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通货紧缩的效应分析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紧缩导致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增加,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增加降低银行贷款的能力和贷款的意愿,导致货币供给减少,降低了社会有效需求,最终反映为物价的下跌,加重通货紧缩。
其他文献
本文侧重研究个人消费信贷对中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系统总结了中国近年个人消费信贷政策的发展实践和总体取向,深入分析了个人消费信贷在促进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发展变化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在认真剖析当前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强调要充分发挥好消费信贷政策的积极作用,防止因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进一步拉大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努力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凋控中的地位日渐重要。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变化,中央银行依据自己的判断.在运用市场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贡献颇多。在今后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我国经济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的背景之下,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宏观经济的判断能力。因此,确立和完善中央银行视角的宏观经济分析体系,是提高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水平与实施效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准确地把握以科学发展观发展金融事业的含义;我国既要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也要互助性金融、扶贫性金融;以人为本必须关注人们的资产回报,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发展商业性金融和互助性金融需要更注重市场推动,而发展政策性金融和扶贫性金融需要更注重政府推动。
本文以中间业务为例,通过考察国有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制度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治理机制改革之重点。文章认为,产权是重要的.但并不表明产权改革和治理机制改革之间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短期内治理机制改革完全可以先行;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应从优化治理机制内部基础构造入手。
期刊
制度变迁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终究可以归结为相关利益主体成本—收益的一种权衡。制度需求主体的弱势和相对缺乏,使得中国的制度转变集中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通过时政府金融效用函数和Kaldor—Hicks准则的界定,文章将中国金融制度演变和选择过程纳入到成本一收益分析框架之中。作为一个展望,文章在最后对我国民间信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构想,同时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采用超越成本对数模型,对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2—2003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已经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整体规模不经济改变为如今的整体规模经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规模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股份制银行存在的非理性规模扩张行为已经导致其规模经济递减。
本文将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分为1998—2002年及2003年至今两个阶段进行了简要回顾,从操作目标、中介目标、终极目标三个层次分析了1998—2002年和2003年至今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对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本文给出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定义及最新的发展特征,在对西方商业银行资本金配置模型及其在我国应用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本金配置数量的计算模型,同时还分析了我国地方性金融机构资本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指出了地方性金融机构完善资本金的路径选择。
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是解释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流行理论,但目前国内学者大多采用静态估计方法,通过对小样本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来检验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假说,并且没有区分长期消费与短期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动态建模方法,运用改革以来2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居民消费问题进行了计量检验,证明了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的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