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移动互联网作为新时期传播方式中的佼佼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处的角色愈发重要。对于党建工作这一关乎国家稳定和人民信任感的重要工程而言,如何将自身工作特点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工作的新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而这也是本文将这一问题作为研究和阐述重点的原因。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党建工作
一、引言
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党建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各机关报或电视广播的相关节目的主动宣传进行的。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的媒介及以其特点派生出的全新的传播理念逐步成为主流。传统的党建宣传模式已经愈发难以发挥其以往的效用。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者,思考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党建工作的创新方式,让党建工作更好地与移动新媒体相结合,成为了与时俱进,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的必由之路。基于此目的,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建工作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剖析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目前我国党建工作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虽然移动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已经十分稳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效应。但是在基于这一新兴传媒趋势的党建工作这一块,却依然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总结,这些问题基本上分为如下几类:
1.内容单一,信息孤立。虽然现在很多单位的党建平台在移动互联网上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由于传统媒体盛行时期党建工作留下的思维桎梏的影响。这些党建平台上的信息形式往往都处于十分单一的状态,内容本身也大多为本单位自身的一些党建新闻和相关政策,并没有与其他同类型单位乃至国家的党建政策发生横向的联系。而且基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壁垒,移动端党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也基本上是由本单位内部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的,在信息的准确度,时效性和深度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欠缺和局限。而且信息彼此不通,相互孤立,无法做到足够的宣传和联动。
2.技术人才匮乏,党建平台网络防护能力较弱。虽然我国大多数单位的党建工作为了适应新时期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需要,都开通并运作了相应的移动互联网党建平台。但是在平台和日常技术运行和维护方面,各个单位都严重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而且面对多种多样的网络攻击和安全挑战,这些技术人员的相关安全防范和反攻击技术能力都十分薄弱,有的甚至连基础的计算机知识都不太稳固。这就让我国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党建平台的网络防护能力都处于一个十分弱势的地位。
3.党建信息发布渠道单一。在大多数党建工作者的思维当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党建工作就是在党建平台上发布党建的相关新闻和政策,仅此而已,而且发布消息的渠道也仅仅限于微博一种方式。但是必须看到,当前的媒体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不仅仅可以通过微博,诸如微信、移动通讯客户端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等都可以成为受众接受最新信息的渠道。但是,当前的党建工作者在这一方面还无法从思想上彻底接受和适应移动互联网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对团结党员过程的推动力。因此,利用多种渠道的移动互联网客户端推动党建工作依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4.移动互联网党建平台的技术水平高低不一。由于文化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先后不一,各个地方在进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党建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平和意识原动力大小都有所差别。这就让各地的相关党建平台在相同时间和外部条件下仍然会出现小大差异。有些地方党建平台访问量过大,网络淤塞情况时有发生;而有些地方的党建平台几乎无人问津,造成了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建工作的新标准
相较于传统的宣传模式,基于虚拟环境搭建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而成的移动互联网具备着一些全新的特点。而且因为其便携快捷的特性,已经在社会上全面铺开,渗透到任命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根据目前的统计报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中国移动网络客户端用户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和PC网络用户的总和。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党建工作自然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对各地移动网络党建工作的具体实际,这些新的标准和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
