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鞣管囊酵母发酵条件对纤维素制备乙醇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狗牙根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经纤维素酶酶解形成的还原糖通过嗜鞣管囊酵母发酵可以得到生物乙醇。以狗牙根为原料,分析嗜鞣管囊酵母发酵过程中培养时间、接种量、pH值、温度等因素对乙醇得率的影响,探索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pH值为5 0、温度40 ℃、嗜鞣管囊酵母菌液(1亿个/mL)接种量0 073 0 mL/g、发酵时间 60 h 为生产乙醇的最佳条件,此时乙醇浓度为5 146 mg/mL。
  关键词: 生物乙醇;嗜鞣管囊酵母;发酵;纤维素;狗牙根
  中图分类号:TQ3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384 02
  21世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JP 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是我国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1],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是当务之急。生物乙醇是一种新型能源,然而最初生物乙醇的生产主要以玉米、小麦为原料,不仅消耗大量农产品,成本高,而且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影响粮食的正常供应,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等连锁反应 [2-3]。因此,第2代利用纤维素生产生物乙醇的技术引起较大关注 [4],这不仅可以大大缓解能源压力,也可以避免人和能源之间的争粮现象。狗牙根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经稀酸预处理,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作用下可降解得到还原糖,接种嗜鞣管囊酵母发酵可制备生物乙醇。本试验通过研究pH值、时间、温度、嗜鞣管囊酵母接种量等因素对狗牙根糖化液发酵产生乙醇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索狗牙根糖化液制备乙醇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狗牙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从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后的山脚下采集成熟的狗牙根(Bermuda grass)植株,洗净烘干,用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密封保存,备用。
  1 2 主要试剂
  葡萄糖、盐酸、氢氧化钠,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产品;酵母膏、蛋白胨,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氏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 3 试验仪器
  QE-100屹立高速中药粉碎机,武义县屹立工具有限公司生产;FA1004B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HWS28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LDZX-75KBS立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生产;PHSJ-3F 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ZFD-A5250生化培养箱、HZQ-L恒温培养摇床,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
  1 4 试验方法
  1 4 1 pH值测定 称取狗牙根粉末1 g,加入 1%稀盐酸,120 ℃反应60 min;调节pH值为4 2,加入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测还原糖的量;根据还原糖含量配制液体培养基,分别调pH值为4 0、4 5、5 0、5 5、6 0;灭菌,接种嗜鞣管囊酵母菌液(1亿个/mL)0 094 9 mL/g,30 ℃摇床培养36 h;蒸馏测定乙醇含量。
  1 4 2 温度测定 称取狗牙根粉末1 g分装在试管中,加入 1%稀盐酸,120 ℃反应60 min;调节pH值为4 2,加入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根据还原糖含量配制液体培养基,调pH值为5 5;灭菌,接种菌液0 094 9 mL/g,分别放于20、25、30、35、40 ℃摇床中培养36 h;蒸馏测定乙醇含量。
  1 4 3 接种量测定 称取狗牙根粉末1 g分装在试管中,加入 1%稀盐酸,120 ℃反应60 min;调节pH值为4 2,加入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根据还原糖含量配制液体培养基,调pH值为5 5;灭菌,分别接种菌液0 029 2、0 051 1、0 073 0、0 094 9、0 116 8 mL/g,放于30 ℃摇床中培养36 h;蒸馏测定乙醇含量。
  1 4 4 时间测定 称取1 g狗牙根粉末分装在试管中,加入 1%稀盐酸,120 ℃反应60 min;调节pH值为4 2,加入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根据还原糖含量配制液体培养基,调pH值为5 5;灭菌,接种菌液0 094 9 mL/g,放于30 ℃摇床中分别培养36、48、60、72、84 h;蒸馏测定乙醇含量。
  1 4 5 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表1),分析狗牙根纤维素发酵制备生物乙醇的最优工艺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 1 单因素试验
