传统的战斗步枪。传统的战斗步枪之所以没有完全被取代,主要是考虑到换代的经费问题。然而,近些年来,这些枪逐渐被取代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德国的StG44和苏联的AK47以及英国的EM2是第一代突击步枪,M16系列、瓦尔梅特、伽利尔、FNC和韩国的K2是第二代突击步枪,第三代突击步枪主要有奥地利的AUG、法国的FAMAS和英国的LIW等等。
  有趣的是,这三代突击步枪的特点都是采用当初EM2的无托结构,这也给步枪概念带来了一种新观点。另外,这些突击步枪的设计也说明了武器本身的需要,就是要尽可能地简洁、紧凑,但是不能过分地缩短枪管长度,否则会降低它的初速。
  目前,AK系列是应用最广泛的武器,全世界总数量大约超过5000万支,其次是M16系列,超过7500万支,奥地利的AUG排在第三位,数量超过50万支,其他各种步枪的总数量大约在35万支。
  未来的突击步枪将是什么样子呢?恐怕至少在未来十年里改变不会太大。上个世纪末叶出现了一些设计比较新颖的枪支。20世纪80年代的5.56mm AUG率先把军用白光瞄准镜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并且大量使用了塑料件。HK公司推出的5.56mm G36突击步枪在结构上大量使用塑料件和多种光学瞄准系统。美国、法国、英国也分别加紧研制单兵作战武器。它、们作为单兵基本装备,仍保留了发射动能弹的步枪,只是系统空间结构有所改变,其中的基础还是利用传统的自动方式——导气式——和常规的枪弹。
  不知道那些传统设计的步枪是否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或是有什么真正的变动?也许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将成为质量较轻、结构紧凑、价格可行的单兵武器。但是即使这样,我们大家都很理解的传统武器,魅力仍在,在未来的许许多多年仍然会继续服役。◆
  张春秋 曹 利 译自《枪世界》
  2001年5月
  (编辑/王晓涛)
其他文献
期刊
冲锋枪的起步    “一战”时期,德国人在用P08式手枪做了几次试验以后,很快转而研发真正的冲锋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不久,真正的冲锋枪装备了部队,这就是著名的MP18冲锋枪。这支冲锋枪的造型和结构成了战后所有冲锋枪的样板。该枪的唯一缺点是借用了P08式冲锋手枪的弹鼓作为供弹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冲锋枪的研制工作也随之暂停。但是厂商和设计师却仍在继续秘密进行开发。为了绕过协约国武器
对一个有直动式液压间隙调节器(HLA)的气门机构进行了试验和动力学计算分析。实测了HLA的泄沉特性以确定HLA模型中模拟泄漏影响的阻尼参数。为了获得气门机构的实测运动规律
国内首家警察博物馆——北京警察博物馆已于2001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了。带着浓厚的兴趣,编辑部一行4人驱车前往参观。穿过繁华的长安街继续向东,驶入一条绿树成荫的街道,
因各类影视作品和媒体的全方位介绍和报道,多数人对美国海军特种部队比较了解,而对我国的近邻俄罗斯、日本、越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特种部队了解甚少。即使是西方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识这些国家特种部队的“庐山真面目”。只是近一二年来,国外一些媒体才陆续对上述几个国家的海军特种部队进行了一系列报道,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历史悠久的俄罗斯“海狗”部队     尽管以前俄罗斯政府矢口否认这支被外界称
期刊
期刊
期刊
1938年4月,在陕甘宁边区举办的延安第一届“五一”工业展览会上,展出了边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支步枪和由马克沁重机枪改造的第一挺高射机枪。2支枪迅即成为展览会的亮点,吸引了参展的八路军首长和战士。毛泽东拿着新枪仔细地看来看去,拉拉枪机,瞄瞄准,高兴地说:“我们自己也能造枪了!要创造条件多生产,支援前线。”受到毛泽东赞誉的这2支枪的设计者就是有着传奇色彩的中国轻武器设计专家——刘贵福,当时,毛泽东还
期刊
本文通过对发动机电控单元通用开发平台的性能和技术要求的全面分析,提出了全双工异步串行通信解决方案。尤其是面向非连接通信协议的设计,为满足开发平台与电控单元数据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