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哲学基础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v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仅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而且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从历史哲学基础看,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主体哲学基础看,坚持和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主体,是享有当家作主权利的国家主体,是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的价值主体;从实践哲学基础看,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实现的,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深入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哲学基础,对于深刻理解和坚定中国
其他文献
屈大均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一流诗人、词人和学者,也是“天下将亡”之时华夏道统学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华夏治统虽然丧失,但他认为只要存续华夏道统学统,即可免于天下之亡,治统可失而复得,故而逃禅归儒,极力辟佛。他以孔子、朱熹为师,“学为圣贤”,接续华夏道统学统,成一代大儒,以道统存天下。
选取2001-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DEA法对广东省物流业在不考虑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与考虑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两种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环境规制因素与广东省物流业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绿色技术效率远低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传统技术效率,2001-2019年绿色技术效率处于递增趋势;环境规制因素两项指标与绿色技术效率存在协整关系,尤其是广东省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情况的改善对广东省物流业绿色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长期推动作用。
采用熵值法对2011-2019年珠三角9市的创新产出做综合评价,并在此综合指标值的基础上引入时滞效应,假设滞后期为1年,利用多个DEA模型对2011-2019年珠三角9市的创新效率进行联合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均有强弱差距较大,且整体表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部分城市创新投入出现较大冗余,可适当优化创新活动的资源配置;9市创新效率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原因。
基于五邑侨乡手工艺传承现状,从“产业链、价值链、知识链”角度探讨五邑侨乡手工艺集群创新的路径,为区域性手工艺创新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实地调研五邑侨乡手工艺传承发展现状,确定了非遗手工艺集群创新的可能性;以产业链视角集聚五邑侨乡手工艺集群创新的主体,在价值重叠共识的基础上促进手工艺集群主体知识的有效溢出。构建了五邑侨乡手工艺集群创新路径,并进行了新会葵艺载体的创新实践。
摘 要:博物馆的专题展览作为基本陈列的有效补充,以其展览主题多样性、展示手段灵活性、展出时间时效性等特质,成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博物馆保持生机活力、保障公众文化权益、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渡江战役纪念馆原创展览“信仰的丰碑—红色安徽特工传奇”为蓝本,从展览主题、内容策划、展品选择、形式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出发,讲述在情报战线上立下赫赫功勋的21位英雄人物,初步探索革命类纪念馆
澳门作为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地方之一,丰裕的社会财富让澳门的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至成熟臻备,然而该行业也面临着本地市场狭窄的困境。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推动下,澳门的财富管理行业迎来了庞大的内地市场,业务增长潜力巨大。大力发展面向内地的跨境财富管理业务,成为澳门政府和金融行业打造澳门特色金融的方向之一。针对澳门跨境财富管理业务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改善建议,以促进该业务健康发展,贴近市场需求,促进澳门与内地的金融融合。
摘 要:余庆禅院是司马光祖茔的香火院,建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佛殿内西墙保存的壁画为民国十二年(1923)所绘。壁画采用宋时期流行的屏风形式绘制,共十二扇,内容包括山水、花鸟、书法、装饰性纹样,内容丰富,布局合理,主题鲜明,技法熟练,其中以山水画题材为主。该壁画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经过了巧妙的构思和设计,与余庆禅院的时代背景、“坟寺”功能、佛殿环境相结合,匠心独运。  关键词:余庆禅院;
摘 要:粉彩瓷器在康熙时初创,雍正、乾隆两朝技法纯熟,嘉庆早期的粉彩与乾隆时期几乎没有分别,称“乾嘉瓷”。颐和园藏有一件嘉庆款祭蓝釉开光粉彩御制诗抱月瓶,它是清代官窑粉彩瓷的代表,将其与存世的乾隆时粉彩、祭蓝釉瓷器相比较,可知粉彩开光御制诗的烧造手法为乾嘉时期常见的技艺。在器形、构图等方面体现了嘉庆瓷器对乾隆瓷器明显的继承性,甚至书写同样的御制诗也不乏个案。从中可窥见乾隆时御窑厂瓷器烧制上程式化的
摘 要:铜镜是青铜器中举足轻重的重要门类,既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用品,又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信息。铜镜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为我们认识古人、了解古人生活和思想开启了一扇独特的视窗。文章希望通过对馆藏铜镜的研究和介绍,为大家了解中国古代铜镜文化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馆藏;铜镜;研究  说起镜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玻璃镜,但是中国古人用的镜子大都是铜或者铁做的,其中铜镜的数量占了绝大多数。在清中期
青铜龙虎纹建鼓座1980年出土于安徽省舒城县九里墩,从其形制判断,应为后世文献中记载的“建鼓座”,从其铭文判断,应为春秋时期钟离公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