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十全大补丸中12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药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测定十全大补丸中12种微量元素(铜、锰、镁、镉、锌、铁、钡、硒、铅、砷、铬、镍)含量的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消解功率为800W,消解程序为升温至120℃保持3 min,然后升温至160℃保持5 min,最后升温至180℃保持20 min。等离子体功率为1 150 W,泵速为50 r/min,雾化气流速为0.5 L/min,等离子气体流速为12.0 L/min,检测波长为182.205~455.403 nm。结果:以国家标准物质进样测定发现12种元素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铜、锰、镁、镉、锌、铁、钡、砷、铬、镍检测的线性范围均为0.2~2.0 mg/L,硒、铅为0.4~4.0 mg/L(r均≥0.999 5);检测限为0.1~8.5μg/L;定量限为0.3~28.3μg/L;精密度试验的RSD均<1.00%(n=6);平均回收率为88.5%~99.0%(RSD为1.7%~4.9%,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十全大补丸中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制备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并进行体外释药评价。方法:将尼氟酸包载于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1000 )中形成纳米胶束,考察尼氟酸纳米胶束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和多分散系数(PDI)。再采用锐孔-凝固法将纳米胶束包裹于低酯果胶中形成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观察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的外观形态,计算其粒径和跨距。比较尼氟酸纳米胶束和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依次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