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研究II: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l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教学中计算公式复杂、学生难以理解的现状,提出应用图形分解的方法进行类比分析,将复杂的问题层层分解转化为已知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计算公式有更清晰地认识,并为该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T形截面;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92-0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较多,很多理论不是简单的计算,必须通过实验验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并进行详细地讲解,使学生理解计算理论的由来,才能使学生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计算理论。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公式多、符号多、构造要求多[1],学习难度相对比较大,学生较难理解。要求学生把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相应地结合起来应用,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大多数学生的作业都是机械式地模仿例题,不能灵活的应用公式,采取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教学作一些探讨。
  一、理解基本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
  通过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受力特性的学习可知,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便退出工作,在计算理论中没有考虑混凝土的受拉强度,从而造成下部混凝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对于尺寸较大的矩形截面构件,可将受拉区两侧的部分混凝土挖去,形成T形截面(见图1),这样既不会影响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又可以减轻结构自重,节省混凝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以应力图形为中心,重视应力简图的画法[4],通过图形分解达到简化分析过程的目的,从而实现学生对公式更深入地理解,避免了机械式的死记硬背造成的记不牢靠。
  三、比较各类受力构件计算上的相互联系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这章的第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其配筋形式及受力简图见图4。进行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内容与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内容的类比分析,可以增加学生对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理解。
  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即可将T形截面问题转化为单筋矩形截面的问题,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四、结论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课,且涉及的知识面较多,很多理论不是简单的计算,必须通过详细地讲解,使学生理解计算理论的由来。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为本书教学的难点之一,计算公式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该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通过对公式的适用条件、计算公式的意义应用图形分解的方法进行类比分析,将复杂的问题层层分解转化为已知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计算公式有更清晰地认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洋,刘幸.对学生在混凝土结构原理作业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249-250.
  [2]梁兴文,王社良,李晓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李志强,仝倩倩,夏多田,等.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1):123-124.
  [4]冯玉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讨[J].建筑结构,2008,38(9):113-1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为例,分析其在英语第一课堂的展开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解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差异,指出第二课堂在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的作用,可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最后,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并在活动过程中解决第二课堂开展中现存的问题,发挥第二课堂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作调查分析可知,当前高校在学生中开展雷锋精神教育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应积极构筑学习雷锋精神的理论化教育模式、学习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活动模式和学习雷锋精神的三大机制,以增强开展雷锋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雷锋精神教育;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30-02  沈阳建筑大
摘要:现代的城市建筑色彩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展现城市最佳风采的方法之一。本文现以河北省沿海地区秦皇岛市为例,简单讨论了在城市旅游形象传播过程中城市色彩的重要性,简单讲述了城市色彩的形象战略,以便更好地推动河北省沿海地区的形象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筑色彩;城市旅游形象;秦皇岛市;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77
摘要:要在民族地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养幼儿园教师队伍,这需要教育部门、学前教育院校、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幼儿园教师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规定,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体系计划。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民族地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16-02  一、
摘要:基于学生上课存在隐形逃课的实际情况和“饭店管理概论”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笔者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管理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67人为调查对象,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生的隐性逃课现状、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重点从大学生主观方面、教材方面以及教师方面分析了隐性逃课的原因,进一步得出可行的、可推广的具体实施策略,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思维的养成,同时也
摘要:本文在对国内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及演变趋势总结基础上,介绍了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的模式,并对该培养模式的运行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建议。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培养;宽口径培养模式;重庆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31-03  一
摘要: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概述了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基于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系统来对毕业半年后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定位了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并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势必成为该专业以及与该专业类似的农林专业学生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农林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微课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工具。英语教师应立足于微课教学的实际,积极转换教学方式,创新设计英语课堂学习的各个“微环节”,指引学生在“微预习”中预学,在“微情境”中乐学,在“微片段”中互学,在“微课练”中验学,在“微反思”中促学,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常常被理解为就业准备教育,功利性和工具主义价值取向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单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在“全人教育”的理念下,通过“言教”、“身教”、“境教”三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能创新、擅操作、长沟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
摘要:以邵阳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课程设置、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在探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建议。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