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屈子祠中贪官题刻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y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并非“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均要留存和记录”,历史乃是整理、扬弃之后的叙述,是一个扬清排浊以达共识的过程。然而,当年仆倒、今又复立的胡长清碑该怎么处理呢
  
  两年之内两到湖南汨罗,两次拜诣汨罗江边名胜屈子祠——这里是伟大诗人屈原投江之处。来到这里,心里充满了对《离骚》作者的景仰,没想到两次都看到一个大贪官题刻,心境为之一变。说来也怪,大贪官胡长清在屈子碑林中的题刻一度撬下,两年后居然重新上墙恢复原位!
  两年前,我第一次走进屈子祠恰是傍晚,斜阳夕照,游人散去,讲解员引导我一人从存放龙舟的侧堂经过。光线暗去,我一不留神,被脚边倒卧的石碑绊了一下,差一点儿跌倒。定睛一看,黑色的碑面有行书,字迹大抵可观。细看之下,居然是胡长清写的题刻。
  胡长清何许人也?系建国以来江西省头号大贪官。此人当过副省长,位高权重,贪婪无度,到江西几年即东窗事发,查明受贿544.25万元,另有161.77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同时有行贿行为亦构成犯罪,乃于2000年被处以极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此人能作书法,在洪城任上挥毫舞墨,润笔钱亦得了不少。胡长清在屈子碑林中大幅题刻的,居然是屈原《离骚》中最有名的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对伟大诗人屈原、对神圣的屈子祠,实在是莫大的讽刺。若是楚三闾大夫汨罗江中有灵,闻知此讯,一定会七窍生烟,气得跳上岸来,斥责无耻之徒。
  胡长清被正法之后,南昌及周围各地,纷纷将此人题写的招牌拿下,题刻铲除,按说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年屈子祠中的管理人员也是这样想的,他们深感屈子蒙羞,汨罗无光,即将胡长清所书石碑扛出碑林,又觉得碑刻的石料不错,一时不知如何处置,就先搁在存放龙舟的库房里,结果使我险遭暗算。
  宇宙缤纷,人世浩淼,贪官做秀,沽名钓誉,今人不可不察。胡长清当年小人得志,深谙官场之道,花上纳税人的银子,将升迁路上几个要紧的人物烫平拍倒,居然一路顺风,爬上副省长高位。他倒是能写几个毛笔字,但他在屈子碑林中的题碑,怕是要交一笔买石刻字费的。即使他以自己的名义拿出钱来,想来也包含民脂民膏,断断不会自己“出血”。我问当地人士此中细节,亦涩于言辞,必有难言之隐。难在哪里?隐在何处?恐怕最触及关节之处,还在于我们的社会尚未建立起依托严密程序的监察机制,结果给大大小小的胡长清以蝇营狗苟之机。否则,胡长清们就难有容身之地,沽名钓誉之举亦难施展。如此则天下石头幸甚,可免受此等宵小之徒玷污了。当时我指点仆倒在地上的贪官石刻,曾为它的去处出了个主意,说可将石头交给当地农民,把它翻将过来,铺路修桥垒猪圈,以尽为石之道。我说过之后也就离去了。
  万万没有想到,两年后重来屈子祠,居然看到仆倒在地的贪官胡长清题刻又竖了起来,还归复原位。追问之下,竟然是2008年7月间的事情。我深为屈子抱屈,认为这是社会公德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应该辨析一番。
  或许有人认为,只要当年写了题刻,即是记录了一段历史,也能曲折地“折射”世态万象。这也许是最为冠冕堂皇的理由,却是对历史的严重曲解。历史并非“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均要留存和记录”,历史乃是整理、扬弃之后的叙述,是一个扬清排浊以达共识的过程,胡长清之流必在排除之列。历史的记录还要遵守社会公德的底线,因此秦桧的铁像只能永远跪倒在岳飞殿堂的台阶下,人类的公德指向不允许它立起来。胡长清者,大抵是历代奸妄的徒子徒孙,他的题刻不能并列于先贤和今日闻达者之间,即使事前掏过什么“赞助费”之类的钱财,也是不能被许可的。
  当年仆倒、今又复立的胡碑该怎么处理呢?让它继续留在屈子碑林的墙壁间,肯定是对人间正义和美好追求的亵渎,应该把它再一次撬下来,或是垫路铺桥,或是另找一角落先立着,旁边再立一说明牌,上书“贪官胡长清欺世盗名之作”,以警示今人,倒也未尝不可。(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其他文献
资料和方法
当普通人成为历史的主体之后,生命便拥有了在创造中追求新高度的空间和能力。这种对生命的觉悟在全民追求发展的浪潮中,化成了推进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力量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快速的发展打破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也创造了让世人惊讶的奇迹。站在喧嚣的嘈杂声之外,过滤出这个时代的种种牺牲之后,我们恍然发现,奇迹的背后原来有无数人的奉献作为铺垫,有民族精神的高扬作为动力,有对生命高度的希冀和追求
虽然群众不一定能选出最佳的领导干部,但如果真正发扬了民主,群众选出的人,一般来说都有两大优点:一是公道正派,二是能力突出    在笔者接触的中国高级领导干部当中,有许多人正气凛然、能力很强、威望很高;但同时也有那么一些人,虽然没有贪污腐败,也没有违法犯罪,却不能让人产生敬意。何以如此?原因不在于他们的智商,他们的智商往往是不低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和其乌纱帽有关的种种问题,他们是高度敏锐和富于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