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之美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年夏季,我参加南方卫视的节目去旅行。行程当中有一站是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巴车离开市区,开了一上午,才抵达。
  整个山脉就那样横在眼前,除了天空,就是山岭。
  起初,一大堆人从门口进去,现在大家越走越分散。当时是一个阴天,也不是什么,热门的旅游旺季。女士们在溪涧当中不断自拍,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忙着一个个访问录影。喜欢收集古玩的几个大叔沿路开始捡青皮山核桃。我也捡了几颗山核桃,便继续往前走。
  栈道越来越窄,四周越走越寂静。时不时要低头才能避开悬崖峭壁。几道阳光透过雾霭照下来,我猛然停下脚步,站在岩石上,回头去望。
  一个人也没有。不知不觉,我已经找到了山中幽深的位置。原本走了很久已經大汗淋漓,但是山内的温度非常低,寒气袭来,也不觉得炎热。
  我无法形容当时所见,人类的修辞赞美均已失色。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静到了极致。嶙峋山石,翠绿到要滴出来,白色雾气弥漫,宛如仙境。来时路上仅有的栈道,我已经看不到了。
  我想惊叹,却无从惊叹,只是深呼吸一口气,意念也有些恍惚,身体些微摇晃。
  我就朝着这样的景色,仿佛被什么力量所牵引着,只想走到山的最深处。
  可我犹豫了。
  我慢慢地倒退,小心翼翼地踏过大大小小的石头,就像逃跑一般。
  回头走了好久,才发现有一块木头牌子写着,前方危险止步,尚未开发。
  我心跳的厉害,意识到那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凭借古代技术力量,根本到不了这里,很可能从来没有人踏足过。
  我拿出手机,半点信号也没有。往回走了半个多小时,信号才恢复了一两格,渐渐地能看见别的游客了。
  下山后,我的情绪莫名其妙有点低落。
  小时候听过一些传说,有些人独自进了深山,不再回来。传说里,他们隐居修炼。但我一直觉得,他们只是主动的,悄无声息把自己抹去了。
  还有一次,大约是在两年后,我去参加作家团的采风活动。一眼望不到边的湖面上,露着几个零星白点。
  一群人乘坐游艇,距离近了,看清楚那是湖中岛。
  去的时候是春天,野花烂漫。小岛上什么都没有。大家就转悠了一会,陆续回到了游艇上。
  我边走边东张西望,绕到了岛的背面,暖风转为阴凉,视线清晰起来,只看见水天一色。湖水慢悠悠的晃动,像一块巨大的透明柔软的水晶。视野上下,一片澄澈蔚蓝,杳无人烟。
  波光流淌,我朝着那水走去,美的不像是人间。
  靠近岛屿陆地的那几米浅浅的水域,水被阳光晒到,是热的,很接近体温。直到凉意浸过了小腿,我恍惚惊觉,再继续往前走,水就淹过了膝盖。
  我这是怎么了?像被催眠一样。
  我拔腿而去,返回到一群同伴当中。还有几个人正在游艇旁边不断摆拍,没有人注意到我两脚湿漉漉的回来。
  游艇再度启动,驶离小岛,所有人都在嬉笑热闹聊天。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俯身就能摸到浪花。我忍不住伸手掬了一捧水,一股奇特的温温的凉意。
  解说员看见我掬水,这水可以直接喝,这里属于中国最好水质的水源,平时市面卖的天然水,就是这水灌装的。
  我喝了一口,的确是清甜的。
  水喝下去,心静了,人也清醒了。
  那两次的身临其境,我处在摄人心魄的美当中,宛如仙境,却也是冷酷险境。但是,这美有某种强烈的魔力,吸引着我,恍惚要融入其中。就此脱离人群,消失于世间。
  我微微害怕起来。
  后来我琢磨,也许是山中氧气浓度高,草木越繁盛滋长,越令人陶醉。过于开阔的视野,温和的湖水,也让大脑放松警惕。这解释也说得通,能令我心安理得。
  然则,人类的源头是大海。人的意识之海,自有深渊存在。陆地上的山脉,亿万年前,也许正是海底。
  每个有限的生命,都有一种扑向深渊的本能。
  在那目眩神迷之美出现时,转过头,也是我们的本能。
  适用主题:深渊;勇气;绝境;好奇心;探寻;未知之美……
  文本解读: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其他文献
2019年,在WBrC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上,一位穿着红色衬衫、留着帅气短发的90后女生高高举起一把金色手冲咖啡壶——在这个咖啡界的“奥运会”中,中国内地选手首次夺得世界冠军。这个女生名叫杜嘉宁,外号“豆子”。  10年前,杜嘉宁高中毕业。同很多18岁的孩子一样,她对自己的未来选择很迷茫,不想继续念书,想找工作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一次去咖啡店“偶遇”明星未果,她卻被一则咖啡师招聘广告吸引,开始学做一
吴冠中曾说,想出这样一道研究生考题:表现一个村庄,却没有具体的房子;表现一个树林,但没有一株具体的树。有人说,这是提醒不要谨毛失貌,谨慎拘泥于局部而损毁全貌。我却读出别出心裁打破惯常的惊喜和豁朗。  常见画作中的村庄,多半是高墙低垣、黛白相间的错落房屋,一条清溪穿桥而过。可不可以不见房舍也成村庄?自然不难,青山为怀,层层黛瓦之上,缕缕炊烟蒸蒸而起,又有谁人不识那一管管炊烟下把酒围炉构建的安详村庄;
