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胜利后的1945~1957年,人们开始努力研制新型武器。而今,我们正处在“高科技战”时代,步兵手中的利器——步枪是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回答是否定的。自从德国纳粹军队在“二战”后期首次使用真正的突击步枪——StG44以来,在军用步枪领域就没发生过什么真正的变革。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和苏联分别拥有了可用的突击步枪系统,并在各自所能影响的范围内大力推广。众所周知,苏联的武器是卡拉什尼科夫设计、于1947年定型的著名的AK47,后来人们设计新枪时经常借鉴它。
遗憾的是,英国并没有成功地发展自己的突击步枪——EM2,因为它发现北约中最强大的成员国——美国正在进行大威力步枪的重新设计,虽然这次重新设计与以前几乎没什么两样。其实在“二战”后期,美国的M1由于火力不足,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不能适应未来的机动战争。但是美国那些负责军火的官员们只是试图增加弹匣的容弹量,而不考虑设计完全新型的武器,于是就耽误了突击步枪的发展。

由于对突击步枪的发展不太在意,而且在弹药上北约也一直使用由美国设计的T65E5 7.62×51mm(0.308英寸温彻斯特)枪弹,导致了所有的西方国家在后来的25年里都停止了对突击步枪的设计发展。
后来,美国认识到“二战”时的一些战术观点太陈旧了,这些观点导致了1946年到1957年的发展军用突击步枪计划的失败,而且M14 在1958年采用以前就已经过时了。M14是以T44E4为基础设计的,从1958年到20世纪60 年代中期发展非常缓慢,一直得不到广泛应用,后来被M16取代。
到1960年,美国卷入了越战之中,于是它拼命发展突击步枪,试图赶上苏联的AK47,这种拼命努力的成果就是1963年开始服役的 5.56×45mm的M16突击步枪。M16的最初发展也很曲折,但是到了1967年,由于枪与弹的不规范引起的技术问题被解决了,从那时起,M16开始大量生产,并迅速被采用。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由FN公司设计的FAL自动步枪开始在非洲战场上崭露头脚。尽管它属于一种比较老式的设计,但由于它表面光滑,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至今仍然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生产的HK G3至今也在广泛使用,不仅是德国军队,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用。

美国的M16系列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打破了“苏式”武器一统天下的局面。迄今为止,M16系列(包括M16A2、M16A3、M16A4)已经生产了7507/支,看来在21世纪,M16系列还能继续服役一段时间。
在AK47的基础上,芬兰人设计出了瓦尔梅特(Valmet)、以色列人设计出了伽利尔等步枪,两种枪既在外形上符合西方人的标准,又在性能上延续了AK系列可靠性突出的特点。
为了防止误解,在此,我们给突击步枪下个定义。首先,如老式步枪一样,突击步枪也是靠抵肩射击的,质量较轻,长度较短,它其实就是一种小尺寸的骑枪;第二,它使用中间型步枪弹,有的也用小口径步枪弹,具有传统步枪的威力和冲锋枪的猛烈火力;第三,它的击发方式是可选择的(单发、点射、连发);第四,它必须使用大容量的、可拆卸的弹匣。这些标准最初是德国人提出来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那些体积庞大、威力猛烈的步枪,例如FNFAL/L1A1、G3/HK91、M14/M1、ARl0/SR25
和BM59/BM62都不能算是突击步枪,它们只是传统的战斗步枪。传统的战斗步枪之所以没有完全被取代,主要是考虑到换代的经费问题。然而,近些年来,这些枪逐渐被取代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德国的StG44和苏联的AK47以及英国的EM2是第一代突击步枪,M16系列、瓦尔梅特、伽利尔、FNC和韩国的K2是第二代突击步枪,第三代突击步枪主要有奥地利的AUG、法国的FAMAS和英国的LIW等等。
有趣的是,这三代突击步枪的特点都是采用当初EM2的无托结构,这也给步枪概念带来了一种新观点。另外,这些突击步枪的设计也说明了武器本身的需要,就是要尽可能地简洁、紧凑,但是不能过分地缩短枪管长度,否则会降低它的初速。

目前,AK系列是应用最广泛的武器,全世界总数量大约超过5000万支,其次是M16系列,超过7500万支,奥地利的AUG排在第三位,数量超过50万支,其他各种步枪的总数量大约在35万支。
未来的突击步枪将是什么样子呢?恐怕至少在未来十年里改变不会太大。上个世纪末叶出现了一些设计比较新颖的枪支。20世纪80年代的5.56mm AUG率先把军用白光瞄准镜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并且大量使用了塑料件。HK公司推出的5.56mm G36突击步枪在结构上大量使用塑料件和多种光学瞄准系统。美国、法国、英国也分别加紧研制单兵作战武器。它、们作为单兵基本装备,仍保留了发射动能弹的步枪,只是系统空间结构有所改变,其中的基础还是利用传统的自动方式——导气式——和常规的枪弹。
不知道那些传统设计的步枪是否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或是有什么真正的变动?也许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将成为质量较轻、结构紧凑、价格可行的单兵武器。但是即使这样,我们大家都很理解的传统武器,魅力仍在,在未来的许许多多年仍然会继续服役。◆
张春秋 曹 利 译自《枪世界》
2001年5月
(编辑/王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