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估计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ongji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借鉴Schumacher(2003)的引力模型方法对中日双边贸易进行了估计,表明在双边贸易的10大类产品中有4类产品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同时也说明本地市场效应逐渐成为我国对日贸易的重要比较优势之一。
  关键词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本地市场效应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以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为条件的新古典理论;另一个是以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为条件的新贸易理论。新古典理论认为,相对技术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贸易模式;新贸易理论则认为,规模报酬递增决定了国家间贸易模式。Krugman(1980)指出,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条件下,具有更大的国内市场的国家会成为净出口国家,这就 “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s)。因为如果贸易成本存在,那么厂商为了追求更大利润、减少贸易成本,就会将进入较大的市场而离开较小的市场。从而,这样的趋势使得厂商不断进入较大市场以降低成本从而产生本地市场效应(Davis and Weinstein,1996,2003)。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国产品出口,可能源于两个地方,就是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
  长期以来,我国都被认为是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才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劳动成本显著提高,在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而较之东南亚如越南等国,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来说是没有优势可言。而我国对外贸易直到2008年前三个季度,①都可以说是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并没有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太大的问题。这就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传统的禀赋优势,更可能存在其他的贸易优势。而我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和需求规模,均符合 “较大国内市场”条件,那么,本地市场效应或许就是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从双边贸易,或者可以更进一步,从多边贸易上检验我国产业部门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1 文献综述
  Krugman(1980)和Helpman and Krugman(1985)首先在模型当中证明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但是他们的模型的设定存在许多严苛的条件,所以,他们所验证的本地市效应并不具有一般性。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在不断努力希望能在更加宽松的条件下来检验本地市场效应。
  Davis(1998)和Yu(2005)的文章说,如果考虑有运输成本的农业部门,那么本地市场效应也许并不存在。然而Zeng and Kikuchi(2006)的研究得出不同的结果,认为本地市场效应并没有因为农业部门运输成本的存在而消失。Head,Mayer and Ries(2002)检验了企业策略行为下的本地市场效应,Head and Mayer(2004)研究指出不完全劳动工资弹性时贸易成本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Larch(2003)和Toulemonde(2005)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研究了其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
  国内对本地市场效应虽有研究,但是仍显不够。钱学锋和梁琦(2007)从理论和实证上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界有关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张帆和潘佐红(2006)基于中国1997年31个省19个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认为本地市场效应在决定生产的区域布局和貿易模式上起着显著的作用。钱学锋和陈六傅(2007)则是对中美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估计。可是,做为亚洲的两个最大经济体,即中国与日本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仍显不够。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状况下,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基于此点,希望能够验证两国贸易间可能的本地市场效应,为我国对日贸易中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提供一些佐证。
  2 实证方法和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借鉴Schumacher(2003)提出的引力模型。Schumacher(2003)构建了下述引力模型,用以描述影响一国出口的主要因素:
  In Xaij = 0+1 In Yi+2 In yi+3 In Yj+4 In yj+5 In Dij+k Zkij 在(1)中,Xaij代表产业由i国出口到j国的量;Yi代表出口国的供给能力,用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yj代表出口国i的资本劳动比,用人均GDP表示。Yi和yj也代表j国的GDP和人均GDP,表示需求规模;Dij代表贸易成本,Zkij代表虚拟变量,用来衡量双方的语言、文化等因素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而由方程(1)中可以看出,表示产业由i国从j国进口的Mij,就是产业由j国出口到i国的出口,因此,
  In Maij = InXaij =
  0+1 In Yi+2 In yi+3 In Yj+4 In yj+5 In Dij+k Zkij (2)
  由于是双边贸易,Dij = Dji,Zkij = Zkji,所以,将(1)式减去(2)式可得:
  InXaij-InXaji = (1-3)(InYi-InYj) + (2-4)(In yi-In yj) (3)
  由(3)式分析可得:两国的出口与进口比率决定于两国的GDP比率和人均GDP比率。从而可知,双边贸易的模式和结构决定于双边的相对需求规模和双边的相对要素禀赋。如果,两国资本/劳动比相同(要素禀赋相同),则贸易模式由双边相对需求规模决定,当1-3为正时,表明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因为本地市场规模的扩大使本国在该产业上成为净出口国;要是两国的需求规模相同,说明贸易模式由要素禀赋决定,2-4衡量了传统比较优势的大小。
  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检验了1999-2008年间中日双边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以分析决定贸易模式的不同因素。中日双边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按照国际贸易分类标准(SITC Rev3)提供的10大类数据(http://comtrade.un.org/),中日GDP及人均GDP均来自于IMF统计数据。其中,GDP数据是以2005年基期、按购买力平价衡量的实际GDP数据,人均GDP数据则是从GDP数据除以人口而来。
  3 实证结果
  本文利用式(3),按一位数SITC分类标准对中日贸易间的十大类商品的双边贸易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表1按一位数STIC分类的中日双边贸易模式
  
