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红壤坡地雨水过程的水土流失及其影响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通过4 a(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剖析不同下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及其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时间分布及其强度)是影响地表径流特征的主导因素;年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系统水土流失量呈正相关.不同垫面地表径流产量有显著性差异;雨水径流过程的土壤和养分流失有相似的表现.在假定雨水年份的基础上,应用不同雨水年份出现概率指标,推算出:湘北红壤坡地现今利用状况下,雨水产地表径流过程的年均水土流失量及其养分(有机质、N、P、K)损失量;和可最大开发
其他文献
低丘红壤深层水分对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旱季作物水分调控有重要意义.花生地定位试验实测数据表明:旱地土壤水分垂直梯度变化趋势基本表现为增长型,土壤含水量受降雨影响在4
畜牧业生产是西藏定结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该区草地资源出现面积配置与时间利用上的不平衡;割草、放牧兼用草地发展滞后;草畜矛盾突出,草地退化严重
结合许家湾滑坡灾害点的地质背景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从滑坡区的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特性、水文地质特征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滑坡成因机制.指出同向多
拉月滑坡位于东久河左岸,为典型的高位岩质滑坡.1967-08-29拉月一带山体突然发生特大型滑坡,体积超过千万立方米,是川藏公路线上著名的"拉月大塌方"灾害.文章应用块状岩体稳
比较分析了米老排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木材品质在不同气候、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相同地形条件下生长在南亚热带的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
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整地规格对栗钙土的物理性质和杨树人工林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整地后土壤物理性质总体上得到改善。但不同规格的整地对栗钙土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程度和对杨树人工林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综合考虑整地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和苗木生长的实际效果,在栗钙土上应采用B规格的整地。
土壤的分布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极其复杂,其实质是一种非线性规律存在于自然界中.本研究在ARC/INFO的支持下,采用改进后的分形算法分析了与土壤形成有关的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