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管理校长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会经常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和班级,但却从来没想过或很少想过如何管理校长。因为在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组织目标的实现,注重的是上级对下属的管理,所以在大多数教师的头脑中,管理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支配和控制,从来就不可能有下级管理上级的事,在校长与教师之间,校长管理教师,教师处于被管理状态是天经地义的事。
  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把管理从单纯关注组织目标转变到在关注组织目标的同时关注个人目标,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师与校长作为一对矛盾,影响和控制是相对的。如果说校长管理教师是正向管理的话,那么教师管理校长就是逆向管理。美国著名管理专家米切尔· 拉伯夫说:“在今天的世界里,没有人可以完全独立行事。由下至上的管理和由上至下的管理同样重要。”[1]
  
  一、教师为什么要管理校长?
  
  1.学会管理上司:管理大师们的共识
  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说:“管理上司是下属的责任和成为卓有成效的经理人的关键。”他还说:“你不必去喜欢和尊敬你的上司,你也不必去恨他,然而你确实必须去管理他,这样,他才会成为你达到目标、取得成就和个人成功的资源。”大凡成功人士都很重视对上级的管理。国外有一份研究表明:高效的经理人在管理同上司的关系中,要花10% ~ 50% 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有一个支持并赏识自己的校长,这有赖于教师有效地管理校长。但是正如米切尔· 拉伯夫所说:“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点,相反地,他们却浪费时间在埋怨上司,而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和改善与上司的关系。如果你也这样想的话,那么,请记住这一点:在你和上司的关系中,你有50%的影响力,而在控制你自己的行为上,你有100%的影响力。你对待上司的方式,会教他如何对待你。”[2]
  事实表明,一个教师的成功与否与他管理校长的能力和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教师不擅长管理校长,其能力也许就会被校长否定,职业生涯也许会障碍重重。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老师必须要学会管理校长,以获取自己最佳的成长空间。
  
  2.校长:教师工作环境诸要素中的首要因素
  工作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校长在学校中具有行政权威,掌控着学校的资源,对上一级领导者和下级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组织、协调、平衡的纽带作用,对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起着主导作用,在工作环境诸要素中居于首要地位。
  只有处理好与校长的关系,教师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任、支持、帮助,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会有所成就。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董事长杰克· 韦尔其曾讲,一个幸运的员工有三个条件: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有一个爱自己的家庭,有一个支持、赏识自己的上级。这充分说明了上级对于下级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二、教师如何管理校长?
  
  管理本身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教师管理校长更是“关公面前舞大刀”,智慧和策略决定管理的成败。
  
  1.管理校长的前提:了解校长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任何管理都必须建立在对管理对象的了解基础之上,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只有全面地了解校长,才可能科学地管理校长。这种了解主要包括了解校长的工作目标、压力、偏好的工作方式、过去的职业经历、为人处事的特点、性格和脾气秉性,以及校长希望教师采用的工作方式、希望得到教师什么样的支持和协助等。
  
  2.管理校长的起点:理解校长
  理解校长就是换位思考。人都希望被他人理解。在与校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感到最苦恼的事情之一,就是得不到校长的理解,于是就会呼唤“理解万岁”。其实,理解应该是相互的, 你要想得到校长的理解, 就必须理解校长。要理解校长的角色地位,从校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校长的做法、想法、说法给予同情,向校长传递这样的信息;假如我是你,我也会这样说,这样做。当教师觉得自己不被校长理解时,要尽量理解校长的不理解,相信校长的不理解总有一定的原因,并尽可能地了解这一原因,在工作中尽量采用让校长容易理解的方式,以使其理解自己。
  
  3.管理校长的关键:尊重校长
  校长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因为教师的尊重是校长提高领导威望、增强领导控制力和驾驭力、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应该时刻维护校长的领导地位,尊重其权威,不要在人前与校长争论,不要在人后与他人议论校长,不要做使校长难堪的事,不要说导致与校长关系紧张的话。教师在细小处尊重校长,校长就会在被尊重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管理。
  
  4.管理校长的最好策略:支持和帮助校长
  教师要尽其所能地去支持和帮助校长,对校长正确的工作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给予公开和私下的支持,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校长解决难题。在实践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⑴教师要恰当地展示自己,显示自己的实力,让校长欣赏自己的才华。⑵教师要与校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校长的信任。⑶教师要适时地为校长成为一个特定的成功的个人提供帮助。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校长也是如此。当校长处于困境时,教师要给予他及时的帮助;当校长需要完成困难的任务时,教师要主动分担他的任务并承担责任。帮助校长成功,就是帮助教师自己成功。
  
  5.管理校长最有效的手段:恰当地奖励校长
  教师对校长的管理完全是一种艺术的管理,没有制度的支撑,没有行政权威的力量,教师靠什么去获得期望的管理行为呢?管理科学告诉我们:人们所获得的行为是人们所奖励的行为,奖励得越多,获得就会越多。当校长的行为是教师所期望的行为(哪怕是稍微类似于希望的行为)或校长有任何积极改变的迹象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如果在校长表现良好时,教师去关注校长,给校长以奖励,那么校长的这种表现就很可能会重复出现。
  奖励校长不是庸俗的献媚,而是要挖掘校长的优点,诚心诚意地赞美校长。教师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赞美,也可以通过别人的话语间接来赞美。教师无法给校长晋升级别、增加工资,但是可以给予校长很多精神上的奖励和道义上的支持,这在教师与校长的管理关系中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3]
  管理校长是教师的一种生存和发展智慧,它不是讨好校长,不是溜须拍马,不是玩弄权术、欺上瞒下,不是玩政治游戏,而是要力求在教师和校长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积极和健康的工作关系。它是改善教师和校长工作关系的“一项诚恳而又光明正大的计划”。[4]每个想有所成就的教师都应该对此有所思考。
  
  参考文献:
  [1][2][3][4] 米切尔. 拉伯夫著,徐海波编译.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编辑 许丽艳)
其他文献
当前,很多学校和教师对教研活动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教研活动就是小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大部分教师走个过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校教研产生实效呢?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分
[摘 要]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思维能力较差的问题。陶行知先生一直强调,要调动学生的脑、眼、手,唤醒学生的行为意识,对他们进行思维训练,让他们发现新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正确教育观的树立以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希望能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语文教学;陶行知;教育思想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文学
纤维封层和稀浆封层是二种不同的路面中修方法,然而在对普通稀浆封层设备进行改装、在稀浆中均匀地加入纤维后推铺在路面上,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纤维改性稀浆封层。
文明识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关键要落实到学生行动上,并逐渐变成一种习惯。将文明礼仪寓于扎实有效的各种活动,能提升学生讲
本文分析了特优航2号的试种产量情况、主要特征特性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试种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生育期适中,茎杆粗壮,群体整齐,耐肥抗倒,穗大粒多,丰产性好,未发现稻瘟病。
期刊
课堂教学应该"循学而教",用课堂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循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课堂开始或活动的起始阶段设计"点火"环节,让学生充满挑战新知的欲望和战胜自己的勇气;在
为了完善对平板热管(以下文中简称平板热管)的的理论工作,从而为设计平板热管提供详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对平板热管的传热极限提出了独到的理论理解和分析,对由平板热管与传统热管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课程管理松散、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