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力量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来,中国这艘巨轮,正以令世界震撼的速度全力加速前进,教育无疑是强力引擎之一。如果说,十年来,中国这棵大树,正以不断增长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教育无疑是最深的根。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推动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断道出了教育对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
  十六大以来,中国发展,气吞万里;教育发展,壮怀激烈。中国大发展造就教育大发展,教育大发展推动中国大发展。和谐之美,正是盛世之景。
  普及义务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手握铅笔头、蓬乱的头发下面是一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象瞬间。上个世纪末,安徽女孩苏明娟曾以“我要读书”的形象唤起了无数人的爱心,也激起了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办好义务教育的决心。
  今天,无论家境如何,不管身处何地,像苏明娟那样的适龄孩子都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做了3件大事:一是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二是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真正免费义务教育,1亿多适龄儿童少年上学不花钱成为现实。三是建立健全国家助学制度,保证学生不会因经济原因而中断学业。”温家宝总理的话言犹在耳,掷地有声。
  今天,中国可以对世界大声宣告:“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宏伟目标已经实现。
  回望,方能铭记。普及义务教育,对我国来说极其不易。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但是,当时在西部地区,实现“两基”的任务依然艰巨。
  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启动。2004年到2008年,我国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温暖的故事,从春天开始。2006年春季,西部贫困学生成为“两免一补”的受益者。2008年,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和谐好社会。”一首民谣表达了百姓的心声。
  2008年至2011年,西部42个边远贫困县实现“两基”目标。这一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不妨这样说,十六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迈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的新阶段。十年,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达成一个历史性目标——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
  全面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意味着什么?“将大大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明说。
  可以印证的数据是,我国初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从1982年的24.87%,提高到2010年的61.75%,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到5年,提高到2010年的9.5年。世界银行研究认为,劳动力受教育平均年限每增长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可增加9%。
  “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评价!
  中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完美转身。义务教育的普及,功不可没。
  提速职教发展助力经济腾飞
  经济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是教育。
  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超过9%。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用教育“武装”后的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才造就了如此惊人的速度,这是中国得以腾飞的翅膀。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沿海和南方地区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而据国家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劳动力总量远超企业用工需求。“这是供求关系上的结构性矛盾,根本问题则是劳动者的素质不能适应岗位需求。”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马树超如此分析。
  时不我待!从经济与人才的关系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贡献最直接、服务最贴近。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新世纪以来,国务院于2002年、2005年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今天,一个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十年大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十年大发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毕业生近1300万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培训网络覆盖城乡、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十年间,职业教育发展亮点频出,仅仅简单梳理几项成绩,都让人心潮澎湃——
  论招生,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已发展到13093所,年招生规模813.87万人,在校生2205.3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到1280所,招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一半,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论培训,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培训等“四大工程”,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论基础能力,从2003年到2009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亿元,重点支持了2300多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680多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   论改革,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培养模式上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积极推广“订单式”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统计显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职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4%。
  过去十年,职业教育与国家产业升级同频共振,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实践证明,对接现代产业建设、产教结合,将会使职业教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目前,在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已形成教育与产业定期对话协商机制。2011年,产教对话活动覆盖了1500多家企业、1600多所学校、80多个研究机构。在全国,面向汽车业、钢铁业、纺织业等十大产业以及区域特色产业的职教集团已达500多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1万多家企业、近600个科研机构和30%以上的中职校、80%以上的高职校。
  高校为经济社会提供创新驱动
  当今世界,全球进入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丰富的人才资源、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氛围等特点,奠定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新世纪以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处处可见高校活跃的身影——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技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同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促进产学研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十年间,高校的科技工作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在2011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年度授奖总数的比例为63.9%,高校获技术发明奖的比重为70.7%,获科技进步奖的比重为74.3%。十年间,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所占比重大幅提升,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提高了14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已成为我国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高校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占半数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点重大项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40个,占全国总数的64%;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有102个,占总数的31.7%。