  2 1 1 pH值对嗜鞣管囊酵母发酵产量的影响 由图1可见,嗜鞣管囊酵母适于在pH值为 4 5~5 0的酸性环境中生长;pH值为5 0时,生产出的乙醇浓度相对较高,为 2 259 mg/mL。pH值改变不太剧烈时,酶虽未变性,但会影响酶分子活性部位有关基团的解离,从而进一步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或催化,使酶活性降低,也可能影响中间络合物ES的解离状态,不利于催化生成产物 [5]。因此,低于或高于最适pH值,都会影响乙醇的产量。
  2 1 2 温度对嗜鞣管囊酵母发酵产量的影响 温度能够影响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细胞结构,而细胞膜的流动性及完整性均可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 [6]。由图2可见,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生长,进而影响乙醇的得率;35 ℃时,菌株活力相对最为活跃,细胞膜的流动性达到最佳状态,此时发酵液中乙醇浓度相对较高,为4 076 mg/mL;20 ℃时,菌种的发酵能力欠佳,生长速度比较缓慢,生长周期延长,积累的代谢产物乙醇产量相对较低。2 1 3 接种量对嗜鞣管囊酵母发酵产量的影响 由图3可见,随着接种量增加,乙醇得率也逐渐升高,接种量为 0 094 9 mL/g 时,乙醇的得率相对最高,为1 02 mg/mL;接种量过低,由于没有足够的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生产,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未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影响乙醇的得率。由于接种到新鲜培养液的种子细胞,一时缺乏分解或催化有关底物的酶或辅酶,或是缺乏充足的中间代谢物,在实际菌种生长过程中会产生诱导酶或合成有关的中间代谢物 [7-8],这就需要有一段用于适应的时间,出现延滞期。在发酵工业中,为缩短延滞期以缩短生产周期,通常都会采用较大的接种量。但是,如果接种量过高,培养基既要满足菌体生长,又要用于生产乙醇,反而会使乙醇的产量下降。2 1 4 发酵时间对嗜鞣管囊酵母发酵产量的影响 菌种发酵生产乙醇需要一个合理的发酵周期,发酵时间直接影响着乙醇的产量。由图4可见,嗜鞣管囊酵母发酵培养的最佳时间为60 h,此时,发酵液中乙醇浓度为相对最高,为 2 442 mg/mL;发酵72 h时,发酵液中乙醇浓度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嗜鞣管囊酵母发酵初期以发酵液中的葡萄糖为碳源,酵母不断代谢葡萄糖发酵成乙醇,而管囊酵母同化乙醇的能力很强 [9];发酵超过72 h,发酵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酵母可能开始利用乙醇为碳源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2 2 正交试验与工艺优化
  由表2可见,影响乙醇产物得率的最关键因素是发酵温度;嗜鞣管囊酵母发酵狗牙根生成乙醇的最佳条件为A2B3C1D2,即pH值为5 0、温度40 ℃、接种量0 073 0 mL/g、时间60 h,此时,乙醇浓度最高,为5 146 mg/mL。
  3 讨论
  目前,纤维素生产乙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工艺的优化、酶水解成本的降低及乙醇转化率的提高。利用预处理和双酶降解纤维素后的还原糖为原料,接种单一的嗜鞣管囊酵母发酵制备乙醇,乙醇的得率往往相对较低,而多菌种混合发酵可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有效成分,提高乙醇的得率,这为进一步提高产量提供了依据 [10]。
  参考文献:
  [1] 马春红,李运朝,刘 旭,等 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17-121
  [2]鹿建光,童莉霞,李艳君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现状及发展政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08(43):10-18
  [3]丁声俊 我国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长久大计[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0,17(3):1-5
  [4]林向阳,阮榕生,李资玲,等 利用纤维素制备燃料酒精的研究[J] 可再生能源,2005(6):51-54
  [5]武玉学,靳 挺,王 强 嗜鞣管囊酵母发酵柑橘皮水解液生产乙醇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11,11(5):32-36
  [6]代金龙,宋昕磊,张 鹏 管囊酵母D-21木糖乙醇发酵条件的优化[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5):98-102
  [7]傅致远 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12):42-44
  [8]张 越,聂莉莉,宋 建,等 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天津农业科学,2011,17(4):113-116
  [9]田毅红,雷照方,龚大春 管囊酵母发酵生产乙醇的试验研究[J] 酿酒科技,2008(1):45-47
  [10] 田 沈,蔺增曦,姚滢秋,等 嗜鞣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 1622)和重组大肠杆菌(E coli pGM-PA)乙醇发酵特性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8,29(1):95-99
其他文献
摘要:为研究和验证诸多防治技术集成的综合应用效果,2011年,开展了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机插方式集中育苗、无纺布全程覆盖辅助抗病品种的应用、适期药剂防治传毒昆虫,控制水稻病毒病效果显著。秧田期全程覆盖技术,能彻底隔绝1代灰飞虱对秧苗的传毒危害,切断传毒链,达到有效控制水稻病毒病的目的,结合大田防治2代灰飞虱,对大田期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关键词:灰
