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生态学 风景园林 设计运用
  随着国际生态意识的提高,技术水平的加强,生态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这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也得到进一步落实。通过对生态学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手法与设计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探索与拓展,建筑技术的完善、各专业的联合必将是未来生态设计的发展趋势。
  应用意义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热潮和生态环保意识觉醒的当下,风景园林设计必须将园林艺术提升到生态环保的高度。只有基于此,生态环保的风景园林设计才能通过利用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展现艺术的魅力,保证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维护。
  遵循原则
  (1)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2)生态位原理
  在生态学中,生态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自然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和空间的位置上以及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关系。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要依照生态位理论充分利用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合理搭配植物,避免竞争,形成种群稳定的群落结构。
  (3)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相互协调,物资和能量在输入和输出间的循环,达到系统的整体平衡。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强调各类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如湿地地形,湖泊河川,丛林灌木等结构和布局的协调,丰富园林的景观之余,又切实保证生态平衡。
  (4)互惠共生原理
  所谓互惠共生就是出于共生的双方都能从对方得到最大的利益和好处。比如接骨木的分泌物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能互相促进生长。
  当代城市区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1)与城市化进程的平衡
  城市化恰恰是解决人类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方法之一。人类占有的生态资源比例的控制,才能为其他系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打破了這个平衡,人类自己也无法生存。
  (2)次生态的景观设计
  次生态与原生态是相关联的。城市区景观涉及的是次生态,是以人为核心的生态。首先,要符合城市化建设的背景和要求,要处处体现人的愿望。然后是次生态系统的再造和生态技术的应用。这两点是景观师最关注、最熟悉的问题,也是最直接表达在图纸上的内容,我就不重复了。
  (3)景观环境艺术
  时下,景观师较容易把景观环境艺术等同于景观设计的全部内涵。这也是景观建设市场催生的误解。艺术是人的创造,只代表了景观设计中人的态度,而无法代表生态性的表达。中国的景观设计和研究水平如同曾经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正在萌芽和发展,必然要经历困难和错误。花哨的铺装式样、繁复的材料组合、夸张的装置等被市场所追捧,终将经历消费到抛弃的过程。
  应用途径
  (1)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基础理论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结合生态学理论,首先要明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性地位。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拆除自然景观,要以自然风貌为主,尽可能保持原样,即原有的生态系统,或是尽量加入合适的物种资源,打造更复杂的群落结构,既能丰富景物的多样性,又能通过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生物网,不断循环的物质流、能量流达到维护生态平衡和稳定的目的。
  (2)植物配置注重共生关系和生态效益
  植物的互利共生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注重植物的相互匹配,可以让植物生长彼此依赖、相互共存、共同获利。充分考虑物种间合作与竞争关系,合理安排植物的配置和布局,能有效地保证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大生态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为增大园林的生态效益,可选择增加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植物,以达到明显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效果。
  (3)应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
  对于植物的选择时,也要因地制宜,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根据区域性的气候,地质,土壤,水源的特点,考虑污染问题,病虫害现象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选择合适的植被,不能仅仅满足美学的需求,更要考虑植物栽种的合理性。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植物布局,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让植物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在设计中发挥不同植物的自身优势,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4)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自我调控
  生态的自我调控功能是生态学融入风景园林的重要内容,包括了园林生态的抗干扰能力,自我净化调节功能,乃至改善周边环境等。加大对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合理增大生态系统的物种的丰富度,种落结构复杂度,就能实现园林生态系统的自给自足,促进内部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再生和利用。同时尽可能将原有场地上和原有自然资源,还能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达到环保和生态的双重效果。
其他文献
烧结烟气脱硫控制系统,属于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技术领域,所述的控制系统适用于湿法烧结烟气脱硫系统。烧结烟气脱硫控制系统即通过传感器把烟气的现场数据在有效时间内传递到
为便于航空遥感器热控系统实验,设计了一种调试系统。将遥感器内部分为多个加热区,每个加热区分布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对各个加热区分别进行控制。为了便于系统连线,系统选用单总线结构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并采用TMS320F2812DSP的IO口对单总线时序进行了模拟。详细描述了热控调试系统的设计,通过分析温度传感器温度转换和温度读取耗时,确定热控分系统采样周期,从而给出热控分系统与遥感器控制器通信数
组建方便灵活的自动测试系统已经成为对多种参数进行高速、高效、高精度的自动化综合测试的最佳方案。重点介绍以VB作为软件平台结合硬件系统组建功放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思想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作为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已成为档案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
在计算机环境下建立一种模块化的审计处理程序中,能提供多元化的审计处理模块,以实现审计信息化创新。  信息系统 内部审计 审计创新  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给内部审计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脱胎换骨的革命,建立一种新的内部审计体系就成为内部审计鉴证系统获得新的生命力的必由之路。以下是笔者尝试设计一种针对信息系统环境下建立的、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审计程序的初步构想:即在企业信息
期刊
网络化资产监管在中高职院校运用的研究及现状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高职院校未单独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不能系统的对全校资产进行管理.对本校的'家底'有多少,能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