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谋划“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青浦开创城市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国内经济在宏观调控下趋于平稳,健康发展,长三角经济区协同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步伐不断加快,这都为青浦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青浦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末有的战略机遇。
2006年,我们将围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着手以下工作。
明确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无论是做规划、定政策,还是谋发展、上项目,都要自觉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目标明晰的发展战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实施相配套的财经政策。完善综合考核体系。
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围绕建设“绿色青浦”的目标,做好产业发展的基础、培育性工作,促进产业升级。发挥民营经济特色和优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营造一流环境,提高开发水准。瞄准主导产业,加速形成优势。提高引资水平,注重质量和潜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休闲旅游业发展。加快特色居住发展。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扩大财源,强化管理,提升区域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可用财力占结算财力的“三个比例”,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优化财力结构,以有利于增强政府调控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和谐社会。严格财政管理制度。加大投融资体制度改革力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建管并举,突出重点,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按照建设“绿色青浦”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举,突出“一城两镇”在青浦城镇体系框架中的支撑作用和示范作用,加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力度,着力突破瓶颈性制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城两镇”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加强社区建设。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力度,以改革的思路,不断探索建立和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开展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扩大就业,完善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切实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强农村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强化就业责任体系。加快建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创建力度,强化环保意识,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要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的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坚持“在全面推进中重治本、在综合治理中重机制、在资金投入上重实效”的原则,以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卫生区、建设健康城区抓手,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整体提高青浦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市级园林城区创建成果,加强城乡绿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拓展创建工作的内涵,加大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建设健康城区的工作力度。
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防控体系,巩固社会稳定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加强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工作。
依法行政,提高效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以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的建设,稳步推进行政体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廉政建设。
新的形势激人奋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紧抓住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在加快青浦城市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更新、更大的成绩!
2006年,我们将围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着手以下工作。
明确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无论是做规划、定政策,还是谋发展、上项目,都要自觉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目标明晰的发展战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实施相配套的财经政策。完善综合考核体系。
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围绕建设“绿色青浦”的目标,做好产业发展的基础、培育性工作,促进产业升级。发挥民营经济特色和优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营造一流环境,提高开发水准。瞄准主导产业,加速形成优势。提高引资水平,注重质量和潜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休闲旅游业发展。加快特色居住发展。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扩大财源,强化管理,提升区域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可用财力占结算财力的“三个比例”,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优化财力结构,以有利于增强政府调控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和谐社会。严格财政管理制度。加大投融资体制度改革力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建管并举,突出重点,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按照建设“绿色青浦”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举,突出“一城两镇”在青浦城镇体系框架中的支撑作用和示范作用,加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力度,着力突破瓶颈性制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城两镇”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加强社区建设。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力度,以改革的思路,不断探索建立和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开展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扩大就业,完善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切实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强农村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强化就业责任体系。加快建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创建力度,强化环保意识,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要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的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坚持“在全面推进中重治本、在综合治理中重机制、在资金投入上重实效”的原则,以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卫生区、建设健康城区抓手,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整体提高青浦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市级园林城区创建成果,加强城乡绿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拓展创建工作的内涵,加大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建设健康城区的工作力度。
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防控体系,巩固社会稳定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加强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工作。
依法行政,提高效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以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的建设,稳步推进行政体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廉政建设。
新的形势激人奋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紧抓住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在加快青浦城市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更新、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