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夏天,我们有幸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作品《残障孩子思维情感解读机》获得创意一等奖和创新人才专项奖。
无论是开幕式、项目问辩,还是公开展示、科学讲坛等,大赛中精彩纷呈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最忙碌的一天莫过于作品公开展示的那天。宽大的多功能展厅中,参赛选手们认真地布置各自的展板、展品、实验装置及参赛相关的物品。看着展厅的作品,我们很震惊,选手们的作品涉及物理、化学、数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许多作品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封闭问辩环节,我们聆听了专家评委们提出的问题,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评委们对我们的作品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残障孩子思维情感解读机》的创意缘于一位聋哑孩子。虽然每次和他打招呼时,听得见他喉咙发出的声音,看得到他肢体做出的动作,但就是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不能正确理解他需要什么。
如果能有一台仪器帮助人们读懂他的情感该多好啊!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残障儿童行为肢体动作进行分析解读、对智障儿童发出的声音及哭声的调查,以及类似产品调研等,我们提出了构想,设计制作了《残障孩子思维情感解读机》,试图帮助人们读懂残障孩子们的声音、肢体语言。
《残障孩子思维情感解读机》一旦被科研部门制作成产品,817.5万残障孩子就能与正常人交流情感了。他们原本灰色的天空,也能编织出彩色的梦。
通过这次大赛,我们更加理解了,科技创新不是高谈阔论,而是深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细心观察周边的事物,从中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能乘着科技创新的帆船,一路破浪远航。(指导老师:覃 伟 黄新阶)
无论是开幕式、项目问辩,还是公开展示、科学讲坛等,大赛中精彩纷呈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最忙碌的一天莫过于作品公开展示的那天。宽大的多功能展厅中,参赛选手们认真地布置各自的展板、展品、实验装置及参赛相关的物品。看着展厅的作品,我们很震惊,选手们的作品涉及物理、化学、数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许多作品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封闭问辩环节,我们聆听了专家评委们提出的问题,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评委们对我们的作品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残障孩子思维情感解读机》的创意缘于一位聋哑孩子。虽然每次和他打招呼时,听得见他喉咙发出的声音,看得到他肢体做出的动作,但就是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不能正确理解他需要什么。
如果能有一台仪器帮助人们读懂他的情感该多好啊!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残障儿童行为肢体动作进行分析解读、对智障儿童发出的声音及哭声的调查,以及类似产品调研等,我们提出了构想,设计制作了《残障孩子思维情感解读机》,试图帮助人们读懂残障孩子们的声音、肢体语言。
《残障孩子思维情感解读机》一旦被科研部门制作成产品,817.5万残障孩子就能与正常人交流情感了。他们原本灰色的天空,也能编织出彩色的梦。
通过这次大赛,我们更加理解了,科技创新不是高谈阔论,而是深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细心观察周边的事物,从中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能乘着科技创新的帆船,一路破浪远航。(指导老师:覃 伟 黄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