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资助课题(课题号:07YB032)
[摘 要] 响应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号召,对湖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做了专题调研,运用“弯道超车”这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后发赶超、科学跨越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新模式,为湖南省体育产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湖南 体育产业 弯道超车 经济发展
当前,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正給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针对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同志在2008年12月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及后来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经济的波动调整期蕴涵着后发赶超的良好机遇,湖南省各项工作都要运用“弯道超车”效应,实现富民强省的科学跨越。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体育产业无疑是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地区发展严重受阻,这对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中西部地区无疑是一个实现赶超的绝好机会。就体育产业而言,实现赶超,有机遇也有挑战。作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产业是各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共同方向之一,东部地区在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基础、水平、经验方面都更具优势。充分挖掘湖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自身优势,创新湖南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就成了湖南体育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科学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一、“弯道超车”理论
今年以来,当金融危机在全球肆虐蔓延的时候,一些省份相继提出“弯道超车”的发展战略。将竞技赛车的黄金定律——“弯道超车”用于描述地区经济发展,是个很形象的比喻,一时“弯道超车”这一赛车场上的专用词,迅速飙升为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词语,成了不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交通法规中,弯道超车是禁止的。但在竞技体育赛车中,“弯道超车”是受到鼓励的。竞技赛车规则不仅允许车手在直线道路超车,也允许车手在弯道上超车。在赛车实践中,由于赛车马力相当,直道上大家开同样的速度,车手很难在直线道路超越对手,优秀车手往往更多地利用自己的综合优势,选择在弯道超车而取胜,因为这时一般要减速才能顺利通过,谁的技术好,胆量大,谁就能超越别人。认为经济的波动调整期,可以看成是经济的“弯道”期,各经济体或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时期进行调整,特别是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推进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分化。利用存在的后发赶超的潜力——“后发优势”,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吸收和引进先进者的技术开发成果,实现跳跃式的技术进步;少受已有投入形成的沉淀成本的影响,使用最新技术和形成最先进的产业,等等。这样,危机之后,就可以出现规模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经济体或大型企业。这一理论是湖南省自2008年以来开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理论结晶。可以说,“弯道超车”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理论实质的后发赶超、科学跨越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充分理解和利用“弯道超车”这一源自竞技体育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在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弯道”期,促进湖南体育产业经济 “弯道超车”发展,促使湖南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以及体育产业等方面实现科学跨越与崛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湖南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湖南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湖南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平稳。湖南省的市场规模与全国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差距不大,湖南省的休闲娱乐场所在全国是名列前茅,基本上档次的星级宾馆都有娱乐健身场地,经营收入估算保守的在10个亿左右。
2.湖南体育彩票业发展快速。湖南省积极探索体育彩票的发行机制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大了发行力度,彩票发行走在全国的先进行列,体育彩票发行量连续三年超过10亿元,省、市、县区三级获得彩票公益金逐年增长。
3.湖南体育文化业发展领先。《体坛周报》高居全国体育类报刊榜首,跻身于全国地方报业百强之列。包括3报6刊,发行量已经过亿,是湖南拥有报刊最多的媒体,并将涉足非体育领域,谋求跨媒体式的立体发展格局。被湖南省委树立为全省文化产业的先进典型,受到中宣部的高度评价。
4.湖南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发展初具规模。湖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已初步形成:以每年各项目全国性竞技体育比赛,吸引了大批体育爱好者、球迷的参与;以商业形式举行的各种体育竞赛,招商引资、活跃体育文化齐头并进,如凤凰围棋赛、岳阳龙舟赛、国家队与世界明星乒乓球对抗赛等。
5.湖南省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业发展滞后。湖南省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业几近空白。而湖南省的体育用品销售市场是长沙市体育馆路体育用品商业一条街和株洲芦淞市场。
6.湖南体育旅游发展不容乐观。湖南省有旅行社200多家,以经营体育旅游为特色的项目的旅行社很少,仅有隶属湖南省体育局的体育产业开发中心体育旅行社。
7.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目前关于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立法,湖南省专门针对体育产业发展制定的法规仅有《关于加快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湘体字2002(14号),同时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
8.科技创新能力差,技术含量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以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新型产业和高科技产品极少,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差,很难占到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免被挤压和淘汰;设备简陋,工艺简单,产品单一,多年不变;产品质量不高,附加值低,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
三、湖南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弯道超车”新模式
1.高水平的体育经纪人队伍是湖南省体育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首要条件。既熟悉国际体育商务规则又能驾驭国内体育市场的高级体育经纪人才对于体育产业发展及其创新极其重要性,所以,应把加大体育经纪人队伍、体育经纪公司、体育管理人才培育力度作为湖南体育产业赶超的重中之重。
