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年夏季,我参加南方卫视的节目去旅行。行程当中有一站是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巴车离开市区,开了一上午,才抵达。
整个山脉就那样横在眼前,除了天空,就是山岭。
起初,一大堆人从门口进去,现在大家越走越分散。当时是一个阴天,也不是什么,热门的旅游旺季。女士们在溪涧当中不断自拍,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忙着一个个访问录影。喜欢收集古玩的几个大叔沿路开始捡青皮山核桃。我也捡了几颗山核桃,便继续往前走。
栈道越来越窄,四周越走越寂静。时不时要低头才能避开悬崖峭壁。几道阳光透过雾霭照下来,我猛然停下脚步,站在岩石上,回头去望。
一个人也没有。不知不觉,我已经找到了山中幽深的位置。原本走了很久已經大汗淋漓,但是山内的温度非常低,寒气袭来,也不觉得炎热。
我无法形容当时所见,人类的修辞赞美均已失色。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静到了极致。嶙峋山石,翠绿到要滴出来,白色雾气弥漫,宛如仙境。来时路上仅有的栈道,我已经看不到了。
我想惊叹,却无从惊叹,只是深呼吸一口气,意念也有些恍惚,身体些微摇晃。
我就朝着这样的景色,仿佛被什么力量所牵引着,只想走到山的最深处。
可我犹豫了。
我慢慢地倒退,小心翼翼地踏过大大小小的石头,就像逃跑一般。
回头走了好久,才发现有一块木头牌子写着,前方危险止步,尚未开发。
我心跳的厉害,意识到那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凭借古代技术力量,根本到不了这里,很可能从来没有人踏足过。
我拿出手机,半点信号也没有。往回走了半个多小时,信号才恢复了一两格,渐渐地能看见别的游客了。
下山后,我的情绪莫名其妙有点低落。
小时候听过一些传说,有些人独自进了深山,不再回来。传说里,他们隐居修炼。但我一直觉得,他们只是主动的,悄无声息把自己抹去了。
还有一次,大约是在两年后,我去参加作家团的采风活动。一眼望不到边的湖面上,露着几个零星白点。
一群人乘坐游艇,距离近了,看清楚那是湖中岛。
去的时候是春天,野花烂漫。小岛上什么都没有。大家就转悠了一会,陆续回到了游艇上。
我边走边东张西望,绕到了岛的背面,暖风转为阴凉,视线清晰起来,只看见水天一色。湖水慢悠悠的晃动,像一块巨大的透明柔软的水晶。视野上下,一片澄澈蔚蓝,杳无人烟。
波光流淌,我朝着那水走去,美的不像是人间。
靠近岛屿陆地的那几米浅浅的水域,水被阳光晒到,是热的,很接近体温。直到凉意浸过了小腿,我恍惚惊觉,再继续往前走,水就淹过了膝盖。
我这是怎么了?像被催眠一样。
我拔腿而去,返回到一群同伴当中。还有几个人正在游艇旁边不断摆拍,没有人注意到我两脚湿漉漉的回来。
游艇再度启动,驶离小岛,所有人都在嬉笑热闹聊天。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俯身就能摸到浪花。我忍不住伸手掬了一捧水,一股奇特的温温的凉意。
解说员看见我掬水,这水可以直接喝,这里属于中国最好水质的水源,平时市面卖的天然水,就是这水灌装的。
我喝了一口,的确是清甜的。
水喝下去,心静了,人也清醒了。
那两次的身临其境,我处在摄人心魄的美当中,宛如仙境,却也是冷酷险境。但是,这美有某种强烈的魔力,吸引着我,恍惚要融入其中。就此脱离人群,消失于世间。
我微微害怕起来。
后来我琢磨,也许是山中氧气浓度高,草木越繁盛滋长,越令人陶醉。过于开阔的视野,温和的湖水,也让大脑放松警惕。这解释也说得通,能令我心安理得。
然则,人类的源头是大海。人的意识之海,自有深渊存在。陆地上的山脉,亿万年前,也许正是海底。
每个有限的生命,都有一种扑向深渊的本能。
在那目眩神迷之美出现时,转过头,也是我们的本能。
