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正逐步迈向新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流通服务工作中随之出现了多种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主要取决于图书馆服务的改革与创新。高校图书馆必须将其馆藏以及服务知识化、信息化,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的变革。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传统变革创新
在高校中,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广大学生提供服务的机构。一般来说,它有服务和教育两种职能,其中,服务的职能是相对重要的。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务。进入21世纪,伴随着各大高等院校的扩招、合并以形成更为强大的综合性大学这种局势的出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遍及全球。在此形势下,对于图书馆这个高校的特殊而且重要的机构而言,读者获取信息的一般技能大大加强,读者数量增加,读者需求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原来所实行的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服务工作提升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考虑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重组业务流程,改革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一、 新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变化
1.服务理念的变化。图书馆传统服务的理念是等待读者来馆,只满足于少数人的服务,这种理念限制了图书馆服务的扩展。而图书馆现代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第一,平等享用,让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第二,以人为本,即以读者为本,以图书馆员为本;第三,唯便为上,即把方便读者和用户作为最高的管理和服务信条,树立起一切为了读者的理念,做到方便读者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第四,个性服务,在成千上万的读者中,他们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图书馆的服务就是要将这些需求通过不同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来予以满足。
2.服务方式的变化。传统服务方式是工作人员与读者面对面的服务模式,主要通过文本型文献的借出、阅览和馆际互借来为读者服务。而现代服务的方式是人机相对的服务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馆藏文献的外借与阅览的服务模式,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数据库服务、知识库服务以及多种在线或离线信息服务。这些服务方式方法具有较强的智能性、实时性、交互性等特征,能够提供全新的个性化服务。这种能够同时提供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服务的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强化了图书馆服务的能力。
二、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包括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多方面内容。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即使高校图书馆经历了一个新的转型,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还是有极大的存在的必要的。因此,在新时代,只有在充分发挥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图书馆服务职能、服务空间,借助当今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优势,使文献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宣传、利用更为科学、高效、便捷,我想这才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现代图书馆能以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新颖、服务手段先进的优势吸引广大读者,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才使其不愧“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地位。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传统服务项目。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是传统服务的具体化和深入,创新服务依托于传统服务的充分发展,是对传统服务的增强与补充。所以,创新服务并不是否定传统服务,而是对传统服务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服务创新是推进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
2.搞好网络化服务数字信息资源系统建设。主要趋势是加大信息服务和“方便读者服务”的内容,加大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内容。开展多层次与多类型咨询服务,利用网络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咨询。
3.加强对广大读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用户使用图书馆的能力。我校图书馆在每一年学期开始就要针对新生开展“如何利用图书馆馆藏以及相关资源”的入学教育,同时,还针对不同的年级开设“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通过这种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和利用率。
4.大力培养图书馆管理与专业岗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图书管理员是读者所直接面对的一个团体,她们能力的高低、素质的高低都直接地影响着图书馆的利用前景。所以,培养能力高、素质高的全高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当然,更是图书馆充分发挥其职能的必要所在。
总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是图书馆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发挥信息中心辐射功能,为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者提供服务的具体方式。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图书馆传统服务作为一种信息和知识的输入与提供方式,是一项基础性的服务,而现代服务则是一项高层次的服务,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只有实现处在转型期的图书馆传统服务与现代服务的相容与发展,才能把图书馆事业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胡少杰,兰一兵.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信息管理,2009(1).
[2]冯济德.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传统变革创新
在高校中,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广大学生提供服务的机构。一般来说,它有服务和教育两种职能,其中,服务的职能是相对重要的。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务。进入21世纪,伴随着各大高等院校的扩招、合并以形成更为强大的综合性大学这种局势的出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遍及全球。在此形势下,对于图书馆这个高校的特殊而且重要的机构而言,读者获取信息的一般技能大大加强,读者数量增加,读者需求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原来所实行的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服务工作提升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考虑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重组业务流程,改革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一、 新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变化
1.服务理念的变化。图书馆传统服务的理念是等待读者来馆,只满足于少数人的服务,这种理念限制了图书馆服务的扩展。而图书馆现代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第一,平等享用,让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第二,以人为本,即以读者为本,以图书馆员为本;第三,唯便为上,即把方便读者和用户作为最高的管理和服务信条,树立起一切为了读者的理念,做到方便读者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第四,个性服务,在成千上万的读者中,他们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图书馆的服务就是要将这些需求通过不同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来予以满足。
2.服务方式的变化。传统服务方式是工作人员与读者面对面的服务模式,主要通过文本型文献的借出、阅览和馆际互借来为读者服务。而现代服务的方式是人机相对的服务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馆藏文献的外借与阅览的服务模式,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数据库服务、知识库服务以及多种在线或离线信息服务。这些服务方式方法具有较强的智能性、实时性、交互性等特征,能够提供全新的个性化服务。这种能够同时提供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服务的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强化了图书馆服务的能力。
二、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包括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多方面内容。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即使高校图书馆经历了一个新的转型,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还是有极大的存在的必要的。因此,在新时代,只有在充分发挥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图书馆服务职能、服务空间,借助当今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优势,使文献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宣传、利用更为科学、高效、便捷,我想这才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现代图书馆能以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新颖、服务手段先进的优势吸引广大读者,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才使其不愧“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地位。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传统服务项目。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是传统服务的具体化和深入,创新服务依托于传统服务的充分发展,是对传统服务的增强与补充。所以,创新服务并不是否定传统服务,而是对传统服务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服务创新是推进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
2.搞好网络化服务数字信息资源系统建设。主要趋势是加大信息服务和“方便读者服务”的内容,加大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内容。开展多层次与多类型咨询服务,利用网络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咨询。
3.加强对广大读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用户使用图书馆的能力。我校图书馆在每一年学期开始就要针对新生开展“如何利用图书馆馆藏以及相关资源”的入学教育,同时,还针对不同的年级开设“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通过这种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和利用率。
4.大力培养图书馆管理与专业岗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图书管理员是读者所直接面对的一个团体,她们能力的高低、素质的高低都直接地影响着图书馆的利用前景。所以,培养能力高、素质高的全高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当然,更是图书馆充分发挥其职能的必要所在。
总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是图书馆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发挥信息中心辐射功能,为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者提供服务的具体方式。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图书馆传统服务作为一种信息和知识的输入与提供方式,是一项基础性的服务,而现代服务则是一项高层次的服务,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只有实现处在转型期的图书馆传统服务与现代服务的相容与发展,才能把图书馆事业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胡少杰,兰一兵.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信息管理,2009(1).
[2]冯济德.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