  高校还努力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独特作用。“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高校创新要素与企业创新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叶以荪如是说。
  中国高速铁路在过去十年间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国内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7431公里,并且不断刷新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最高速。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走的正是一条在产学研用合作基础上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之路。北方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与骨干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建立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体系。
  回望过去,高校已成為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天,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态势,科技创新显得更为重要。今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2011计划”,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行业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高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必须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说。
  科技和人文,如同鸟之双翼,共同支撑人类文明飞翔。与科技成就不相上下,近十年来,高校哲学社科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挥了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占全国社科力量的2/3以上,“十一五”期间,高校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6万多份。事实胜于雄辩,高校无愧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
  今天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更完善。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八大门类、28个一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建成了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立足学术前沿的基础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新兴交叉学科,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今天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推出了一批高水平论著,整理了一批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了一批国外学术精品。“十一五”期间,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共出版著作约15万部,比“十五”期间增长近30%;发表论文约150万篇,增长近50%。
  今天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从注重学科基础研究向基础应用并重、为决策服务的方向转型,一大批研究现实问题的成果直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许多研究在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在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了咨政服务功能。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在教育规划纲要的引领下,教育事业必将再创辉煌,一定能为民族复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王斌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陕西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康市名师。现任安康市第一小学校长,兼任安康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小学校长联谊会会长、安康市政府兼职督学、青少年集邮协会理事、陕西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培项目”小学语文学科首席专家、安康学院外聘教授。先后荣获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十五”立项课题研究优秀个人、科
韩剧《on air》的第一集就是星光璀璨的颁奖礼,其中一项奖,主办方为了顺得哥来不失嫂意,就准备颁发两个奖杯。其中一个领奖人大牌一些,得知自己要和别人共享,立马甩睑不干。舞台上,当颁奖嘉宾满脸堆笑把奖杯送到她面前,面对现场直播的镜头,她母仪天下般岿然不动,“其实我今天知道自己拿大奖,但负责任说是共同授奖……我还以为是我一个人拿呢,好像说我现在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不管怎么说,奖要像个奖,分享会有损它
当方便面里的酱料包从液态变成了固态,宅男们知道,冬天已经“硬邦邦”地来了。如果宅男们有足够多的钱可以养活自己,真的连班都不想上了,有了淘宝,衣食住行样样都能照顾到,真不知道商场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就像好多实体书店正在逐步消失,书店老板无奈地说,我们不想成为卓越亚马逊的展台啊。照此逻辑推理下去,我也极其为那些正在扩建的影院老板和电视机厂的厂长而焦虑,有了视频网站和3D眼镜,你们再忙活也是竹篮打水一场
【摘要】以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学习工具及应用》网络课程为研究环境,对天津156位远程学习者进行调查,通过形成性考核设计和考核效果分析,从考核方式的适用性、学习时间的管理、学习深度的引领、考核完成的质量、网络交互的成效等五个方面,进行形成性考核引领作用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如果形成性考核设计得当,对于激发、调节和保持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网络教学交互成效具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形成性考核;网络
少典——黄帝 世系考  (一世)少 典,传说为盘古氏七十世、伏羲氏九世,有熊氏之子。姓公孙,少典国君。娶有蟜氏女安登,曰任姒为妃,身孕游华阳之常羊,九龙山有神龙首,感神首飞龙之祥,有圣德而生两子,长石年(炎帝)、次勖其,石年长育于姜(一曰羌)水之上,遂以姜为姓。初都城于陈(即今开封陈州),复君于曲阜(今山曲阜),在位140年而崩,葬于长沙乡茶。生子二十五人,生勖其于轩辕之丘,继少典之嗣,故以公孙为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任职以来,多次在各级各类教育期刊中发表文章,先后多次被评为北镇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教育工作者、锦州市优秀教师、锦州市基础教育建设年先进个人。  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始建于1953年,现有52个教学班,学1953年,现有52个教学班,学2780人,教职工253人。2012年2780人,教职工253人。2012年来,学校从实际出发,确定
婆媳关系自古以为就很复杂,是历来家庭关系中值得探讨的一环,毫无疑问地,这也是众多婚恋戏里的热门题材,随着近2年《媳妇的美好时代》和韩剧《媳妇的全盛时代》的热播,使得荧屏上的“婆媳剧”随之大热了起来。    在以往电视剧中,“婆媳矛盾”往往显得有些极端,媳妇和婆婆大都针锋相对,从《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到《金婚》中我们看到“苦媳妇”和“恶婆婆”的形象似乎成为荧屏上的标准模式,但这一次《欢喜婆婆俏媳
从《金枝欲孽》到《宫心计》,从《宫》到《步步惊心》,这种将“三个女人一台戏”无限扩大化的影视剧作品,不但没有走向下坡路,反而在近几年呈现出如火如荼且大家争相追捧的趋势。至于为什么,在笔者经过深思熟虑的整理后,得出如下结论:女人斗智斗勇永远比男人来得更爽快。  曾经有人说,《潜伏》重新引发了谍战剧的收视热潮,笔者认为这样说极不准确。因为自《潜伏》之后没有一部剧超越其所达到的“万人空巷”效应,并不是说
【摘 要】质量保障是远程教育发展中的国际性研究主题。为保障和提高远程教育质量,一系列质量保障的框架、模型、评估指标体系等被开发出来。对其中最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质量保障框架的分析汇总表明,国际社会一般从发展战略与管理、专业设计、课程开发、技术设施、学习者支持、员工支持、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以及质量评价等维度界定和评价远程教育的质量。每一个质量维度包含了保障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事项、管理制度、工作任
为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化、均衡化进程,提升区域内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幼儿园的需求,三年前我区尝试创新幼儿园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实施集团化办学,即:由城区的六所老牌优质园牵头,成立六个幼教集团,后面挂靠三十三所農村幼儿园。总园园长为集团团长,各园的人、财、物独立,集团内幼儿园之间实行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捆绑考核“六大行动”。三年多的实践尝试,在“大鱼带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