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对策研究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我国目前的“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目前的形势,随后我们应该从企业自身,政府职能二个角度来分析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实施“走出去”战略,从而增强自身的优势,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走出去;对策;政府;外交
  一、“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1)定义。“走出去”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就是要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国内各类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密切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2)重要性。“走出去”已经成为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强化各国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成为影响各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为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企业必须抓住国际市场并开始从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二、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形势问题
  (1)“走出去”的企业主体需要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总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中国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品牌、核心技术和销售网络,内部治理不完善,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等。(2)“走出去”的经营秩序还有待于规范。许多企业经营中还存在短期行為,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不善于处理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境外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3)“走出去”的管理和服务体系需要加强和完善。“走出去”的相关法制建设滞后,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协作意识不强,存在着决策越位、监管缺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已成为影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
  (1)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第一,“技术”的集成。一是技术的产权集成,通过并购,掌控世界科技前沿。我国企业通过收购国外高科技公司或业务部,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市场风险;通过产权安排可以充分利用收购的杠杆机制,解决本企业短期资金支出的压力;利用收购对象在资金短缺与市场供过于求等有利时机,能够取得谈判主动权。二是技术的贸易集成,积极开展国际技术贸易。我国在自主研发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技术贸易是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重要手段。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大技术的出口力度,抓住重点产业、重点产品,力争技术出口取得新突破。三是技术创新主体的集成。建立海外联合实验室或研发基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决定了自主创新战略的成败。第二,品牌的集成。一是品牌意识增强为品牌集成提供了基础。如今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开始形成,对品牌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为实施品牌战略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市场条件。同时,我国出口迅猛增长,实施品牌战略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市场基础。二是企业的逐步发展成为品牌集成的条件。我国企业正在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经营机制,掌握了不少先进的国际营销理念,管理水平大为提高。三是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的不断涌现成为品牌集成的动力。我们还具备了实施品牌战略的人才基础,国内涌现了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有战略眼光和市场驾驭能力强的知名企业家,还拥有大批优秀的研发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2)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看。中国企业是“走出去”战略优势在于资源整合,而资源整合的关键在于政府所发挥的作用。第一,政府的资源整合作用突出体现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即要处理好“走出去”战略与国家实施的其他发展战略的衔接问题。如“走出去”战略与国家的资源开发与能源安全战略就应相互协调。第二,政府的资源整合作用还体现在政府各部门和各地方层面的整合。对政府各部门、各地方的整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应制定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法规,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二是依法加强和改进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境外投资的宏观监管;三是协调并协助各地方制定地方对外直接投资规划。第三,在企业层面上.政府的资源整合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势企业的整合上。政府应支持规模效益明显的若干行业组建和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与投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优势企业进行强强联合,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姚望,蔡小军.“走出去”战略研究概况[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0)
  [2]陈岩,张桃.积极推进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的“走出去”战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然选择[J].国际贸易.2007(3)
  [3]朱唏颜.“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中国软科学.2003(12)
  [4]刘琛君.“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均衡发展[J].企业导报.2010(3)
  [5]殷敏.中国应大力加强与研究外交保护法律制度[J].特区经济.2008(2)
其他文献
【摘 要】土地问题是我们国家各项政策当中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最具影响力的,而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甚至一些问题非常严重,面对土地管理當中存在的问题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笔者从自身的工作出发,对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土地问题;管理政策;现状研究;对策分析  一、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立法问题  (1)在现实的土地管理法制中,国家对于土
清代畲汉交错杂居,接触频繁。因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作祟,基于不同因子的畲汉传统文化于交流中产生冲撞在所难免。但两者间总体上维持着稳定的、不均衡的共生互动关系。 Qing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对国内大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企业管理方面入手,重视对标准化工作的研
生产力是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少数民族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杠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必须通过科技建设与技术创新、民族教育的建设与创
汽车的噪声不仅是影响其舒适性指标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评价其质量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国家对汽车噪声控制标准的提升,文章系统地分析了长丰猎豹汽车噪声的产生源,阐述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女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内部的一支主力军,她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在企业内部,女工在工作期间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电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在不断树立品牌形象、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中,工会组织作为供电公司与职工之间沟通的纽带,为供电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克无踪中毒致心电图改变未见报道,最近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建国70年以来,国有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增强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实现了强国任务中职责使命,承担着重要历史任务.本文就国有企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