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老妈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妈这一生,风也过、雨也捱,不叫苦、不喊累。她说,活到退休,才是真正生活的开始。
  
  老妈今年七十有五,给我当了四十三年的偶像,到现在还在当,而且更加光芒万丈。
  老妈刚生下来就裹着破尿片喝米汤。她人瘦筋骨壮,小小年纪上树爬墙,摘榆钱、捋槐花,拎个小筐奔河滩,抽锥锥、挖茅茅根、捡干树枝回家烧火做饭。再大些她就在生产队里背套拉车,挣个“十分”的满工分,年底领回一个大红皮笔记本。她跟我爹结婚后,生了二女二男。我爹老实,她一过门就掌权,事事走到人前,所以落得一个外号叫“前进家”。
  
  “这么点小伤,怕什么?”
  
  老妈就这样勤快,能站着不坐着,能坐着不躺着,实在感冒发烧动不了,躺在床上还纳鞋底,用牙咬着针往外拔线。
  她不歇,也不让我们歇,我弟兄四个都是小小年纪就上锅做饭。大弟烧火,大姐和棒子面,我蹲在锅台上贴饼子,小弟又粗又短的小手指,负责一根一根捋野蒜——盐醋凉拌,就着锅贴饼子,就是一餐像样的晚饭。
  一天,我们做好饭菜后,妈却左等也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我们好不容易等她回来了,她却被一群人簇拥着。
  她捂着左手,手上的血滴滴答答一路染红了地面。原来两个邻居因为小孩拔了一颗南瓜秧而轮起铁锨开战,她是妇女队长,冲上去刚要劝,锨刃一下子就落了下来,她“唉呀”一声……
  我们几个快吓瘫了,我爹也手足无措,只有她镇定如常:“老大,撕一大块棉花来;老二,拿火柴;老三,把小四带开,别把他吓坏了;老头子你别发愣,快烧点灰给我按上。”那时人们舍不得去医院,有了外伤都是烧点灰往伤口上一按。
  有人说:“前进家,你的伤口忒大,别在家治了,去医院。”
  她说:“不!这么点小伤,怕什么?”
  过后,她跟我们讲,砍伤她的那个邻居,老婆有病,孩子们又小,再拿二三十块钱的医药费,还不把他家弄个倾家荡产?所以,直到现在,老妈的左手上还留着一指宽的一道疤。乡亲们一提我妈就竖大拇指:“人家老李家的,是条汉子!”这是我们那一带对女人的最高褒奖。一个人只有仗义能干、心胸宽广,才能颁发“是条汉子”的光辉勋章。
  
  “有病就治嘛,哭啥子!”
  
  再后来,儿大女大,我们全都成了家。我爹和我妈总算可以享点清福了。我妈虽然进化成一个城市老太太,穿时髦的纱凉裤褂,可是仍旧手脚不闲。
  家家有娃娃,小孩子们夏单冬棉,都由她大裁大剪。我家楼下有一片空地,她也给弄成小菜园,绿葱香蒜,白菜花开似牡丹。
  可是,我们能有多少活让她干呢?当劳动成为蛋糕上的一粒樱桃,纯粹沦为那一点点缀,她的身体比心理还不适应。两年前老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不得已开刀住院。我们在手术室外守着,屏气息声。
  我爹坐在长椅上,紧贴墙面,默默抽烟,烟笼雾罩着一张苍老的脸。这么多年,他一直像我妈身后一张薄薄的影子,不显山,不露水。可是,影子不是纸人,他有感情。过了很久,我妈被推出了手术室。
  我爹扔下烟,迅速起身一站,这一站差点要了他的命,我们眼看着他晃悠两下便倒了下去,小侄子一声惊叫:“爷爷!”
  真是乱作一团啊。老妈还没醒,我爹又突发脑溢血!
  我妈清醒过来时,清点人数,发现众人都在,独缺我爹,马上追问:“老头子呢?”
  小弟没开口先湿了眼睛,吓她一跳。我妈顾不得肚皮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就要起身:“你爹是不是死了?”
  我们纷纷把她往下按,说:“没有没有,就是脑溢血,住了院。”
  她出了一口长气:“唉——我当什么大事,有病就治嘛,都挺大的人,哭啥子!”
  可是,人强强不过命,毕竟是一对七十出头的老人,我爹的身体算是垮掉了,老妈走路也直打晃。她一次下楼没扶紧栏杆,一个前栽便摔了一跤。
  老爹给我们打电话:“快回来,你娘,你娘……”没说完话,电话摔到地上了。
  到儿女们赶回家,我爹突发心脏病,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娘坐在地上,泪珠混合着汗珠,把地板打湿一大片。
  从此,老头子再也不能骑着小三轮,载着她东走走、西串串;她再也不能在家里化白面糊,擦南瓜丝,给他烙南瓜饼。老夫妻一辈子双宿双栖,到如今只剩下老妈孤零零躺在病床上。
  
