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社会法学派

来源 :政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fdfdfgdf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社会法学派起源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德国,盛于二十世纪西方各国。该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尔利希(1862—1922)在美国系统地阐述这一学派观点的是霍姆斯(1841—1935)、庞德(1870—1964)。社会法学派强调研究“现实的法学”,研究法律现实的各个方面,反对实证主义法学派仅仅对法律进行形式逻辑上的研究,但他们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是从反科学的立场出发的。他们对于法律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论述,着重宣扬了法的社会性,否定了法律的阶级性。
其他文献
“创新已经看到新的生命……”认为自己和创新都已踏入2.0时代的沈望傅,带着10亿美金打造的籽亿蓝图来到了中国。所有看到这个蓝图的人,第一反应无一例外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要素来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文着重介绍以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