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不同追肥处理对马铃薯商品薯率及微量元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s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高效生产栽培马铃薯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滴灌不同追肥处理,即T1(CK,0 kg/hm~2)、T2(600 kg/hm~2)、T3(750 kg/hm~2)、T4(900 kg/hm~2)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及马铃薯生育期微量元素积累与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马铃薯后期追肥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与T1处理相比,T2、T3、T4处理产量分别增加了9.24%、27.18%、16.60%;商品薯率分别增加了14.73%、23.52%、18.44%,各处理差异性显著。试验中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底肥为2250 kg/hm~2,追肥为750 kg/hm~2,产量达38835 kg/hm~2。(2)马铃薯后期追肥显著提高了微量元素积累量。与T1处理相比,T2、T3、T4处理全生育期平均铁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2.74%、46.39%、35.81%;锰分别提高了16.40%、29.89%、25.70%;铜分别提高了14.41%、40.81%、26.41%;锌分别提高了12.84%、25.92%、19.34%。(3)追肥有效提高了马铃薯对铁、锰、铜、锌的吸收速率。与T1处理相比,T2、T3、T4全生育期平均铁吸收速率分别提高了22.97%、45.95%、32.43%;锰分别提高了17.08%、29.89%、25.70%;铜分别提高了12.92%、39.53%、20.16%;锌分别提高了9.49%、26.65%、17.00%。(4)不同微量元素达到最大吸收速率时的马铃薯生育阶段有所差异。其中,铁铜锌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在块茎膨大期,而锰出现在块茎形成期。因此,马铃薯微量元素最佳补充时期宜在块茎形成期至块茎膨大期。
其他文献
并购趋势指数选取上市公司并购交易规模指标和活跃程度指标,统计整理一定时期内的信息数据,经过技术处理后,计算综合指数,以月为单位制作发布,反映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趋势概况。
一个大学生说:“正是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推动微贷款业务,选择包头市商业银行作为合作试点,才给了我这样的融资机会”.
词本事的流传,不仅带动词的传播,还影响对词的接受。苏轼《洞仙歌》的传播和接受,与其词本事的流变紧密相联。对苏轼《洞仙歌》的系统梳理和宏观考察,可以将该词的流传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