  “我这个丑娘,
  给你们丢人了。”
  
  整整半年,老妈腿上打着石膏,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茶饭无滋味,易醒难睡眠,我们眼看着她吃饭比耗子少,睡觉比虫子少,越来越瘦,瘦到可怜,明知道夫妻恩深,一朝失伴,就算她不说,心里也有排山倒海的留恋与怀念。可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有一天,大弟抱老妈上轮椅,推她出门。老妈的牙掉光了,头发就剩一层稀毛,面黄肌瘦。
  有人迎面走来,猛一抬头,吓了一跳,“喔”一声迅速躲开。
  老妈歉意地对我大弟笑:“你看,我这个丑娘,给你们丢人了。”
  从那天起,她悄悄有了转变,能吃半碗吃一碗,没事扶着墙活动活动,再也不呆呆地躺在床上。有一天,我居然看见她重新戴起老花镜做针线!
  我惊叹一声:我的亲娘啊,这场大难,你又挺过来了!
  后来,老妈的举动越发叫我惊讶。有几天我一直觉得她有点异常,几乎每天下班回家,都能看见她捏着一张报纸,默默地给它相面。
  她自幼失学,只在结婚后上过几天扫盲班,充其量也就认得个“天、地、人”,拿报纸干什么?
  我的小姑娘刚上小学,淘气得厉害,说什么也不肯认字。
  我说:“你来教姥姥认字,当她的小老师,好不好?”孩子歪着头正想趁机提条件,比如买棒棒糖之类的,她姥姥性急地回答:“成!”
  我是说着玩的,孩子也是教着玩的,老妈可是认真学的,一个人的课本两个人用,她真的开始一笔一画学生字,一个一个认拼音。她不会的问“老师”,“老师”也不会,就来问我这个“教授”,我带了一老一小两个研究生。
  虽然我从来没有以“教授”自居,女儿可真拿自己当“老师”来看。
  老太太喊她“小美”,她就不高兴:“姥姥,老师说了,要尊敬师长,你以后不要叫我名字了,叫老师!”
  我妈真听话,姑娘要上学,她就在后边喊:“老师再见!”孩子一回家,她还接着喊:“老师好。”全家都笑,老太太也笑,她一笑,我的心花就开了。
  
  “嫌我老了?
  八十岁学习也不晚!”
  
