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的关系是最有争议的基础性问题之一.根据经典作家的不同文本,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分化出“马克思主义的反道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主义”两个彼此对立的阵营.对此,卢克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矛盾态度只是表面上的,其所反对的是“法权的道德”,所支持的是“解放的道德”;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区分背后的反乌托邦与乌托邦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消极实践后果,即为了道德目的可能使用不道德手段;追根溯源,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属于至善论的结果论,未能汲取义务论在保障人权方面的智
【机 构】
:
中国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10008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的关系是最有争议的基础性问题之一.根据经典作家的不同文本,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分化出“马克思主义的反道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主义”两个彼此对立的阵营.对此,卢克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矛盾态度只是表面上的,其所反对的是“法权的道德”,所支持的是“解放的道德”;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区分背后的反乌托邦与乌托邦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消极实践后果,即为了道德目的可能使用不道德手段;追根溯源,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属于至善论的结果论,未能汲取义务论在保障人权方面的智慧.卢克斯的两种道德论的文本根据不足,对乌托邦与社会理想也有所混淆,由某种苏联马克思主义的过失推及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缺陷”则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事实上,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综合了至善论、结果论、义务论之众长,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实现法权的道德和解放的道德、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尽管卢克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理解不够完整准确,但其理论的一些合理内核对我国的道德和法律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围绕贵州世居民族的研究已经取得众多的成果,同时也客观存在着一些缺失.大抵而言,专注于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些学人,习惯于就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变动去展开讨论,认为贵州边远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由于各种原因很难赶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专注于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些学人,存在过分看重历史文献记载之特点,对具体的文化变迁,特别是20世纪初发生的文化巨变,则疏于关照.虽然“百苗图”系列临抄本早就引起了贵州学人的关注,但却很少有人在上述两种缺失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去揭示20世纪初贵州各世居民族发生了什么样的文化变迁.“百苗图”系列临抄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和数字贸易初露端倪的特定历史节点,中小企业及其核心竞争力能否进一步提升关乎我国是否可以从传统贸易大国转型为数字贸易强国.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视角,从企业家心智、竞争力深化、竞争力广化和平台网络效应四个维度出发,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佐证,可以发现,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既包括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和数字化工具,更高效地配置和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传统核心竞争力数字化拓展的企业家心智和能力,也包括全面整合和开发平台资源,与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衍生新型核心竞争力的知识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对人认知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发展是心智、大脑、身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民族地区幼儿语言受多元的自然人文因素影响,在语言学习中具身认知倾向明显.故围绕现代幼儿园语言教育要求,结合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发展及认知特点,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从民族地区语言、环境、文化和认知四个维度进行课例设计与实践.透过课例分析出民族地区幼儿语言认知的逻辑,提出了民族地区幼儿语言教学需强调具身性、先验性的教学改革建议与对策.
汉代画像石作为丧葬祭祀艺术之一,集中体现了汉代人的“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及崇生的生命意识.其所描绘的神话中的祥瑞形象与神话情节不仅反映汉代社会淳朴的民俗及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更蕴藏着整个民族代代累积的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哲思,反映出汉代人的价值追求.本文选取陕北晋西汉画像石中女娲伏羲、西王母东王公、日神话月神话三组极具代表性神话,从其所内蕴的祈愿族群延续的生命意识,渴求个体长生不老的生命意识,探寻万物共生宇宙的时空意识三个方面论述汉代人追求生命不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质.这对于探讨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重新发
以社会制度正义为主题是罗尔斯正义论的鲜明特色.社会基本制度在罗尔斯那里又称为社会基本结构,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等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并会造成社会的深刻不平等,因而罗尔斯强调正义对于社会制度具有首要价值.罗尔斯的正义概念的内涵是平等的公民基本自由或公民的平等基本权利,他正是用这一概念来衡量制度正义或建构制度正义原则.罗尔斯继承了古典契约论的方法,以契约为起点来建构一个合乎正义的社会基本制度.但与古典契约论不同的是,罗尔斯的契约不是直接选择建立政治社会,而是选择可以指导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原则.罗尔斯认为,只有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