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迎合全球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中国教育实力的迫切需要。主体互动式教学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人教版地理必修1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了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图片和案例,让学生通过读、看、思、议、听等途径去探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主体互动一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多媒体投影案例和图片)寒假,三亚的张同学想到东北看冰雕。从海南到黑龙江,沿途张同学所穿衣物有什么变化?沿途的自然景观有变化吗?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观点】依次会出现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景观。
  【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學生展示观点】我国从南向北气温在降低,降水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引导】仔细阅读世界自然带分布图,这样的分布规律在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也存在呢?
  ……
  以上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主体互动式教学,即,教师展示案例、图片—学生讨论(生生互动)—学生展示观点、教师引导(师生互动)—自然得出结论。
  主体互动二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多媒体投影案例和图片)2013年全运会在辽宁召开,小孟从沈阳出发,独自骑单车向西沿途宣传全运会,一直到乌鲁木齐。小孟沿途所经地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带有变化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观点】高大的树木越来越少;草原开始出现,后来又消失……
  【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展示观点】从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难以到达,从而降水减少,地表的自然景观随之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从东向西降水量由多到少,干湿状况在各地出现差异,不同类型的植被出现之后,不同土壤随之出现,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随之产生。由此,自然带分布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
  这样互动得出的结论,胜过教师的口头讲解。只要设计几个互动,设计几个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生生、师生互动,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主体互动三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关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笔者首先让学生谈谈爬山的感受。学生回答了爬山过程中气温和植被的变化。学生初步探究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为了深入剖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中的一些难点,笔者又设计了如下案例让生生、师生互动,以突破难点。
  (投影案例)假如地壳发生大规模运动,在我国东部江苏宜兴境内形成一座高山叫宜山(东西走向,30°N附近),山顶有皑皑白雪。结合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你从宜山的山麓向山顶攀登,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会不会有变化?如果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宜山和铜官山(宜兴境内的,海拔600多米)相比,哪座山的自然带更丰富?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对流层中,高度递增,气温和气压降低,降水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说法。这种自然景观发生变化的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导致水热状况发生改变而产生的,称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水热状况为基础。
  在主体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同时,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揭示地理现象的成因。通过这样的主体互动式教学,既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又增强了地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灵活多样性。
其他文献
就教育而言,核心素养培养既要关注生活与社会需求,又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特点。就历史課程而言,培养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拓宽历史视野,锻炼历史思维,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历史认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成为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引擎和抓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培养核心素养,达成教育目标,教师就要精心备课,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从下述几方面着手。  一、以唯物史观分析评
在解答历史试题的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有的试题给出的答案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有的试题给出的答案却是“苏格兰人民起义”。而一般资料中又说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是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到底哪种说法准确,弄不明白。我们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弄清直接原因和导火线的概念及
一、背景材料    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为了加强两国军队在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等方面应对危机的组织协同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7月22日至7月26日举行了“和平使命—2009”的中俄军事演习。此次演习成功实施,展示了中俄两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坚定决心。    二、考点链接    历史学科:中国古代与俄国的关系;中国近代与俄国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下面以我校开展的立杆测影法确定当地的经纬度为例,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活动目的  1.掌握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北京时间与地方时的区别及相关计算,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2.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活动方案与基本地理原理  1
2017年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时事分析就是当前培养核心素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活动形式。教师通过时事分析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学习习惯,提升用教材知识分析时事的能力,进而培养辩证思维、语言表达、合作探究等综合能力,最终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二是有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明確指出,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宗旨。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教师,我们除了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外,还应注重对核
嗨,有人在吗?
期刊
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品牌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产地位于图1中的甲地区),新疆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是世界上极佳的番茄产地。据此回答1~2题。  1.甲地区生长的番茄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甲地区( )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②新疆畜牧业发达,自然肥力高③附近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④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方面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这同样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清晨的会议  “候鸟的迁徙是一个漫长又危险的旅程……  “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年复一年地在越冬地区和繁殖地区定时定点地进行着长距离的往返……  “栖息地的破坏、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还有非法的捕猎使得候鸟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伙伴们,请过来—下!”读完新闻的李博士匆匆走进实验室,对正在忙碌的其他研究人员喊道。聚集在这栋实验室的人员都是对候鸟有浓厚兴趣,热衷研究候鸟习性的科学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