1.党建教育的相关资料传播要尽快引入共享机制。虽然互联网课件和PPT资料在党建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众所周知,这些资源在制作,分享和使用时都必须依赖电脑或者有线网络,且学习者只能在当时被动接受。长期以往,对于党建工作的而言其实是没有多大效率的。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党建工作相关教育课件必须走精简化,小型化路线,变为可下载或者支持云传送的格式。而且针对移动客户端大面积普及的特点,引入共享机制。让党员在随时随地都可以查阅观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党建教育虚拟化,支部活动移动化。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最大特点就是便携快捷,可以做到人手一机。因此,在进行党建教育和支部活动时可以将这一特点充分利用起来。传统的党建教育或者支部活动,不仅成员召集十分麻烦,而且受到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难以做到全天候全覆盖,让日常党建教育和支部活动形同虚设。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党建教育就可以扎根于微信,QQ,钉钉等多种工具,通过传递和分享政策信息和学习资料的方式随时随地对党员进行党建教育。党支部可以通过建立QQ群,朋友圈,钉钉好友圈等形式全面开拓虚拟支部活动空间。让支部党员之间的关系在24小时内都可以得到维护。免除了召集困难和时间场地带来的尴尬。
四、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加强党建工作的具体建议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与移动互联网的紧密结合也是新时期党建工作必须要适应和推进的全新内容。结合移动互联网的一些实际特点,在这里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建议作为参考。
1.党建工作积极联系媒体平台。在任何时期内,党建工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党中央层面与基层党员之间的联系,即使在现在开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如此。因此,在进行党建工作时,要与中央或地方党组织或者政府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利用移动互联网在第一时间给党员群众传达通过中央媒体或地方权威媒体发布的相关政策与党建内容,给基层党员和群众提供鲜活且符合实际的第一手党建教育材料。无论任何时候,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党建工作都要切实起到政策的传声筒和基层呼声的传达员的作用。
2.党建教育平台亲民化,专业化。长期以来,党建工作因为其枯燥乏味,理论性过强等原因被基层党员或群众所诟病,这也让党建工作的效果长期不尽如人意。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党建工作所要依靠的移动客户端平台必须尽可能要接地气,简便化。让基层党员轻松上手,趣味易懂。具体而言,就是党建机关在设计党建教育移动客户端时,必须将操作界面和按钮尽量简单化,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上手,随时操作。而且,对于当下年轻党员普遍生长于网络时代的特点,在设计党建平台时也要根据年轻党员的喜好特点来设计栏目和内容,保证这一群体会对平台长期持有兴趣。另外,在建立移动互联网党建平台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科技差异,扩大高等级党建系统在所在区域的适用范围,让更多封闭地区的基层党员和群众都能在高质量的党建平台上受到最为及时的教育。在党建平台的日常技术维护方面,各地区党支部要积极培养和锻炼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提高维护人员的网络专业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意识。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够保证党建平台的日常运行,在面对敌对势力的攻击时能坚决捍卫党组织信息安全和党员利益。让党建平台真正能成为全体党员群众学习党章,维护党纪,尊重国法,团结和谐的良好载体。
参考文献:
[1]适应“互联网+”新常态 助推党建工作创新[J]. 郑洪涛.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5(06).
[2]運用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的思考[J]. 储霞. 理论探索. 2012(0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党建工作
一、引言
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党建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各机关报或电视广播的相关节目的主动宣传进行的。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的媒介及以其特点派生出的全新的传播理念逐步成为主流。传统的党建宣传模式已经愈发难以发挥其以往的效用。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者,思考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党建工作的创新方式,让党建工作更好地与移动新媒体相结合,成为了与时俱进,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的必由之路。基于此目的,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建工作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剖析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目前我国党建工作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虽然移动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已经十分稳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效应。但是在基于这一新兴传媒趋势的党建工作这一块,却依然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总结,这些问题基本上分为如下几类:
1.内容单一,信息孤立。虽然现在很多单位的党建平台在移动互联网上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由于传统媒体盛行时期党建工作留下的思维桎梏的影响。这些党建平台上的信息形式往往都处于十分单一的状态,内容本身也大多为本单位自身的一些党建新闻和相关政策,并没有与其他同类型单位乃至国家的党建政策发生横向的联系。而且基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壁垒,移动端党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也基本上是由本单位内部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的,在信息的准确度,时效性和深度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欠缺和局限。而且信息彼此不通,相互孤立,无法做到足够的宣传和联动。
2.技术人才匮乏,党建平台网络防护能力较弱。虽然我国大多数单位的党建工作为了适应新时期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需要,都开通并运作了相应的移动互联网党建平台。但是在平台和日常技术运行和维护方面,各个单位都严重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而且面对多种多样的网络攻击和安全挑战,这些技术人员的相关安全防范和反攻击技术能力都十分薄弱,有的甚至连基础的计算机知识都不太稳固。这就让我国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党建平台的网络防护能力都处于一个十分弱势的地位。
