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5年中国热区降水和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深入认识中国热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探讨中国热区农业气候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按照气候区划方法选取中国热区,利用1961—2015年76个气象站降水、气温资料,结合线性倾向率、距平与累积距平、Mann-Kendall检测、最小二乘法、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年际、年代气候变化特征。【结果】(1)55年来,中国热区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3.85 mm/10 a,20世纪60年代为枯水期,20世纪90年代为丰水期,2002—2003年间降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
其他文献
【目的】从海洋来源生物样本中筛选对金线莲茎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并对其展开生防能力研究,为开发相应的生防菌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稀释涂板法,从福建东山珊瑚自然保护区的珊瑚样本中分离、纯化菌株。利用菌落对峙试验筛选出对金线莲茎腐病病原菌具有较明显抑制效果的菌株,并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再通过平板对峙试验、GC-MS和生长速率法,验证和测定该菌株对金线莲茎腐病病原菌的生防能力。【结果】分离得到1株对金线莲茎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
绿孔雀作为中国唯一的本土孔雀,其种群分布及数量经历了剧烈的缩减,当前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省,种群十分濒危。本文基于考古遗迹、史料记载、适宜栖息地分析研究,对中国绿孔雀分布的历史变迁进行考证,同时梳理了国内对于绿孔雀的研究和保护进展。结果显示:历史上绿孔雀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且分布地区及种群数量一直减少;近年来绿孔雀保护出现转机,由于严格的保护管理,绿孔雀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多处监测点显示绿孔雀种群数量上升并向外扩散,反映出绿孔雀较强的繁育、扩散能力;人工繁育种群也初步建立,国内绿孔雀种群恢复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