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文书中纠纷解决的价值取向研究

来源 :思想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x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至民初的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居民主要遵循“情”“理”“信”三种观念作为其纠纷解决的价值取向。在处理纠纷时,首先讲求“以情育人”,充分尊重纠纷双方的人格尊严,并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关照,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其次讲求“以理服人”,通过订立文书契约,公正分配争议标的,并对侵权行为予以及时纠正,体现对正义的维护;最后讲求“以信取人”,通过对信守诺言行为的保护,以及对违反信用行为的惩罚,体现对诚信的追求。深藏在我国法律传统中的诸如“人性”“正义”“诚信”等这样一些与现代法治精神相符的价值观念,不仅需要我们从本土
其他文献
传统法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和私人意义上的隐私权,忽视或者否认公共空间存在隐私关系。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不存在绝对边界,二者也不必然二元对立。随着司法经验的积累,现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重要制度成果,是做好新时代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基
2020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继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近日又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
喀什老城的改造工程启动至今已有12年。12年中,喀什老城的变化不是从“旧屋”到“新屋”的机械式运动,除了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功能性扩展,老城改造工程还将文化资源进行了创造
中国高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是由多元主体围绕共同育人目标构成的德育共同体。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主体间存在协同的现实壁垒,受制于顶层设计层面整体性构思不足、
企业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企文化融合,提升校企文化育人水平,既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学校办学
后备干部培养是确保农村治理稳定性的人才保障,也是观察基层治理的重要窗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经历了从“镶嵌于生产体系”到“党组织培养体系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