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乳腺癌化疗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加减对乳腺癌化疗所致肝损伤(肝胆湿热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乳腺癌化疗所致肝胆湿热型肝损伤患者8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参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证积分与次证积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T及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共出现4例(9.30%)不良反应,与观察组的5例(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茵陈蒿汤加减较单独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乳癌化疗所致肝损伤(肝胆湿热证)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肝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麻杏甘石汤治疗小儿热哮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AAB)疗效及对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热哮型AAB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麻杏甘石汤治疗,两组均治疗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EOS、NO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