摘要:在GIS技术支持下,以广西88个气象台站50年的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为基础数据,利用广西甘蔗干旱灾害指数,计算广西甘蔗萌芽分蘖期的干旱等级灾害指数,根据干旱灾害等级指标,统计干旱等级灾害频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该生育期的甘蔗干旱等级灾害频率与地理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广西甘蔗萌芽分蘖期干旱等级灾害空间分布模型,分析该生育期广西甘蔗干旱灾害等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西甘蔗萌芽分蘖期干
摘要:为解决人工采收红花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适合国内红花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的剪切式红花采收装置。该装置采用负压风机产生的吸气流梳理红花,使红花竖立起来,并露出红花与花托的连接处,电机带动动刀片产生往复运动剪切红花,剪切下来的红花在负压气流的作用下被输送至收集箱,完成红花的采摘、输送、收集工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生产率0.53 kg/h,损失率1.17%,含杂率1.50%。
[1]  她是我的初中同学。第一次见面时,我便被她的可爱所吸引。她的可爱并不只停留于容貌,而是隐藏于气质中,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举动,都让你感觉到一种灵动,恰似四月的微风,不冷不热,只是轻轻地抚摸你的脸庞,撩起你的衣襟。  她是那种典型的“二次元萝莉”。一米五的身材,有些婴儿肥的脸蛋,一双如贝加尔湖般清澈的眼眸——它们是那么的明亮,以至于每次与这双眼眸对视,我似乎都能从中看到
摘要:为了加快灰飞虱传病毒病接种鉴定的速度,研究了冷冻处理带毒灰飞虱的最佳时间以及对灰飞虱传毒及羽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 ℃冷冻处理带毒灰飞虱20 min不影响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冷冻处理对灰飞虱传毒能力和羽化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冷冻法;水稻条纹病毒;灰飞虱;传毒;羽化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117-
我曾多次诉说过我对墨香的喜爱。小时候我最喜欢发新书的那一刻,新发的书打开后,就能闻到一股很浓的墨香味,让人欲罢不能。也许是当年的墨香太迷人,所以杨家小妹一见纸质书就误了终身。  长大后也没能改变买书的习惯,热衷于淘宝、拼多多、当当网之间周旋,练就一身满100减50的高超武林绝学,各种书店的打折也熟记于心。  但是这依旧没能改变我的钱包比脸还干净的事实,作为学生党,囊中总是太过羞涩。  从此我又改变
摘要:在温室滴灌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o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呈上升趋势,同种灌水量条件下,3种交替周期处理的Fo大小呈现6 d>18 d>12 d的趋势。Fm、Fv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变小,同种灌水量条件下,12 d交替周期处理的Fm和Fv最大。Fv/Fm与Fv/Fo具有相同的趋势,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比值显著降低,同种灌水量条件下都是12
摘要:针对果园环境智能监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果园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网络高清红外智能球、土壤节点、环境节点、网关节点和远程控制中心组成,能够对果园农场内土壤温湿度、叶面湿度、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太阳辐射、紫外线辐射、雨量、大气压力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转发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各种图表格式显示出来。经过2年多的稳定运行,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直观、配置灵活、功耗低
摘要:应用日本产2种不同释放类型的包膜控释氮肥(直线型和S型)在3种不同类型水稻上(扬粳4038、扬稻6号、扬两优6号)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常规氮肥相比较,施用控释氮肥并没有明显提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2种控释氮肥处理间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施肥能降低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与常规氮肥相比,控
摘要:采用高压消解处理样品,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云南省个旧市野生大草乌中Ca、Mg、Mn、Zn、Fe、Cu、Co、Ni、Pb、Cd等矿质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关系数在0.998 7~1.000 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54%~1.78%之间,回收率在96.55%~107.40%之间,同一样品处理液可以连续测定多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大草乌中富含Ca、Mg、Fe、Cu、Zn、Mn等矿质元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