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rkangg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进步,出现非常多的区域开发工程,包含工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开发工程。目前人们经济行为已经从单个工程扩展至区域范围进行开发,而这些建设开发工程对于环境方面不只是局部且小范围的影响,对整个流域造成污染,引发了地区性还甚至全球性污染问题。所以,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对象通过单个工程然后到地区范围,区域性环境影响的评估就是这样产生的。
  一、区域性环评特征
  依照《开发区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中了解到,区域性环评与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的规划以及环境功能的划分有效结合,从地区发展的污染防治、污染物控制、土地规划利用、产业布局、性质以及规模等监督对区域性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主要的任务不但是对未来区域建设工程的资源、结构以及布局的科学配置进行分析,而且要提出不会对区域性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改良方案以及防治措施,进而为环境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环评通常有下列特征。
  (一)规模性特征。区域环评通常指的是工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经济开发区等地区开发工程环评工作,有一定的规模性,这就会对四周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二)开发区工程的不确定性。区域环评通常是指在工程可行性研究环节进行介入,只具备开发特性,但是入区工程,污染源类型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等都有不确定性。
  (三)对四周产生较大影响。因为地区开发的占地面积非常大,这对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群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在开发过程中涉及到搬迁以及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四)重视生态与区域控制。区域环评中将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保证有条件性的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化控制以及治理。
  二、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之间的差异
  (一)偏重点差异。区域环评工作的偏重点是研究明确开发区内部的环境容量,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污染物排放量的管控方案。但是规划环评偏重点是针对于所有方面的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的措施方法进行拟定,明确环境评估的可行性方案。
  (二)评估对象的差异。环评工作中的评估对象和政策针对性紧密相关,规划评估对象较为宏观, 但是区域性环评工作对象主要是各种开发建设项目,比如工业园的建设等等,非常详细且有针对性。
  (三)公众参与对象差异。区域性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对象是指可能会被开发区的建设行为影响到、重视开发区建设的个人以及群体,其中规划环评工作强调的是多层次人员,主要包含相关部门、公众以及专家的参与。
  (四)最终的提交文件差异。区域环评通常都要制定相关的环境影响报告文件。然而规划环评有所差异,其文件为,土地利用相关规划,流域以及地区性建设,规划制定施行之后环境影响的相关说明。
  从上述了解到,规划环评与区域环评属于不同种类的两种环评工作,我国的环评工作是不断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而从实际的应用方面来说,这两种评估工作分别是针对不同对象,不可以相互代替的。
  三、区域性环评的发展问题介绍
  (一)环评介入的时间比较晚。实际工作过程中,区域性环评的介入时间绝大部分是制定可行性报告以后才进行的,这就使区域性环评的作用减弱,只可以对布局调节以及污染控制提出方法建议,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项目否决权不能真正行使。
  (二)不考慮地区环境的承载力。现今国家处在资源匮乏时期,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到区域环境的保持工作,现今各个区域工程建设首要考虑的却是经济收益,对防护对策没有引起重视,这种以环境为代价提高区域GDP的行为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四、区域环评工作建议
  (一)加强早期的介入。实际进行工作之时,需要尽早的把区域环评列入到区域性开发建设之中,让区域环评变成区域决策开发的根据,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且对其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制定出保证区域性良性循环,完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方案。
  (二)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考虑区域环境的承载力。区域性环评不单单是对评估内容以及范围扩展,并且需要包括地区协调发展思想,要与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以及环境功能划分等内容结合考虑,要从地区层面对环境承载力进行考虑。区域环评工作应当首先对发展的合理性、可能性以及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考虑,之后才是进行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融入绿色生态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结语
  尽管现今我国的区域环评处于起步时期,主要停留于理论分析阶段,属于环评工作的低层次阶段,然而区域环评一定程度上已经克服过去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缺陷,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未来需要在地区环境影响评估基础上强化实践理论之间的联系,要使地区环境影响评估能够更好为建设工程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根据。( 1.身份证号码:411221197701126514;2.身份证号码:410102198008311518)
其他文献
一、水利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水利单位其他方面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想保证深入改革就应该避免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诸多弊端。首先我们就应该对水利事业单位的特征以及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水利事业单位是一个兼具公益性和生产经营性的单位。而水利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又是依据水利事业单位的特征制定的。虽说如此,水利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也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期刊
物业行业主要涉及到两个主体,一是业主,另一个是股东。对于业主来说,更多的是希望从物业当中得到更多的服务和帮助,而对于股东来说,更多的是通过物业获取更多的效益,因为两者关注点的不同,所以在进行物业工作的时候很难同时的满足双方的要求,这也是物业工作很难做好的主要原因之一。物业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只有采取了先进的内部控制方法,做好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做好企业的风险规避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股
期刊
零基预算法又称零底预算,其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简称零基预算,是指对任何一个预算期,任何一种费用项目的开支,都不是从原有的基础出发,即根本不考虑基期的费用开支水平,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零开始考虑各费用项目的必要性,确定预算收支,编制预算。  管道公司从2014年开始推行零基预算,经过3年的实践,在公司收入利润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单位成本费用从2014年1315元/万吨·千米,降至2
期刊
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全程参与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结算以及运营等各个阶段,可以说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近十几年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建筑企业也开始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一方面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正因为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一)体制不完善,监管
期刊
一、《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素、现金流量与资金的时间价值、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建设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建设项目的不确定分析与风险分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价值工程、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中的应用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评价各类工程项目和技术方
期刊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概述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此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不断深化。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国资发展”三大阶段,投资实力逐渐增长。国有企业直属国家,企业资产增值保值能造福社会,当前国有企业投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国有企业投资制度僵化,非公有制
期刊
一、调查背景  2018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主要四大目标: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加强旅游服务,提高满意指数是保障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员工素质是企业服务产品的一个体现,是企业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企业通过对员工的个人礼仪培养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同时也能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员工的礼仪素养决定了旅游服务工作
期刊
一、“一流办公室”创建的意义  2014年年底,中航工业一流办公室达到了三星级的认证标准,即成为首家申报和通过验收的单位,该单位在“一流办公室”创建的过程中,以及相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内部管理,历练了相关队伍,能够在实践中积极打造一个善于变革,积极奋进的办公室团队,通过有效的励志奋进,使得办公室团队更加的注重和谐,有效的团队管理,能使得办公室创建更加的系统化。  一流办公室的创建是一个全
期刊
医院办公室在日常管理和运营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医院行政管理的综合性部门。它不仅承担医院上下沟通还有联系内外的职责,还要做好协调、辅助等一系列的工作,加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医院办公室的工作面广并且较为辅助,对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求高,而医院办公室的职责广和管理范围大,因此医院办公室的管理质量决定着该医院处理相关突发事件的效率,能够在某种情况反映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医改不断的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城市基层社会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以“单位制”为主、以基层地区管理(“街居制”)为輔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逐渐被打破,社区制随之成为重要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社区治理问题逐渐凸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本文将根据青岛市和南通市的案例对比入手,探究社区精细化治理的路径。  一、国内社区精细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