2.体育产业发展应坚持“体育是体育产业之本”。要形成以竞技体育为主,其他如休闲体育、大众体育、特色体育、传统体育、体育表演、体育娱乐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在实现该省体育产业赶超战略时,必须坚持以“体”为本,在继续夯实传统竞技项目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联赛项目和高端休闲体育项目。
3.强化湖南媒体媒介产业优势,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赛事、体育新闻的消费都离不开媒体,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宣传和沟通作用。媒体、媒介是湖南的优势,惟一可以与中央电视台抗衡的地方电视媒体“电视湘军”应该在湖南体育产业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体育产业应借助传媒业这一“孪生兄弟”,以与体育有关的频道和栏目为载体,加大宣传和造势,实现快速腾飞。
4.湖南体育产业的“弯道超车”战略应该走合作发展之路。我们要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知名体育用品制造厂家品牌和人才等资源,全面开放体育产业市场,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参与体育产业的建设,加大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尽快扭转湖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产业相关设施建设落后局面。
5.优化环境,刺激消费需求,提高体育消费总量。加快湖南的三化进程,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农村辐射来发展体育消费,加大市场开发,加大政府的投入,并制定相应法规刺激体育消费,提高体育营销水平,促进消费观念转变。大力发展体育中介市场,因为体育中介连接体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体育中介能使体育市场充满活力。
6.建立建全以“引导、支持、保护、调控”的管理职能体系。进一步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建立体育产业发展业的投资政策、低息贷款或贴息政策。明确划分体育市场的管理权限,完善和统一管理程序,体育行政部门要对其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履行体育法规给予的职能。
7.加强网络和基地建设,注重运营机制改革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在全省建立若干个体育产业发展的基地,以体育用品博览会带动湖南体育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整合所有的场馆设施,建立各城市甚至社区游泳中心、羽毛球中心、网球中心、篮球中心、健身操中心、乒乓球中心、民族体育中心等群众性健身中心。
8.将体育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格局。加强从事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的联系、组织、管理、运作,以及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以体育产业带动包括旅游业、服装业、建材业、机械业、交通业和通信业等关联产业发展,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到全省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格局中去。
参考文献:
[1]郭明方 周克臣等:湖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1):8-11
[2]刘新光:建设湖南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5
[3]陈文胜 谭晔茗:湖南体育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51-53
[4]涂日升:关于体育产业的一些思考[J].企业经济, 2003,(7): 59-60
[5]陈玉清 李汉超:入世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17-19
[6]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产业现状、趋势与对策[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年版
[摘 要] 响应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号召,对湖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做了专题调研,运用“弯道超车”这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后发赶超、科学跨越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新模式,为湖南省体育产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湖南 体育产业 弯道超车 经济发展
当前,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正給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针对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同志在2008年12月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及后来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经济的波动调整期蕴涵着后发赶超的良好机遇,湖南省各项工作都要运用“弯道超车”效应,实现富民强省的科学跨越。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体育产业无疑是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地区发展严重受阻,这对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中西部地区无疑是一个实现赶超的绝好机会。就体育产业而言,实现赶超,有机遇也有挑战。作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产业是各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共同方向之一,东部地区在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基础、水平、经验方面都更具优势。充分挖掘湖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自身优势,创新湖南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就成了湖南体育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科学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一、“弯道超车”理论
今年以来,当金融危机在全球肆虐蔓延的时候,一些省份相继提出“弯道超车”的发展战略。将竞技赛车的黄金定律——“弯道超车”用于描述地区经济发展,是个很形象的比喻,一时“弯道超车”这一赛车场上的专用词,迅速飙升为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词语,成了不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交通法规中,弯道超车是禁止的。但在竞技体育赛车中,“弯道超车”是受到鼓励的。竞技赛车规则不仅允许车手在直线道路超车,也允许车手在弯道上超车。在赛车实践中,由于赛车马力相当,直道上大家开同样的速度,车手很难在直线道路超越对手,优秀车手往往更多地利用自己的综合优势,选择在弯道超车而取胜,因为这时一般要减速才能顺利通过,谁的技术好,胆量大,谁就能超越别人。认为经济的波动调整期,可以看成是经济的“弯道”期,各经济体或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时期进行调整,特别是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推进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分化。利用存在的后发赶超的潜力——“后发优势”,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吸收和引进先进者的技术开发成果,实现跳跃式的技术进步;少受已有投入形成的沉淀成本的影响,使用最新技术和形成最先进的产业,等等。这样,危机之后,就可以出现规模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经济体或大型企业。这一理论是湖南省自2008年以来开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理论结晶。可以说,“弯道超车”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理论实质的后发赶超、科学跨越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充分理解和利用“弯道超车”这一源自竞技体育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在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弯道”期,促进湖南体育产业经济 “弯道超车”发展,促使湖南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以及体育产业等方面实现科学跨越与崛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湖南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湖南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湖南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平稳。湖南省的市场规模与全国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差距不大,湖南省的休闲娱乐场所在全国是名列前茅,基本上档次的星级宾馆都有娱乐健身场地,经营收入估算保守的在10个亿左右。
