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心弦的歌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朱自清的《春》,就好像在聆听一首春天的交响乐,那动人的旋律,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一篇六百多字的文章,能产生如此强烈的美感效应,究其根源,那就是文章独具特色的音律美。
  关键词:春;音节;美
  我们知道,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遣词造句要做到声情并茂,声音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词语声音配合的巧妙,读起来就顺口,听起来则悦耳,记起来更爽心。在内容和形式都统一的情况下,讲究词语的音律美是非常必要的。朱自清在《春》一文就做得很好,表现在整齐匀称的音节、自然和谐的叠音,配合得双声叠韵。
  一、整齐匀称的音节表现在大量对称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整齐化、音节多样化,既强化的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如,“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此佳句,读之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颇具音乐的旋律美,符合读者的审美情趣,也符合作者那份喜悦、欢快的感情。
  二、多处叠音的出现,给人以明快、清新的感受
  如,在写春草时,作者用了“嫩嫩、绿绿、绵绵”等重叠词,把小草的情态、色泽、质地描绘得非常形象、逼真,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又重归大自然,这样就契合了读者心中的那份愉悦。又如,在写人们迎春的时候,作者又用了“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这一组叠词来描绘春到人欢的热闹景象。这些叠词的成功运用,加深了对事物形象性的描绘,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增强全文的音乐氛围。形象感、声韵感构成了一幅春天的立体画。
  三、配合得体的双声叠韵体现了朱自清先生的大家风范
  王国维说:“双声宜促节,叠韵宜荡漾。”可见双声叠韵在文学创作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朱自清先生正是这样在文中大量遣用“双声叠韵词”,造成一种回环荡气之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声声悦耳,沁人心脾。如,“喉咙、宛转、嘹亮、抖擞——”使得文中在语言上富于音乐质感,这样大大增添了作品的声律美。
  《春》是一支无声的歌,流淌着欢畅的音符,令人神往,令人爱不释手。
  (作者单位 重庆市酉阳县城北新区酉阳二中语文组)
其他文献
摘 要:高等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多、抽象性强、重点偏离实际应用等问题,因此,需要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探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数学建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找到数学的影子。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的“数学统治着宇宙”,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即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指对
摘 要:作为教师,不但要认识到重视语言交际能力与语法教学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而且更要正确领会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法教学改革的精神,认识语法教学的意义,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避免语法教学走极端。  关键词:语法;变革;教学  语言学家威德逊曾说:“没有词汇,你将无法表达;而没有语法,像是一只无骨头的鸡。”同时也有人把语法比作一句话的“主线、灵魂”。可见,语法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心头之痛。讲评环节也形同虚设,收效甚微。如何改变这种“鸡肋”的现状,成了一线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现将日常教学经验作出总结。  关键词:目标明确;表扬得当;引导自主;形式多样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而作文课中的讲评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只有多讲评,学生才会明确方向,对自己的作文及时“扬长避短”;只有多讲评,才能多鼓励。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因此,做好讲
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进行完整式加减运算的教学后,教材安排了—节探索规律:此次课程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完全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讨论,总结出去括号法则,这节课的教学让我记忆犹新。下面就谈谈这节课的内容。  教材提出的问题很简单:用火柴棒摆出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  问:摆第一个正方形需几根火柴棒?摆两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摆三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摆第n
摘要:物质生活富裕的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孩子们与外界交往范围小,生活空间狭小,使其独占欲望膨胀,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只有持之以恒,使幼儿的分享品质不断发展,才会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分享行为;施教途径;幼儿  晨间桌面游戏时间,小朋友们开心地玩玩具,突然听到“这是我的,你不准拿!”“给我玩一下,不行吗?”“不行。”“又不是你家的。”我们班上两个
中小学英语虽然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许多相同的教学要求,但老师们对中小学英语学科的理解不同,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产生极大的变化,家庭、学校对英语学习重视程度的不同,特别是中小学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采用的方法、态度不同,中小学教师之间平时缺乏交流和沟通,使得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产生了断裂层。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如何使学生由小学英语向初
明人刚落座,郑军一边递上热茶,一边就说:怎么一回来就车碰了?  明人惊讶地问:“咦?你怎么知道的?”  郑军笑说:“还不是你自己给人家报的信。你是不是在新疆待傻了,连这个事还要找警察叔叔。”  明人诧异地望着他,这事不找警察叔叔咋办?郑军笑说:“给钱私了呗。”  明人前两天刚从新疆回来,因在新疆不开车,他的车技略显生疏。这天绵绵细雨,明人确实脑子也在联想什么,小车拐弯时,没有注意到人行道正有一辆电
摘 要:在教學环节中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改;寓教于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一种快乐学习法,即学习源自兴趣。如何让学生知之、好之、乐之,要求语文教师讲究教学的艺术,而“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具体做法如下:  一、精设导
摘要: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堪称中国文学艺术的全才,是一个成功者。为此,对苏轼生命历程中的四位女性,在苏轼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了她们都是苏轼生命中的唯一的结论。  关键词:苏轼;生命;唯一;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9.3 文献标志码:A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7月28日,北宋大文豪苏轼离开了人世。他一生中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200多篇散文和
摘 要: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的开发,可以解决美术与创设想象之间的矛盾。主要从童诗童画教学课程提出的背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确立及成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美术课程;空间时间点  一、背景  1.问题的提出  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有教师教,幼儿才在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仍以认知、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导致美术技能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