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苏铁回归后几个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来源 :广西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_l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广西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德保苏铁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数苏铁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7月至11月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德保苏铁幼苗叶片的SOD、POD活性均呈递增趋势,CAT活性则先缓慢下降后又呈递增的趋势;MDA含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均呈持续积累趋势。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不同叶数苏铁幼苗分为两类:5叶植株单独为一类,环境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收集中山医科大学1994年4月~2000年8月肾移植术后继发感染130例,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30例肾移植病人,男87例,女43例;年龄19岁~80岁,平均43.2岁.肾移植前96例行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比植被碳库或大气碳库的两倍还多。准确评估土壤有机碳库是预测全球变化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反馈关系的关键。但目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该文综述了土壤有机碳库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和土壤有机碳库估算不确定性的来源和常用的采样方法,以及计算土壤碳汇的最新研究进展。未来技术进步以及模型的不断完善可能会降低土壤有机碳库估算的不确定性,提高其估算的精度。
慢性肾衰竭(CRF)是进行性进展的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近年来研究发现,肾衰竭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远较与肾小球病变的关系更为密切[1].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利用Histcite、Bibexcel和Netdraw对国际植被物候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 060篇相关文献刊载于288种期刊,平均载文3.68篇;共
慢性肾衰竭(CRF)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可用于已作透析和还未作透析的患者.为使EPO充分发挥作用,应补足铁 [1].有文献报道,静脉补铁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水蛭地龙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效果.方法:63例CRF合并凝血机制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均在控制高血压及低蛋白饮食等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