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追逐文化复兴之梦的《儒藏》项目专家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中国哲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其《郭象与魏晋玄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是哲学研究者的必读著作。
  他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中国哲学体系,推动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他一生努力,不曾停歇。他,就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一位中华文化复兴之梦的“逐梦人”。
  前不久,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编著的《儒藏》精华编前100册,在北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这项国家重点科研工程的创始人就是年已87岁的汤一介。
  从2004年起,作为《儒藏》工程的主持者,汤一介率领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牵头的团队开始了繁重的《儒藏》编纂工作。
  《儒藏》的编纂分两步走,先选取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典籍编为“精华编”,然后再扩展为全本《儒藏》。第一部分“精华编”,将我国历史上的500余种儒学文献编为282册;同时将韩、日、越三国150余种汉文儒学文献编为57册,共计约2.3亿字、339册,有望于2017年编完。第二部分则要再编约5000种儒家著述的大全本。整个工程预计要花费16年完成。有人说《儒藏》的工程量和编纂难度,相当于第二部《四库全书》。
  点评:
  十余载光阴,皇皇百余册,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埋首于传承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儒藏》,这是87岁的汤一介正在致力的浩大工程。
  有人会问:一个耄耋老人,本该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为何还要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卷帙浩繁的文献编纂中?还有人问:一位哲学大师,早已功成名就,为何还要步履匆匆?
  答案很简单,因为汤一介一生秉承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性人物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動“文化启蒙”,到90年代最早提倡“国学”,汤一介把做学问与时代赋予的使命融为一体。
  汤一介时常对身边人说:“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有经典存世。编纂《儒藏》,关系到中国人的文化自强、文化自信,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民族的担当与职责。”
  《儒藏》编纂的难度之高,稿件情况之复杂远超想象,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要求稿件要反复修改、反复打磨,文献整理和文字校对要一丝不苟,进度必须无条件服从质量。在汤一介看来,《儒藏》的好坏,全在于质量,要细致到标点的使用上。
  2004年《儒藏》工程启动时,汤一介已经患病,但他仍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之中。
  在他眼中,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前夜,当一个民族处在复兴前夜之时,她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力量。他深刻认识到,民族和国家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支撑。而他则身体力行,笔耕不辍,做中国思想文化的忠实“守夜人”。
其他文献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一套表达系统。作为语言基本构件的词汇,承栽着大量的语言文化内涵。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到位的理解英语的文化,明了和
对数字图像隐藏常用技术-α混合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种实现基于块的小隐藏图像分散隐藏于大的载体图像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描述和实现.
由于教师继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教学要求的实用性、教学途径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特点,使得教师继续教育本身存在着特殊的规
期刊
近年来,艺术类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对其现状如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未完全开发、流动性过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五方面的意见和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笔者学院积极推进以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的"岗位实景、四阶递进"技能养成模式改革,以期探索技能人
摘 要:技工学校的生源是初中生,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较差,厌学情绪严重,自卑思想突出,学习目标不明确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 学习兴趣 培养  电工基础是技工学校电工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等课程的基础。但技校学生普遍存在
目的:探讨清脑灵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生化免疫的方法,检测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结
在外语教学中,翻译法以讲授语法、句子互译为主,是最古老的一种方法,但因其存在诸多弊端又最具争议。医学英语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受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限制,翻译法在医
目的:研究久泻康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和肠溶衣薄膜包衣工艺.结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久泻康,平均回收率98.12%,RSD1.8%.结论:本制备工艺合理,
目的:体外观察诃子抗HBV的作用。方法:以2.2.15细胞为靶细胞,实验共进行1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诃子对培养上清液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诃子醇提物浓度为6.25m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