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社会是个充满创新的社会,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难以立足于社会。因此,教育的职能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鼓励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善教善放,开启想象力,开发求异思维,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质疑 激励 摸索 挖掘 想象力 求异 实践
  所谓“创新”,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情境中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 我首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和看录像相结合, 接着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最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目的是打破了学生们不敢问的心理障碍, 激起了他们提问的欲望。有的学生问:“这么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術的精华是怎么建成的?”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八国联军会轻易的进入圆明园?”有的学生问:“圆明园已经被烧毁,为什么作者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去描写它以往的辉煌?”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营造一种敢问、乐问、善问的气氛,并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
  二、和谐氛围中激发兴趣,强化创新意识
  教师要注意加强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民主气氛。 启发、诱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却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动脑、动嘴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活跃和学习创新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积极动脑思考。
  三、善教善放中捕捉信息,引导学生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但是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又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我的“长生果”》一文时,我问学生学生:“是不是所有的课外书都是有益处,可以拿来读的呀?”孩子们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这样一来课堂陷入了僵局,为了培养学生们正确的读书方法,我特地举办了一次“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辩论会。辩论会中,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问题,用自己课下搜集到的知识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小小的辩论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搜集知识的能力,寻找到了正确的读书方法。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丰富的想象中发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这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课文的大致内容是在美国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一定能救出儿子的坚定信念,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最后结果是“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学完课文后,学生仍沉浸在故事结局的想象当中,有的认为父子俩会抱头痛哭,有的认为他们会甜蜜的笑,有的认为他们以后经历任何困难都不会倒下。教师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展开想象,进行敢于创新,打破成规的训练。以“得救以后......”为话题,大家展开想象,经教师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纷纷发言,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自己对课文的的想象延伸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合理想象,根据自己对平常生活的感悟构思出新的情节,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凭借教材的想象因子,经常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就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
  比如,教学《钓鱼的启示》时,有位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我”没有听从父亲的话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以后的会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明白,如果没有当时父亲对“我”严格的教育,“我”没有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启示,更不会懂得道德的重要性,甚至会成为一个品行不端正的人。教师这样精心地设计求异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观察,分析问题,就能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实践活动中积累体验,提高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磨炼。通过亲身的操作、感受,积累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的精神、体会学习方法、体会做人的道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比如自己办手抄报,教师只要把活动的计划告诉学生,至于稿件的来源、版面的设计均由学生完成。这样学生投身于整个活动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给自己的小报起了“晨曦”“荷露”等有意思的名字,手抄报的内容同学们在班内征稿完成。可以是爱护环境,保护水土,提倡节约,良好班风……把课内所学用于课外实践生活之中,既提高了语文能力,又增长了许多知识和才干。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以语文教学改革为落脚点,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给他们广阔的驰骋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故都的秋》是《北京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使用教材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在教授这篇文章时,笔者感动于本文简洁清丽的文笔,从此深深地喜欢上了北京的秋天,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从“对比的南北秋天”、“独特的北京景致”、“朴素的语言文字”等三方面赏析《故都的秋》这篇美文,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赏析 对比 景致 语言  《故都的秋》是一篇文笔洒脱、清新秀丽的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情境交融的咏秋
期刊
【摘要】《月牙儿》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我”与母亲堕落为妓女的故事。本文通过阐述“我”和母亲的堕落是因为想要填饱肚子,来说明“我”个母亲的选择具有社会必然性,而这正是作品想要阐释的人性无奈和对那个社会的痛诉。  【关键词】月牙儿 妓女 旧社会  读《月牙儿》,像一个柔弱的女子在耳边低声述说故事,言语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一种凄美和悲凉弥漫开来。那一钩儿带着点寒气的浅金,在乌云的掩盖下瑟
期刊
随着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日趋成熟,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而导致旅游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需要旅游经营者不断探索出新的旅游资源来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一少部分旅游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革命老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红色旅游概述  国家旅游局对红色旅游的定义: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传承的革命精神以吸引物,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
期刊
【摘要】感恩教育由来已久,作为一种温情式、心灵疏导式的教育方式,感恩教育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彰显德育人文关怀宗旨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感恩教育能从学生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激意识和成长成才意识,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感恩教育是一种柔性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激发学生主体性,
期刊
【摘要】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民众对于“五水共治”环保意识的接受程度以及执行情况更值得关注。本课题组在金华柳湖社区开展社区居民对于“五水共治”环保意识状况的调研。此次调研着眼于社区居民,从居民环保意识及落实行动两个角度剖析“五水共治”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并提出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以及行动落实力的建议或对策。  【关键词】五水共治理 环保意识 调查研究
期刊
【摘要】念动训练法是一种心理训练方法,是指由运动观念而引起的运动反应,是通过对运动的想象或回忆来实现的,这是一种运用表象和自我暗示相结合的心理训练方法。在对湖北省恩施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的健美操教学课中,为了能尽快使学生掌握动作,提高教学成果,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心理特点,设计并实施了念动训练法的教学实验。  【关键词】念动训练法 常规训练法 健美操教学  1前言  念动训练
期刊
前言  乒乓球是世界上开展十分广泛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乒乓球运动对设备要求比较简单,只要有张乒乓球台,在室内外都可以进行,运动强度也不是很大,可控制,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条件的人参加,很容易开展和推广。高校学生适当的进行乒乓球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各项生理指标,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去学习,还能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精神愉悦,陶冶情操。因此,文章通过对石河
期刊
国家的一切对外政策都必须符合并且体现国家利益,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国家寻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会与其他国家发生一定的关系,在避免或者缓和与他国之间产生的矛盾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都会极力倡导一种途径:即寻求共同利益。但是共同利益的扩大化真的能够与缓和国际矛盾划等号吗?为何伴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领域的增加,国家间的矛盾反而愈演愈烈呢?本文将以中美关系为例,探究在共同利益增多的条件下如何破解矛盾扩大化
期刊
【摘要】生活即教育,家庭即教育,生活和家庭是最现实的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成人成才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针对特殊家庭,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效互动,从而实现促进家庭幸福和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学校教育 特殊家庭 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孩子在家庭中
期刊
心理学家曾指出:要给儿童三种食品,即营养、知识和爱,而爱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所以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天职。  一、爱是一种责任。  由于现在家庭的特殊人员组合,许多幼儿受到过多的溺爱,依赖性太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进入幼儿园后,教师成了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们很自然地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感情、期望与“爱的要求”转移到自己教师的身上,要求教师也像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