  老妈学了半年生字,居然也能连猜带蒙念一半报纸了。这时候邻居赵伯伯来串门,他在我们本地的老年大学学书法,性情豪爽,颇多名言,其中一句是:“你们一定要好好活着,活到退休,才是真正生活的开始。”
  他说的话很有道理,只有退了休,才能真正为自己活。就如他自己,天天磨墨蘸笔,研习书法,越学越有精神。有一次他应邀给我们单位演讲,对天天无所事事、打麻将、摸纸牌的老头老太们痛心疾首:“看他们一天天虚度光阴,我真替他们悲哀!”人们频频点头,哗哗鼓掌。
  赵伯伯跟我妈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一边吹嘘他书法成就惊人,一边还逗老太太:“老嫂子,你字也认不少了,也去上上大学吧!”老妈爽快地答应:“好啊!”
  我吓一跳:“妈,您都七十五了,还上什么学呀?”她不高兴了:“你是不是嫌我老了?八十岁学习也不晚!”于是,我不敢言语了。
  风儿轻,花儿柔,我送老妈去上学。别人的头发还花白呢,她的头发全白了;别人的眼还亮呢,她的眼睛因为做过白内障手术,已经看不清东西了。看着她在一群老师学生的簇拥下,一步步迈进教室的门,转过头来看我一眼,挥挥手,让我走。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你看我妈这一生,风也过、雨也捱,不叫苦、不喊累,我却天天对着镜子数皱纹,哀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妈这匹布眼看就要织到头了,居然还生命不息,抛梭不止。妈,您是我的偶像,我是您的“粉丝”!
  (编辑/李贤平)
其他文献
蓝怀恩 亚洲第一个从事男性文化问题研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乐活家族”创构者,被媒体称为“一个比男人还要了解男人的女人”。主要作品《男人快变成淘汰郎了?》《我爱上海牌男人》等。    问女人:你为什么要结婚?有各种答案:我需要安全感;我爸妈要我嫁人;哪个女人不结婚;亲友、街坊老探头探脑的;怕生不出孩子;我爱他;他很爱我……似乎最后两个比较接近跟男人的情感关系,但到底是什么样的“爱”?奠基在什么基础上
他是一个腼腆木讷的男人,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谁也没有想到,这么一个木讷男人会有如此疯狂的举动:他来到乡广播站,找到广播站的负责人,恳求广播员给他几分钟的时间,说他想说几句话。然后,他告诉广播站的工作人员说,他是一名澡堂搓澡工,非常非常爱一个人,他有几句重要的话要对心爱的人说。他说话结巴,急切的表情让人不忍心拒绝。得到工作人员的许可,他用一双颤抖的手拿起话筒,说:“今天,我要请全乡的人为我作证,我是
苏 芩 著名情感问题专家,全国多家电(视)台、平面媒体情感专家顾问,著有《七天女学馆》《爱情医生》等作品。    艾佳:  因为工作需要,我和丈夫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对一个已婚单身女人来说,这样的日子的确不好打发。白天工作忙碌还好,到了晚上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中,我备感悲伤和寂寞。  这时候,单位的一位男同事开始频频与我接触,下班后他会来我家聊天,每晚23时前他会准时离开。不久以后,这种平静就被打破
贵刊“热点聚焦”栏目刊出重点文章《父母心痛:你家有没有“室内少年”》(2007年11期),非常贴近现代家庭的现状,敏锐地“挖”出了许多家长的心病。作为一个初二孩子的家长,我深有感触,自己也曾为孩子沉迷网络、足不出户困扰不已。但经过我和丈夫的协力“驱赶”,儿子现在终于不再“窝”在家里,成为我俩的“眼中钉”了。为此,我们心中窃喜。现在,我把我解救“室内”儿子的心得整理出来,和家长们共享,希望我们的孩子
继博客后,“微博”又开始流行起来。喜欢的NBA球星、关注的娱乐新闻、世界上的大小事件都可通过全球各地的“微博”,以快速和简要的方式让人们了解到。虽然我们只是平民百姓,但“微博”正在成为普通人之间时尚的交流方式之一。让亲友知道自己的动态和随时随地的心情,我的“微博”我做主——    超具现场感的  “狗仔精神”  博主/沈磊磊(22岁,秘书)    不得不说,“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实在太强大了!  
有资料记载,英国家庭主妇艾维登报拍卖丈夫艾斯利·布朗的一批遗产。经过一番激烈竞争,最终以5000英镑(约合47223.73元人民币)成交。这批遗产原来是一批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报刊剪辑。布朗在17岁时开始收集报刊资料,直到他去世,前后达50年。这批资料约有50万条,附有编制详尽的索引。这批奇特财富的新主人是作家布诺昂,他很快就收到了几名作家的来信,希望能从这些资料中搜集到创作素材。还有一些人主动把
“我是来自大城市铁岭莲花赤水沟子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把我爹拍在沙滩上”、“我感谢你八辈祖宗”……在今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钱》中,东北“二人转”演员毛毛饰演的“丫蛋儿”娇憨可爱,虽然台词不多,戏份也相对少一些,但她的台词句句经典,其流行度甚至超过了小沈阳的台词。  毛毛从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到一夜间火遍了大江南北的超级明星,一个年轻的男孩始终默默关注着这令人激动的过程,他就是毛毛的丈夫王金龙。王
新年临近,人增喜色,爱美的女性,不妨用红色彩妆来展现高端的美丽,诠释喜庆的季节。当女性的眼角、眉梢、双唇、脸颊、指尖、华服都与迷人的红色“纠缠不清”时,相信那迷惑就写在脸上,那喜洋洋的幸福正被无边的时尚性感所演绎!    人面桃花,香腮秀红妆    女性在喜庆的日子里描绘红色彩妆,首先要注意面部整体色彩的平衡度、对比度及别人视觉的注意焦点。腮红常常就是红色彩妆的焦点所在,所以掌握这个焦点的化法非常
看一个人的家就知道他眼中的世界,装修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一种品位,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爱的表达。  ——王小骞    在主持中央电视台二套著名装修节目《交换空间》之前,主持人王小骞就是一个爱折腾家的“装修达人”,哪怕是租来的30平方米的“蜗居”,也会经常让它换换模样。走进《交换空间》后,王小骞不仅有了最佳“用武之地”,还在家里“大展宏图”,折腾出一个又一个“新家”。2010年5月,在王小骞的新书《骞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首次提到了“性友谊”一词。小说里托马斯和萨宾娜之间的那种感情,就叫“性友谊”。在如今的都市中,男女之间也流传着这样一种所谓的情感——“性友谊”。它就是给友谊加上性,既满足身体需要,又不牵扯感情。可是,这种看似浪漫潇洒的关系也是一种比暧昧更危险的关系。近日,“海归”美女艾娟向我倾诉了她在上海工作时和3个男人发生的“性友谊”故事。回首那段荒唐的岁月,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