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多媒体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B)-0053-01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素质的培养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听、练习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其间,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使欣赏教学往往沦为说教,缺乏艺术情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主动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欣赏教学,则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了教学密度,丰富了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使教学难点变难为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备课
应用多媒体技术备课,即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中有关的文字、图片、动画、音像等内容,根据一定的教学流程、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要合理有序地进行整合的一种新型备课方式。
美术欣赏教学的备课,与传统备课方式不同,需要以大量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作为基础。在所需资料准备充分后。教师应把备课的重点转移到制作课件上。在制作课件时,需要注意所使用的媒体要素,必须符合美术欣赏的需要。在备课中,对需要展示给学生欣赏的图片,一定要精挑细选,图片要具有代表性。图片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传统的资料,如,照片、画片、书本插图等,通过扫描后可输入计算机;二是计算机中已有的图片资料,包括多媒体出版物、专门的图库以及数码照片等。这些则需要美术教师在平时进行积累、收集和整理。课件中使用的文字除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外,还必须考虑到字体颜色要与背景色相协调。选用的字体,应按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这样才能表里一致,发挥出字体的作用。文字内容应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文字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文字会将课件变成电子版的书籍,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欣赏教学,能将需要欣赏的内容很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其在視觉感受和画面吸引力方面,比单纯用教材上的图片要好很多,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相对集中,能让学生大量地吸收与欣赏内容相关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堂美术欣赏课,教师如果抓不住学生对作品最初的、最直接的欣赏反应,就无法把握整个作品的欣赏点,从而会影响学生的直观感受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也无法让学生欣赏到清晰、完整、优美的艺术作品。如,在赏析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时,由于学生已经在很多印刷品上看到过类似的图片,可以说对其非常熟悉,已没有新鲜感,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多角度、深层次地呈现一些相关视频和高清晰图片,利用计算机调节图片的对比度、饱和度、清晰度,模拟复原这些图片的本来面目,在欣赏过程中再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则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而后再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兵马俑建造的时代背景、风格特色等,引导学生把整体欣赏和个别欣赏结合起来,这样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美术教师个人的学识有限,以及教材和教参中的资料不足。加上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创新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可使学生的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和教师认识有限性的障碍,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活动过程。从而能有效地改变以往教师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进行独自说教的教学模式。其间,教师需要随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为学生围绕美术欣赏进行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创新教学模式,也为美术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
编辑:孟刚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B)-0053-01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素质的培养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听、练习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其间,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使欣赏教学往往沦为说教,缺乏艺术情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主动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欣赏教学,则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了教学密度,丰富了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使教学难点变难为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备课
应用多媒体技术备课,即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中有关的文字、图片、动画、音像等内容,根据一定的教学流程、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要合理有序地进行整合的一种新型备课方式。
美术欣赏教学的备课,与传统备课方式不同,需要以大量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作为基础。在所需资料准备充分后。教师应把备课的重点转移到制作课件上。在制作课件时,需要注意所使用的媒体要素,必须符合美术欣赏的需要。在备课中,对需要展示给学生欣赏的图片,一定要精挑细选,图片要具有代表性。图片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传统的资料,如,照片、画片、书本插图等,通过扫描后可输入计算机;二是计算机中已有的图片资料,包括多媒体出版物、专门的图库以及数码照片等。这些则需要美术教师在平时进行积累、收集和整理。课件中使用的文字除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外,还必须考虑到字体颜色要与背景色相协调。选用的字体,应按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这样才能表里一致,发挥出字体的作用。文字内容应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文字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文字会将课件变成电子版的书籍,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欣赏教学,能将需要欣赏的内容很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其在視觉感受和画面吸引力方面,比单纯用教材上的图片要好很多,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相对集中,能让学生大量地吸收与欣赏内容相关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堂美术欣赏课,教师如果抓不住学生对作品最初的、最直接的欣赏反应,就无法把握整个作品的欣赏点,从而会影响学生的直观感受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也无法让学生欣赏到清晰、完整、优美的艺术作品。如,在赏析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时,由于学生已经在很多印刷品上看到过类似的图片,可以说对其非常熟悉,已没有新鲜感,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多角度、深层次地呈现一些相关视频和高清晰图片,利用计算机调节图片的对比度、饱和度、清晰度,模拟复原这些图片的本来面目,在欣赏过程中再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则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而后再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兵马俑建造的时代背景、风格特色等,引导学生把整体欣赏和个别欣赏结合起来,这样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美术教师个人的学识有限,以及教材和教参中的资料不足。加上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创新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可使学生的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和教师认识有限性的障碍,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活动过程。从而能有效地改变以往教师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进行独自说教的教学模式。其间,教师需要随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为学生围绕美术欣赏进行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创新教学模式,也为美术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