  注:*,**,***分别为1%,5%,15%的显著水平;()内数值为t值。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十个产品大类中有4类产品是存在着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分别是:食品及活动物(0)、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和机械及运输设备(7)。其中,0类和4类产品为初级产品,6、7类产品为制成品。0-4类为初级产品,传统上说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可0类和4类产品间的贸易却是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说明中日在初级产品间的贸易模式不仅仅有传统的低成本优势,也出现了由规模经济而产生的本地市场效应,这进一步表明,我国在对日贸易的初级产品中,已再不是纯粹的原材料、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产品的出口,而是发展为劳动力优势与市场规模优势并存的出口模式。因此,我国在初级产品中具有较大的优势;5-9类产品为制成品,仅在6类和7类产品贸易中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说明制成品中仅有这两类产品是由相对市场规模来决定贸易模式。这进一步表明,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制成品行业,我国并不具备优势,仍是以传统的劳动力禀赋优势作为我国制成品出口的主要动力。如何提高我国在对日制成品贸易的优势,一方面在于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而另一面在于充分挖掘本国的市场规模潜力,利用好本地市场效应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4 结论
  通过模型估计分析的结果来看,我国在对外贸易当中是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成为了我国对日贸易的重要优势之一,我国在初级产品贸易方面具备了较大的优势,而在制成品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本地市场效应的规模经济有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仍然是在以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在进行贸易,但是我们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会越来越少,到时我们如何与外贸易?所以,笔者认为,我国要想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就必需重视本地市场效应所带来的优势,而要充分发挥好我国的本地市场效应,注意国内市场的培育,促进内需,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而在贸易政策的选择上,除了继续加强外部市场的竞争力外,更要把政策的重点关注在国内市场的开发和拓展上来,从而使得本地市场效应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来源点。
  
  注释
  ①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大幅下滑,并不是因為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出现了下降,而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萎缩,这个并不是本文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学锋,梁琦.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进展[J].经济学季刊,2007(2).
  [2]张帆,潘佐红.本土市场效应及其对中国省间生产和贸易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6(2).
  [3]钱学锋,陈六傅.中美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集估计——兼论中国的贸易政策取向[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
  [4]Krugman·Pau1.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America Economic Review,1980.70:950-959.
  [5]Davis,Donald,R.,and David,E.Weinstein.Does Economic Geography Matter f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sation?NBER W orking Paper,1996:5706.
  [6]Helpman,Elhan and Paul,Krugman.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5.
  [7]Zeng,Dao_Zhi,and Torn,Kikuchi.Home Market Effect and the A cultural Sector.http://www.rieb.[2006]kobe—uac.jp/coe/seminar/pdf/Zeng.pdf.
  [8]Head,Keith,and Mayer,Thierry The Empirics ofAggiomer.ation an d Trade.CEPR W orking Paper,2004:3985.
  [9]Larch,Mario.The Home Market Effect in Models with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2003]http://www.Econlod.net/conferences/ecomod2004/eeomod2004_papers/128.pdf.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热点事件“肯德基秒杀门”透视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和形象传播于一体的事件营销策略的特性和优势,并通过事件营销的理论反观肯德基秒杀这一事件策划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肯德基 秒杀门 事件营销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    1 “肯德基秒杀门”始末  2010年4月5号,“超值星期二特别秒杀优惠券”活动在肯德基的淘宝旗舰店隆重推出,秒杀活动共分为三轮,在
摘要最近几年,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山寨手机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它们以极低的价格,极丰富的功能抢占着手机市场的份额,带来了一股山寨潮流。纷繁复杂的中国手机市场中,这些占山为王的山寨手机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  关键词三大阵营PES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3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手机市场的三大阵营  目前,根据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可以将中国国内手机
摘要企业是世界经济的驱动力,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平稳快速发展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带领经济走出困境的动力,2009年我国经济能够从次贷危机中快速恢复,并保持8%的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小企业的强劲发展。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融资难的症结在于资金供求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关系型融资能够很好地打通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通道,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 关系型融资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