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在耐药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喹诺酮类药物药敏试验,筛选耐药菌株并测定环丙沙星MIC,对喹诺酮耐药菌株进行qnrA、qnrB、aac-(6’)-Ib-cr、GyrA及ParC检测,并进行基因扩增测序。 结果 84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有24株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耐药率为2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在耐药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喹诺酮类药物药敏试验,筛选耐药菌株并测定环丙沙星MIC,对喹诺酮耐药菌株进行qnrA、qnrB、aac-(6’)-Ib-cr、GyrA及ParC检测,并进行基因扩增测序。 结果 84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有24株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耐药率为28.4%。其中对2种药物耐药4株,对3种药物耐药6株,对5种药物耐药14株。耐药菌株MIC值为对照菌株148~596倍,24株耐药菌中检出qnrA质粒基因12株、qnrB质粒基因4株、aac-(6’)-Ib-cr基因4株、GyrA基因喹诺酮决定区突变11株、ParC基因决定区突变4株。 结论 我院存在大肠埃希菌喹诺酮耐药菌株,且耐药菌株耐药机制复杂,耐药基因的产生及酶类耐药突变是主要原因,临床要加强对耐药菌株的检测。
全文查看链接
2.3 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结果
全文查看链接
[6] 叶美萍,黄建胜,黄金伟,等. 致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耐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相关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600-2602.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检测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小板Rho GTP酶相关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差异表达的意义。 方法 随机取选20例PTE患者为PTE组;2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非PTE患者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采用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两组PTE患者血小板Rho GTP酶mRNA表达的差异,并进行FQ-PCR验证芯片的可靠性。 结果 检测出血小板Rho GTP酶相关
[摘要] 目的 为切实解决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立一套更加健全完善的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从而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和高校的建设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方法 通过问卷及专家访谈对党务干部的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党务干部的素质、培训教育情况、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①学校党务干部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好的,有61.23%党务干部热爱党务工作,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下喉罩咽喉内不同旋转度对气道密封压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128例,ASA分级Ⅰ~Ⅱ级。第一位麻醉医生麻醉诱导后插入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行机械正压通气并记录气道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超声医生使用颈部超声(USG)通过食道甲状腺横切面观察喉罩旋转度进行评估并记录,第二位麻醉医生使用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
[摘要] 目的 研究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方法 用LPS(100 μg/L)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在LPS后立即或4 h后加入DADLE(10-6 M)。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成像检测巨噬细胞凋亡及坏死,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细胞核NF-κB的活化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活化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α、IL-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发胸部外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53例多发胸部外伤患者,并对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25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机械通气,侵袭性操作,气管切开,水电解质紊乱,休克、腹部闭合伤、重型颅脑外伤等合并症,APACHE评分,TRISS评分,ASCOT评分是多发胸部外伤合并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分娩方式与产后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6~2013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分娩方式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剖宫产与阴道产的产妇罹患产后抑郁症的总体效应检验Z=2.00,P=0.05;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产妇罹患产后抑郁症的Z=0.08, P>0.05;剖宫产与阴道助产的产妇罹患产后抑郁症的Z=3.46, P0,菱形完全位于垂直线的左侧,Z=3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1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11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的痊愈率(60.0%)明显优于对照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治疗方法 干预组予rt-PA静脉溶栓治
[摘要] 目的 探讨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47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予以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对照组22例,予以康力龙治疗。两组予输血、浓缩血小板及止血、护肝、抗感染等治疗。每月复查血常规2~4次,每3~4个月复查骨髓象1次。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特点,查找发生原因,改进医院管理。 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近三年来结案的55例经医患双方协商或司法诉讼解决、医院给予一定经济赔偿的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医疗纠纷患者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年龄分布集中于36~65岁年龄段,城市居民发生医疗纠纷的数量明显大于农村居民;医务人员的学历构成以硕士、博士为主,职务构成以副高、高级职称为主
[摘要] 目的 探讨PHLPP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82例NSCLC组织中PHLP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PHLPP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在NSCLC中63%阴性表达、11%为 、10%为 、16%为 ,PHLPP的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24),与年龄、性别、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