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是广大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房屋建筑施工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质量问题绝不容忽视,必须探究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行之有效地治理,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问题。
关键词:房屋; 建筑施工; 质量控制
Abstract: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the residents of concern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use of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he show cannot be overlooked, must explore the causes,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perform effective governance, eliminate fundamentally the quality problems.
Keywords: houses;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房屋建筑施工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具有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复杂、多样施工、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 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程实施难度比一般工业产品的实施难度更大,具体有如下表现:
1.1 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建筑施工的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都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1.2 易产生质量变异及质量波动大
施工项目的施工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也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再加上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施工质量很容易发生变异。
1.3 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及终检的局限性
施工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施工项目的质量存在着隐蔽性;施工项目的终检无法进行工程内在质量的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而且即使发现质量有问题,也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重新更换零件或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
1.4 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项目的施工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如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项目在施工中,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统一。
1.5 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施工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2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建筑质量问题分析
房屋施工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与人民的生命及国家的财产安全休戚相关,直接决定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在业内的信誉度。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领一席之地,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因为惟有提高施工质量才能提高竞争力。要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顾客、法律、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如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质量控制是必要的手段。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
建筑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厨卫、屋面、外墙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等。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1 )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工人技术素质较低,操作不按规程顺序进行,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大多都是属于无证上岗。就目前统计, 农民工、合同工占总数的2 /3,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 90%的都是流动性质的农民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无法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2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
3) 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4) 工程造价过低
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材料质量无保证。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适当的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
5 )现场监理不到位
个别监理单位项目监理机构的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形成工程实体,并最终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一个过程,是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并完成工程产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那么在形成这个过程当中主要控制好以下几个环节。
1)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指在各工程对象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生产要素配置是施工准备控制的一个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而制定编制的质量措施、资源、活动顺序的作业指导性文件,是质量策划的成果文件。一方面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性文件,应从计划、实施到检查、处理各方面制定具体的质量目标、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另一方面组织计划作为一个全局性的文件,编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所以我们在施工组织计划编制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影响质量因素的五个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出能正确指导工程施工的组织计划文书。
2)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是指对于施工过程中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所进行的控制。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施工作业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在施工过程控制当中主要选择好质量控制点,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成因,再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控。选择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重点的质量因素作为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和预控,这是进行质量控制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要搞好建设工程质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的几个方面,应考虑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当中。
3)在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
成品保护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注意协调好施工主次,避免安装、土建、装饰三方面冲突。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在逐一验收后进行封闭保护,实行封锁性施工,按照排定的施工工序实行退出施工法,必要时花费一定的成本,购置保护用品,进行成品保护。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竣工后,施工企业应主动配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依据建筑工程检验评定标准和工程的各项检测资料、试验报告、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使用说明、合格证等工程技术资料,对工程进行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检查、验收。在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建设单位使用。此外,施工企业对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要实行质量保修制度。
四、结束语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建筑质量已不局限于建筑物本身。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是改善并提高建筑质量的重要措施。建设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高效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是未来提高建筑质量的发展方向。
总之,创造一个保质保量合格的建筑产品是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结果,是工程参建单位根据工程的特点,通过工程各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得以实现的。因此,切实抓好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实现最终质量目标的关键,强化各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房屋; 建筑施工; 质量控制
Abstract: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the residents of concern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use of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he show cannot be overlooked, must explore the causes,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perform effective governance, eliminate fundamentally the quality problems.
Keywords: houses;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房屋建筑施工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具有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复杂、多样施工、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 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程实施难度比一般工业产品的实施难度更大,具体有如下表现:
1.1 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建筑施工的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都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1.2 易产生质量变异及质量波动大
施工项目的施工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也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再加上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施工质量很容易发生变异。
1.3 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及终检的局限性
施工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施工项目的质量存在着隐蔽性;施工项目的终检无法进行工程内在质量的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而且即使发现质量有问题,也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重新更换零件或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
1.4 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项目的施工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如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项目在施工中,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统一。
1.5 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施工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2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建筑质量问题分析
房屋施工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与人民的生命及国家的财产安全休戚相关,直接决定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在业内的信誉度。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领一席之地,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因为惟有提高施工质量才能提高竞争力。要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顾客、法律、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如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质量控制是必要的手段。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
建筑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厨卫、屋面、外墙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等。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1 )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工人技术素质较低,操作不按规程顺序进行,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大多都是属于无证上岗。就目前统计, 农民工、合同工占总数的2 /3,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 90%的都是流动性质的农民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无法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2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
3) 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4) 工程造价过低
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材料质量无保证。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适当的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
5 )现场监理不到位
个别监理单位项目监理机构的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形成工程实体,并最终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一个过程,是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并完成工程产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那么在形成这个过程当中主要控制好以下几个环节。
1)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指在各工程对象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生产要素配置是施工准备控制的一个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而制定编制的质量措施、资源、活动顺序的作业指导性文件,是质量策划的成果文件。一方面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性文件,应从计划、实施到检查、处理各方面制定具体的质量目标、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另一方面组织计划作为一个全局性的文件,编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所以我们在施工组织计划编制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影响质量因素的五个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出能正确指导工程施工的组织计划文书。
2)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是指对于施工过程中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所进行的控制。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施工作业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在施工过程控制当中主要选择好质量控制点,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成因,再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控。选择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重点的质量因素作为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和预控,这是进行质量控制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要搞好建设工程质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的几个方面,应考虑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当中。
3)在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
成品保护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注意协调好施工主次,避免安装、土建、装饰三方面冲突。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在逐一验收后进行封闭保护,实行封锁性施工,按照排定的施工工序实行退出施工法,必要时花费一定的成本,购置保护用品,进行成品保护。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竣工后,施工企业应主动配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依据建筑工程检验评定标准和工程的各项检测资料、试验报告、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使用说明、合格证等工程技术资料,对工程进行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检查、验收。在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建设单位使用。此外,施工企业对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要实行质量保修制度。
四、结束语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建筑质量已不局限于建筑物本身。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是改善并提高建筑质量的重要措施。建设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高效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是未来提高建筑质量的发展方向。
总之,创造一个保质保量合格的建筑产品是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结果,是工程参建单位根据工程的特点,通过工程各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得以实现的。因此,切实抓好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实现最终质量目标的关键,强化各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