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无常也是病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r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哭和笑都是人的内心活动的外部表现。所谓“喜形于色”和“伤心流泪”,这些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反映。
  假若一个人遇到伤心的事情不哭,高兴的事情不笑,甚至无动于衷、毫无表情,那么,他就无法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感情了。但是表达感情要适度,要区别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要有节制,这是一般正常人都能做到的。
  例如在宴会上,大家开怀畅饮、欢声笑语,气氛十分热烈,这时如果有人高声狂笑不止,甚至手舞足蹈,虽然他也高兴、也在笑,却会使与会者大为扫兴,人们会以为他喝醉了酒,或者为了哗众取宠。
  又比如在新郎新娘举行婚礼时,有人却放声大哭。必然会使人想起他的精神是否不太正常。
  确实,人的哭和笑,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而哭笑无常就属于不正常。但是,为什么有的老人会哭笑无常呢?这一点说起来就复杂了。
  首先,哭笑无常是一种病态表现,是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这一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既可見于所谓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也可见于器质性精神病(如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等)。
  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哭笑无常,多数是受幻觉、妄想支配,也就是在幻觉或妄想的影响下出现。例如病人忽然看到窗台上出现几个跳舞的小人,感到好笑而发笑,也有的病人听见半空中有陌生人告诉他,他亲爱的母亲去世了而痛哭流涕。有的病人因怀疑周围的人都迫害他而伤心难过。而有的病人却因想到自己即将当上“宇宙总管”或成神成仙而欣喜若狂。
  老年抑郁症的病人,常常终日愁眉苦脸、默默饮泣,然而却没有任何原因值得他伤感。至于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和多发梗塞性痴呆等器质性精神病人的哭笑无常,主要是因为这类病人都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脑损害,因此表现为情感的失控而出现哭笑无常,所以遇有哭笑无常的老人,应当接受精神科医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因而及时治疗。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正>A multi-status Markov chain model is proposed to produce daily rainfall,and based on which extreme rainfall is simulated with the 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