2.湖南体育彩票业发展快速。湖南省积极探索体育彩票的发行机制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大了发行力度,彩票发行走在全国的先进行列,体育彩票发行量连续三年超过10亿元,省、市、县区三级获得彩票公益金逐年增长。
3.湖南体育文化业发展领先。《体坛周报》高居全国体育类报刊榜首,跻身于全国地方报业百强之列。包括3报6刊,发行量已经过亿,是湖南拥有报刊最多的媒体,并将涉足非体育领域,谋求跨媒体式的立体发展格局。被湖南省委树立为全省文化产业的先进典型,受到中宣部的高度评价。
4.湖南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发展初具规模。湖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已初步形成:以每年各项目全国性竞技体育比赛,吸引了大批体育爱好者、球迷的参与;以商业形式举行的各种体育竞赛,招商引资、活跃体育文化齐头并进,如凤凰围棋赛、岳阳龙舟赛、国家队与世界明星乒乓球对抗赛等。
5.湖南省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业发展滞后。湖南省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业几近空白。而湖南省的体育用品销售市场是长沙市体育馆路体育用品商业一条街和株洲芦淞市场。
6.湖南体育旅游发展不容乐观。湖南省有旅行社200多家,以经营体育旅游为特色的项目的旅行社很少,仅有隶属湖南省体育局的体育产业开发中心体育旅行社。
7.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目前关于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立法,湖南省专门针对体育产业发展制定的法规仅有《关于加快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湘体字2002(14号),同时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
8.科技创新能力差,技术含量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以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新型产业和高科技产品极少,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差,很难占到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免被挤压和淘汰;设备简陋,工艺简单,产品单一,多年不变;产品质量不高,附加值低,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
三、湖南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弯道超车”新模式
1.高水平的体育经纪人队伍是湖南省体育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首要条件。既熟悉国际体育商务规则又能驾驭国内体育市场的高级体育经纪人才对于体育产业发展及其创新极其重要性,所以,应把加大体育经纪人队伍、体育经纪公司、体育管理人才培育力度作为湖南体育产业赶超的重中之重。
2.体育产业发展应坚持“体育是体育产业之本”。要形成以竞技体育为主,其他如休闲体育、大众体育、特色体育、传统体育、体育表演、体育娱乐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在实现该省体育产业赶超战略时,必须坚持以“体”为本,在继续夯实传统竞技项目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联赛项目和高端休闲体育项目。
3.强化湖南媒体媒介产业优势,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赛事、体育新闻的消费都离不开媒体,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宣传和沟通作用。媒体、媒介是湖南的优势,惟一可以与中央电视台抗衡的地方电视媒体“电视湘军”应该在湖南体育产业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体育产业应借助传媒业这一“孪生兄弟”,以与体育有关的频道和栏目为载体,加大宣传和造势,实现快速腾飞。
4.湖南体育产业的“弯道超车”战略应该走合作发展之路。我们要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知名体育用品制造厂家品牌和人才等资源,全面开放体育产业市场,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参与体育产业的建设,加大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尽快扭转湖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产业相关设施建设落后局面。
5.优化环境,刺激消费需求,提高体育消费总量。加快湖南的三化进程,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农村辐射来发展体育消费,加大市场开发,加大政府的投入,并制定相应法规刺激体育消费,提高体育营销水平,促进消费观念转变。大力发展体育中介市场,因为体育中介连接体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体育中介能使体育市场充满活力。
6.建立建全以“引导、支持、保护、调控”的管理职能体系。进一步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建立体育产业发展业的投资政策、低息贷款或贴息政策。明确划分体育市场的管理权限,完善和统一管理程序,体育行政部门要对其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履行体育法规给予的职能。
7.加强网络和基地建设,注重运营机制改革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在全省建立若干个体育产业发展的基地,以体育用品博览会带动湖南体育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整合所有的场馆设施,建立各城市甚至社区游泳中心、羽毛球中心、网球中心、篮球中心、健身操中心、乒乓球中心、民族体育中心等群众性健身中心。
8.将体育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格局。加强从事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的联系、组织、管理、运作,以及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以体育产业带动包括旅游业、服装业、建材业、机械业、交通业和通信业等关联产业发展,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到全省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格局中去。
参考文献:
[1]郭明方 周克臣等:湖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1):8-11
[2]刘新光:建设湖南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5
[3]陈文胜 谭晔茗:湖南体育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51-53
[4]涂日升:关于体育产业的一些思考[J].企业经济, 2003,(7): 59-60
[5]陈玉清 李汉超:入世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17-19
[6]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产业现状、趋势与对策[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