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微课在医学类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dsa4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职教育教学阶段,针、对生物化学知识的课堂教学,不仅遵循传统的教学大纲,在尊重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强调生物化学知识教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还要体现出生物化学知识教学的“微小”,降低生物化学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带来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优化学生的生物化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知识;应用原则;应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21-01
  一、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首先,微课教学模式需要对常规的课堂教学进行辅助,调整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突出生物化学知识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所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传统教学方式和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结合,将某个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并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有效贯通。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而言,微课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相关资源,并且,根据教师的实际备课情况进行教学内容调整,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高职院校的生物化学知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突出知识内容课堂教学的特色。而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微课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强调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微课预习、微课复习等诸多方面。而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出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引导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学习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从而加深医学专业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记忆。而生物化学知识中的重点部分和难点部门都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充分的展示出来,并融入大量的教学资源,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教师的重复性教学内容,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现阶段,医学高职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侧重于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理念的应用,培养学生知识储备与生活能力的有效结合,更好的弥补了医学高职院校的生物化学知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高职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1.教学目标。
  现阶段,医学高职院校的生物化学知识中涵盖了基础的理论知识,是辅助医学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学科,其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其所涉及到的相关教学内容,也是遵循学生客观学习规律的。而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知识讲解,能够有效的降低课堂教学的难易程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2.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以“脂类代谢”这节生物化学知识为基础,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1)知识背景介绍。
  教师在进行这部分知识内容教学背景介绍时,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介绍,脂肪代谢是生物化学知识中重要的营养代谢物质,是生物化学知识教学中重要的知识教学内容,其中,重点内容是“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代谢”。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中的文字功能、图片功能等,来重点向学生介绍“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代谢”,为学生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礎,提高学生学习物质代谢知识的效果。
  (2)教学目标提出。
  在实际的生物化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明确相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且,针对教学内容的罗列,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方式,来清晰的展示出教学内容。
  首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脂肪酸的氧化步骤和分解步骤,以及掌握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并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来突出这部分知识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即酯酰辅酶A的转运。
  其次,要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来辅导学生进行长链脂肪酸转运知识的自主学习,逐渐深化学生对脂肪酸氧化分解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形成动态化的图解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最后,教师课堂教学中设置的情感教学目标,主要是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来讲解相关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3.教学应用设计。
  首先,教师要注重教学主题引导,利用制作好的微课教学视频来为学生直观的演示脂肪酸氧化分解步骤,并联系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正当减肥方式进行分析。
  其次,教师需要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来详细的展示脂肪酸氧化分解的每个步骤,如脂肪酸活化、酯酰辅酶A的β氧化以及其进入线粒体、乙酰辅酶A的氧化分解等,整个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保证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
  其中,针对脂肪酸氧化分解而言,教师可以利用10min的微课教学视频来直观的展示长链酯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的过程,这部分知识内容是这节知识教学的难点,并且,教师讲解完成之后,可以将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进行后续学习观看,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
  最后,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3min,利用微课教学视频来为学生接受有关脂类代谢的生活内涵,帮助学生明白注意饮食,加强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学类高职院校的生物化学知识教学中,教师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直观的将这部分知识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并且,学生在充分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在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形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睿,李先佳.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微课联合PBL教学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3):30-32.
  [2]樊燕燕.微课在医学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6):297-298.
  [3]侯亚妮,王菊宁,贠洁.《生物化学》课程中“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微课教学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8):177-178.
  [4]翟继,葛欢欢.微课在医学类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2018(04):426-427.
  [5]景红.微课在护理高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196-197.
其他文献
杂多化合物由杂多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杂多阴离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多种不同结合强度的晶格氧能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传递电子和氧的作用。杂多化合物具有很强的酸性,可用作
在无探针分子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DTAB,TTAB,CTAB,OTAB水溶液体系胶束在玻碳电极(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电位阶跃计时库仑法(CC)测定了胶束的扩散系数,进而得到第一与
摘 要:该文针对目标跟踪发展的总体背景做出简要介绍,阐述了目标运动的特性分类的定义和滤波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根据典型滤波器的设计原理进行分类,重点介绍了采样型非线性滤波的实现。最后,分析了目标跟踪中滤波器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目标跟踪 滤波器设计 系统建模 非线性  中图分类号:TN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
【摘 要】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阐述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深化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提出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方法的思考。  【关键词】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着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因此提
【摘 要】新课改极为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施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缺乏、气氛沉闷的氛围,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实现三维教学的基本目标。基于此,通过分析高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当前高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一些误区,提出了高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南五味子是2000年中国药典开始收录的中药材。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的性状完全不同,所含化学成分亦不同,功能主治各有侧重。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
摘 要:作为矿物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针对本专业该课程的实际存在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矿物加工专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教改思考  中图分类号:TP391.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04-02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矿物加工专
近期,“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核心区支付宝大楼项目投入使用,该项目于2013年8月启动建设,总投资11.3亿元,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0多人办公,支付宝公司、“芝麻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