适用主题:深渊;勇气;绝境;好奇心;探寻;未知之美……
文本解读: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整个山脉就那样横在眼前,除了天空,就是山岭。
起初,一大堆人从门口进去,现在大家越走越分散。当时是一个阴天,也不是什么,热门的旅游旺季。女士们在溪涧当中不断自拍,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忙着一个个访问录影。喜欢收集古玩的几个大叔沿路开始捡青皮山核桃。我也捡了几颗山核桃,便继续往前走。
栈道越来越窄,四周越走越寂静。时不时要低头才能避开悬崖峭壁。几道阳光透过雾霭照下来,我猛然停下脚步,站在岩石上,回头去望。
一个人也没有。不知不觉,我已经找到了山中幽深的位置。原本走了很久已經大汗淋漓,但是山内的温度非常低,寒气袭来,也不觉得炎热。
我无法形容当时所见,人类的修辞赞美均已失色。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静到了极致。嶙峋山石,翠绿到要滴出来,白色雾气弥漫,宛如仙境。来时路上仅有的栈道,我已经看不到了。
我想惊叹,却无从惊叹,只是深呼吸一口气,意念也有些恍惚,身体些微摇晃。
我就朝着这样的景色,仿佛被什么力量所牵引着,只想走到山的最深处。
可我犹豫了。
我慢慢地倒退,小心翼翼地踏过大大小小的石头,就像逃跑一般。
回头走了好久,才发现有一块木头牌子写着,前方危险止步,尚未开发。
我心跳的厉害,意识到那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凭借古代技术力量,根本到不了这里,很可能从来没有人踏足过。
我拿出手机,半点信号也没有。往回走了半个多小时,信号才恢复了一两格,渐渐地能看见别的游客了。
下山后,我的情绪莫名其妙有点低落。
小时候听过一些传说,有些人独自进了深山,不再回来。传说里,他们隐居修炼。但我一直觉得,他们只是主动的,悄无声息把自己抹去了。
还有一次,大约是在两年后,我去参加作家团的采风活动。一眼望不到边的湖面上,露着几个零星白点。
一群人乘坐游艇,距离近了,看清楚那是湖中岛。
去的时候是春天,野花烂漫。小岛上什么都没有。大家就转悠了一会,陆续回到了游艇上。
我边走边东张西望,绕到了岛的背面,暖风转为阴凉,视线清晰起来,只看见水天一色。湖水慢悠悠的晃动,像一块巨大的透明柔软的水晶。视野上下,一片澄澈蔚蓝,杳无人烟。
波光流淌,我朝着那水走去,美的不像是人间。
靠近岛屿陆地的那几米浅浅的水域,水被阳光晒到,是热的,很接近体温。直到凉意浸过了小腿,我恍惚惊觉,再继续往前走,水就淹过了膝盖。
我这是怎么了?像被催眠一样。
我拔腿而去,返回到一群同伴当中。还有几个人正在游艇旁边不断摆拍,没有人注意到我两脚湿漉漉的回来。
游艇再度启动,驶离小岛,所有人都在嬉笑热闹聊天。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俯身就能摸到浪花。我忍不住伸手掬了一捧水,一股奇特的温温的凉意。
解说员看见我掬水,这水可以直接喝,这里属于中国最好水质的水源,平时市面卖的天然水,就是这水灌装的。
我喝了一口,的确是清甜的。
水喝下去,心静了,人也清醒了。
那两次的身临其境,我处在摄人心魄的美当中,宛如仙境,却也是冷酷险境。但是,这美有某种强烈的魔力,吸引着我,恍惚要融入其中。就此脱离人群,消失于世间。
我微微害怕起来。
后来我琢磨,也许是山中氧气浓度高,草木越繁盛滋长,越令人陶醉。过于开阔的视野,温和的湖水,也让大脑放松警惕。这解释也说得通,能令我心安理得。
然则,人类的源头是大海。人的意识之海,自有深渊存在。陆地上的山脉,亿万年前,也许正是海底。
每个有限的生命,都有一种扑向深渊的本能。
在那目眩神迷之美出现时,转过头,也是我们的本能。
适用主题:深渊;勇气;绝境;好奇心;探寻;未知之美……
文本解读: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