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端午节丛考

来源 :中原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d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内涵丰富.然或因文献记载不足,或因对文献释读不一,诸多问题尚未圆满解决.经研究,“端午”风俗实源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之后,“五月五日”民俗活动逐步取代“夏至节”.端午节在历史上名称颇多,至唐玄宗时始有“端午”之名,既体现了先民对自然气象变化的认知,也融汇了阴阳五行的古典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端午节”适逢气象“阴阳相交”,其名也源于此意.时值天气转暖,疫病虫害流行,先民积累了多种抗御疫病虫害,保障身体健康的方法,并形成风俗.粽叶(包括芦叶、箬叶等)的选择也源于这方面的认知.在历史过程中,端午习俗又融入了祭祀地方“先贤”“英灵”的内容.粽子并非为端午节刻意所创,也不能因“角黍”之名为据说源于北方.用植物叶子包裹食材制作食品的方法,起源很早,也很普遍.粽子所用食材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因而尚难确定粽子始于南方或北方.粽子应是先民生活中已广泛食用的食物,并逐步成为端午节南北共同流行的特色食品.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极端类型的群发性“沉城”现象,往往反映区域水环境的重大变化.17世纪20至80年代,前后不足60年的时间内,苏北地区接连发生了徐州、邳州、泗州三座城池沉入水中的极端事件.究其原因,在于黄河水患的直接影响,而17世纪恰逢小冰期的最寒冷期,加深了黄河的水文灾害程度.当时苏北为黄淮运交汇区,蓄清、刷黄、济运等工程集中于此,水环境复杂,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黄河灾害频发.“沉城”事件发生后,三地均采取了迁移治所的对策,均经历了从临时迁治到最终迁治的过程,表现为回迁重建、异地重建、迁治合署等模式.徐州城是3年后回迁重建
针对大功率发动机某个缸盖螺栓需要单独设计匹配问题,采用单独的螺栓仿真模型对比计算来优化结构,得到刚度一致的单配螺栓,将其装配到缸盖螺栓总成中并进行计算分析,最终进行了螺栓伸长量的测量与试验验证.结果 表明,通过单独螺栓模型的对比优化计算可以得到刚度一致的单配螺栓;螺栓总成分析中单配螺栓的伸长量与单独螺栓模型分析结果相差1.1%,单配螺栓与原始螺栓伸长量差异在0.5%以内;在预紧力和燃烧暴压工作下,单配螺栓与原始螺栓伸长量增加值差异在3.0%以内,应力增加值差异更小,在1.0%以内.该研究可以为单配螺栓的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