适用主题:坚持;初心;面对挫折……  第一批“90后”满脑门上贴的都是标签:佛系、已秃、朋克养生……一种面对岁月的焦虑感喷薄而出。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焦虑也不只出现在“90后”身上,“40后”作家保罗·奥斯特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穷得叮当响,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准未来的方向。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那帮写作者中,少有像他过得这么失败的。  保罗·奥斯特在类似回忆录的《冬日笔记》中计算
凤凰浴火重生——这是上古时期祖先为后世留下的启迪:不琢、不痛,不成器。痛而不言、炼而不屈。它给了人们坚强,更给了人们成长。  痛了,就直接说出来是出于本能,但痛而不言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正如汪国真所写:将生活的苦酒当成饮品品尝,为了让生命更辉煌。“天才”导演李安,起初一贫如洗甚至要依靠他的妻子在外工作赚钱养家。用他的话说:用精神喂养理想。可他无论怎样 ,都无法做出点成绩来,致使他陷于怪圈无法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19年高考尘埃落定,但研读上年度试题,洞察命题规律及走向,对于下一届的考生来说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故此,笔者对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广大学子备战来年高考有所帮助。  命题特点  1.题材较为广泛。2019年高考8套语文试卷,除了北京卷、浙江卷未考查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其他6套试卷均进行了考查。选材及命题上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选
求小同,存大异  明前茶  日本文化中,哪一点最让中国游客惊讶?我的体验,是他们随处可见的“不對称之美”。  在他们的杂货店里,同一个家庭用的饭碗,不但个头由大到小方便叠放,朴素的烧瓷底釉上掺入的小片金箔,像秋天的金叶子一样飘浮在灰青色天光中,每一片的形态与位置都不一样;一块蓼蓝汁液染就的蓝色方桌巾,四个角上都染印上一株盛开白梅花的老梅树,每棵树的形态都不同,构成完全不同于对称结构的幽微、繁盛、寂
比起那些八卦谣言,我们更应该记得这些  4月11日,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旧讣闻,内容是20世纪中国著名女建筑师、作家林徽因的讣告以及她和丈夫梁思成的故事——这篇“迟到”了63年的讣告本应在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女士去世时发布。之所以这么晚才刊登,纽约时报的解释是:自1851年创刊以来,讣告部分一直以白人男性为主导地位。为弥补曾经忽视那些伟大女性的遗憾,我们推出了这一名为“被遗漏的(Overlook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好立意,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有一次,一位睿智的老师给一群热心的年轻学生讲课。他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出去找一朵小花,让他们耐心地花时间,认真仔细地研究这朵花。他说:“用放大镜,研究花瓣精妙的纹理,注意找出细微的差别,还有颜色和形状,再把花瓣慢慢翻过来,观察它们的对称性。”  回到班里,老师向学生道出了让他们观察花瓣的原因:“记住,要是没
1.站在高跟鞋上,我才能看見真正的世界。使脚不舒服的不是鞋子的高度,而是欲望。  ——《欲望都市》中扮演凯丽的女演员莎拉·杰西卡·帕克  2.欲望无休止,但我们要注意吃相。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导演程耳在评价当下的电影生态时说,“不要让观众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因我们的草率、无知甚至胡闹而感到羞愧”  3.人的本能是追逐从他身边飞走的东西,却逃避追逐他的东西。  ——伏尔泰  4.我们无法停住欲望
时文美文选萃  别让教育被冷冰冰的“天眼”绑架  胡春艳  杭州一所中学做出了一个让“科技改变课堂”的尝试——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引来的关注和热议,大大超越了新技术本身。  听上去这是一项人们并不陌生的人脸识别技术。简单说,就是用摄像头捕捉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動作,大数据分析出学生的考勤和专注度等。这个给学生头上加一双“天眼”的做法,即便在人们愈发依赖用技术来为自己作出“最聪明”决定的今天,依旧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