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2009年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情自然免疫血清抗体调查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k2293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0年2月初报告估计,全球共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1.75亿剂次.截至2010年3月9日24时,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完成批签发732批次13 786.1万人份流感疫苗.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签收疫苗10 485万人份,累计完成接种8217万人[1].在注射疫苗前,接种人群的背景调查至关重要[2],需尽可能排除疫苗带来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一些对疫苗接种有禁忌和顾虑的人群.在这类未接种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人群更是不需接种的对象.进行自然免疫血清抗体的摸底调查,排除自然免疫人群的接种,能避免重复免疫,节约社会资源;同时为开展疫苗接种前的抗体水平检测的必要性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痰抗酸杆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的患者患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的痰抗酸杆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的NTM肺病患者163例(NTM肺病组),对同期入院的痰抗酸杆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32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x2检验对两组的研究因素进行比较,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NTM肺病
【摘 要】习作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性运用。一直以来,教作文,写作文,成为了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多年教学实践为例,从作文最关键的要素——素材入手,探寻作文的兴趣点,引领学生乐于习作。   【关键词】作文素材;开展活动;体验生活;拟题抽签;个性创新   一、无中生有 创造素材   语文课文的编排是有八个单元,八个园地,八篇习作,差不多两个星期一次课内作文练习。对于有
AIDS是因HIV感染而导致的以全身免疫系统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至2009年底,全球约有4000万HIV携带者,全球AIDS治疗总人数至少达470万.据中国卫生部统计,中国自1985年出现第一例AIDS患者以来,截至2009年10月底,估计中国目前存活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约74万人。
期刊
例1女,18岁,学生.因发热4 d、呕吐腹泻1 d于2009年6月30日入院.体温最高39℃,无寒战,伴头晕、乏力、轻度咳嗽,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
期刊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 (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及外源性IFN对APOBEC3G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2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病例组、14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用TaqMan适时定量PCR方法检测PBMC中APOBEC3G mRNA的表达水平(为相对表达水平,即与管家基因18s rRNA表达水平的比值)
戊型肝炎流行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孕妇易感性高,且易发展为重症肝炎,孕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增高.随着社会经济及卫生水平的提高,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少见,主要以散发为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7例妊娠期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妊娠结局,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SMART-COP评分预测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 对资料齐全的5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MEWS、SMART-COP评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MEWS和SMART-COP AU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MEWS和SMART-COP评分预测患者机械通气的A
目的 探讨HBV感染后不同疾病阶段(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携带状态)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 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的HBV感染者105例,HBV感染后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携带状态患者各35例,另选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水平与恩替卡韦长期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根据治疗前HBeAg水平,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A组19例,HBeAg≥1000 s/co;B组20例,HBeAg为100~999 s/co;C组20例,HBeAg< 100 s/co.回顾性分析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前HBeAg水平、治疗24周后HBeAg变化及其与144周疗效的关系.应用x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拉米夫定(LAM)能有效抑制HBV复制,但长期应用会引起HBV反转录酶(RT)区发生变异,导致对LAM耐药.在LAM的治疗过程中,其耐药发生率以每年14%~32%的速度递增[1].我们对曾应用过LAM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 RT区进行测序,分析LAM治疗后HBVRT区的变异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