3.党建信息发布渠道单一。在大多数党建工作者的思维当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党建工作就是在党建平台上发布党建的相关新闻和政策,仅此而已,而且发布消息的渠道也仅仅限于微博一种方式。但是必须看到,当前的媒体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不仅仅可以通过微博,诸如微信、移动通讯客户端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等都可以成为受众接受最新信息的渠道。但是,当前的党建工作者在这一方面还无法从思想上彻底接受和适应移动互联网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对团结党员过程的推动力。因此,利用多种渠道的移动互联网客户端推动党建工作依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4.移动互联网党建平台的技术水平高低不一。由于文化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先后不一,各个地方在进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党建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平和意识原动力大小都有所差别。这就让各地的相关党建平台在相同时间和外部条件下仍然会出现小大差异。有些地方党建平台访问量过大,网络淤塞情况时有发生;而有些地方的党建平台几乎无人问津,造成了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建工作的新标准
相较于传统的宣传模式,基于虚拟环境搭建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而成的移动互联网具备着一些全新的特点。而且因为其便携快捷的特性,已经在社会上全面铺开,渗透到任命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根据目前的统计报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中国移动网络客户端用户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和PC网络用户的总和。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党建工作自然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对各地移动网络党建工作的具体实际,这些新的标准和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
1.党建教育的相关资料传播要尽快引入共享机制。虽然互联网课件和PPT资料在党建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众所周知,这些资源在制作,分享和使用时都必须依赖电脑或者有线网络,且学习者只能在当时被动接受。长期以往,对于党建工作的而言其实是没有多大效率的。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党建工作相关教育课件必须走精简化,小型化路线,变为可下载或者支持云传送的格式。而且针对移动客户端大面积普及的特点,引入共享机制。让党员在随时随地都可以查阅观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党建教育虚拟化,支部活动移动化。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最大特点就是便携快捷,可以做到人手一机。因此,在进行党建教育和支部活动时可以将这一特点充分利用起来。传统的党建教育或者支部活动,不仅成员召集十分麻烦,而且受到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难以做到全天候全覆盖,让日常党建教育和支部活动形同虚设。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党建教育就可以扎根于微信,QQ,钉钉等多种工具,通过传递和分享政策信息和学习资料的方式随时随地对党员进行党建教育。党支部可以通过建立QQ群,朋友圈,钉钉好友圈等形式全面开拓虚拟支部活动空间。让支部党员之间的关系在24小时内都可以得到维护。免除了召集困难和时间场地带来的尴尬。
四、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加强党建工作的具体建议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与移动互联网的紧密结合也是新时期党建工作必须要适应和推进的全新内容。结合移动互联网的一些实际特点,在这里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建议作为参考。
1.党建工作积极联系媒体平台。在任何时期内,党建工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党中央层面与基层党员之间的联系,即使在现在开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如此。因此,在进行党建工作时,要与中央或地方党组织或者政府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利用移动互联网在第一时间给党员群众传达通过中央媒体或地方权威媒体发布的相关政策与党建内容,给基层党员和群众提供鲜活且符合实际的第一手党建教育材料。无论任何时候,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党建工作都要切实起到政策的传声筒和基层呼声的传达员的作用。
2.党建教育平台亲民化,专业化。长期以来,党建工作因为其枯燥乏味,理论性过强等原因被基层党员或群众所诟病,这也让党建工作的效果长期不尽如人意。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党建工作所要依靠的移动客户端平台必须尽可能要接地气,简便化。让基层党员轻松上手,趣味易懂。具体而言,就是党建机关在设计党建教育移动客户端时,必须将操作界面和按钮尽量简单化,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上手,随时操作。而且,对于当下年轻党员普遍生长于网络时代的特点,在设计党建平台时也要根据年轻党员的喜好特点来设计栏目和内容,保证这一群体会对平台长期持有兴趣。另外,在建立移动互联网党建平台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科技差异,扩大高等级党建系统在所在区域的适用范围,让更多封闭地区的基层党员和群众都能在高质量的党建平台上受到最为及时的教育。在党建平台的日常技术维护方面,各地区党支部要积极培养和锻炼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提高维护人员的网络专业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意识。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够保证党建平台的日常运行,在面对敌对势力的攻击时能坚决捍卫党组织信息安全和党员利益。让党建平台真正能成为全体党员群众学习党章,维护党纪,尊重国法,团结和谐的良好载体。
参考文献:
[1]适应“互联网+”新常态 助推党建工作创新[J]. 郑洪涛.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5(06).
[2]運用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的思考[J]. 储霞. 理论探索.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