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直肠癌治疗后局部复发的价值研究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直肠癌治疗后局部复发患者检查期间,MR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步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进行诊疗的78例患者,对照组为直肠癌治疗后未复发患者,观察组为病理结果确诊为直肠癌局部复发患者,每组各39例.两组均行临床检查,具体措施为:进行常规的磁共振成像扫描、MR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比对其最终的效果差异.结果:在临床扫描39例复发患者后发现,常规MRI扫描检测出阳性病例30例,阴性病例9例,阳性检出率为76.92%,MR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检测出阳性病例39例,阳性检出率达到了100.00%,MR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检出率高于常规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为(0.81±0.35)10-3?mm2/s低于对照组的ADC(1.23±0.38)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信号强度值(445.71±202.26)高于对照组的(262.58±12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进行常规MRI诊断可以观察到患者的术区肠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现象,病灶的信号特点是T1稍长、T2长,增强扫描后增强;进行DWI扫描可以观察到信号高或者稍高,ADC图上是呈现低信号的状态.而未复发组患者的瘢痕组织表现出轻度的强化现象.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在病灶组织检出率提高方面,效果确切,对直肠癌治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的意义重大,具有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采用肌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21年4月—6月RF-IgM超过100?RU/mL,CCP抗体滴度超过20?RU/mL,至少有1个以上关节滑膜炎但未确诊为RA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跟踪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RA组(n=36)和非RA组(n=24),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入组时28个关节高频超声评分、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化瓜氨酸多肽(CCP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用于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诊断以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分型准确率以及检查效能.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40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8例.经分析,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5.00%(38/40),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孕中晚期彩超监测子宫动脉、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对诊断高危妊娠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实施孕中晚期彩超监测的孕妇30例展开研究,高危妊娠15例为观察组,正常孕妇15例为对照组,均实施彩超检查,对比两组血流参数、妊娠结局、诊断效能.结果:监测子宫动脉显示观察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脐动脉血流阻抗值(S/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脐动脉显示观察组PI、RI、S/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MRI不同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直肠癌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常规M R I检查(A方法),13例患者同时在直肠内注入耦合剂后予以M R I检查(B方法),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A、B方法在术前TN分期、环周切缘、壁外血管侵犯、癌肿位置等方面的参考价值.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A方法在T分期、N分期、CRM(+)与EMVI(+)方面的诊断准确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取A方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MIR特征,以促进提升诊断精确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PCNSL的患者30例的MRI特征.结果: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单发患者22例,多发患者8例,共检查出病灶45处.单发灶主要位于额叶部位、颞叶部位、小脑蚯蚓部位.多发病灶主要位于双侧脑室周围脑蛋白处,且累及胼胝体、额叶、颞叶与枕叶.病灶形状较为均匀,肿瘤与周边水肿的界限较为清晰.进行对比剂增强扫描后,病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均匀强化.诊断结果显示:27例患者确诊为淋巴瘤,2例患
目的:分析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经腹超声检查胎儿超声检查颈项透明层(NT)增厚(NT值>相应孕周95?th%)胎儿55例,对照染色体核型分析,根据NT厚度分为4组,NT<3.5?mm为第1组,3.5~<4.5?mm为第2组,4.5~<5.5?mm为第3组,NT≥5.5?mm为第4组.统计各组染色体核型和超声结构异常以及胎儿出生后随访情况.结果:NT增厚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15例
目的:分析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与 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301医院海南医
目的:考察3.0T M R 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入院的疑似乳腺肿瘤患者268例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经3.0T MR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0T M R 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的检出情况以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情况.结果:病理诊断证实268例患者中,乳腺肿瘤良性有163例(60.82%),恶性肿瘤有105例(39.18%).3.0T M R I动态增强
目的:研究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在正常和肝硬化患者肝胆期肝肾系统排泄方式的差异及肝胆期相关参数对肝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188例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患者,根据有无肝硬化分为肝脏正常组(63例)和肝硬化组(125例),按Ch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组分为Child-A级(77例)、Child-B/C级(48例).测量所有病例MRI肝胆期肝实质、门静脉、肾实质与同层面竖脊肌信号强度,计算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患者各40例,设为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患者均进行UE与SWE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UE联合SWE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UE、SWE、UE联合SW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指标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