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sha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物理知识具备抽象性的特点,这也就使得高中物理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而且高中阶段的的任务量巨大,学生要学习的科目众多,本身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较大,此时物理学习难度又大,学生思考时间长且见效慢就会让学生产生自己无论如何都学不透物理知识的错误认知,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使得高中物理教学变得困难重重。演示实验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参与感,教师若是运用得当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能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策略。
  关键词:演示实验;高中物理教学;难点
  前言: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进行演示实验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实验本身就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演示实验实际上就是教师为了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降低物理教学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中的难点问题。通过演示实验过程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为深刻的把握,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形成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切实解决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1、结合趣味演示物理实验,突破学生兴趣缺失难点
  布鲁姆曾经说过“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依靠于其对学科内容的兴趣,因为有学习兴趣才会产生主动思考的欲望,使学生愿意主动探究。高中物理知识难度较大,从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都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物理知识难懂,抽象性强,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整个课堂显得枯燥,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不高,进而使得学生不愿意积极思考教师教授的知识,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程度不高[1]。同时实验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做实验时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会自己主动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对实验内容主动思考,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实验结果的印象。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趣味演示物理实验,借此来突破学生兴趣缺失难点。
  例如,在进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教学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伽利略的实验之前,可以直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一千克的棉花和一千克的铁块从同一高度向下抛,哪个先落地?”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推测,在学生推测结束后,教师统计人数,然后引出伽利略的实验,为了更加验证实验的准确性,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以及相应一斤重的棉花作为实验的工具,然后通过站在凳子上或者从讲台上方向下抛,通过这种替代性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在同一高度相同质量的物体下降速度一样快的结论。
  2、结合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突破学生自主思考欠缺难点
  学生在面对较为困难的知识时常常不愿意主动思考,尤其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时更是如此,学生在学习前就对自己做了学不会的心理预判,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抱着一种类似于放弃的想法和态度,这就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所面临的一大难点[2]。演示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教师可以结合与生活有关的演示物理实验进行教学,同时在进行演示实验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先假设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阐述预判的理由,然后在演示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验情况提出一些思考问题,结合实验提出问题学生若是认真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就一定能能够通过思考回答出来,而且这也是一种将一个困难问题拆分成多个小问题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是围绕着实验提出的,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连续性,减轻学生思考的负担。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数量与难度都要适宜,尤其是要严格控制难度,过难的问题学生思考不出来的话,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学习心态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只要教师能够在结合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时能够注意上述问题,就能够有效突破学生自主思考欠缺的难点。以“物体和质点”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羽毛球以及竹蜻蜓,先为学生展示羽毛球举高石方后让学生认真观察羽毛的运动场景。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羽毛下落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回答完羽毛下降的特点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示竹蜻蜓的运动状态,将竹蜻蜓向学生的方向旋转,然后让学生对比竹蜻蜓和羽毛球的运动有什么区别,然后引导学生总结竹蜻蜓飞行的特点即既有向前的飞行,又有自身的转动。通过演示、提问、总结三个步骤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3、利用演示实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学生思维局限难点
  高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除此之外学生感觉到物理学习难度大还是由于学生思维局限性较为严重,在面对抽象性的物理知识时学生就会难以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物理思维[3]。演示实验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可以将物理知识变为外在表现,让学生了解物理概念所讲述的知识具体变现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理解物理知识的具体内容,当抽象知识形象化后,学生就会在头脑中自动将这二者相结合,就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效的物理思维,突破学生思维局限性难点。
  例如,在进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为例,教师用实验方法妙处抛物体的运动轨迹,让学生观察白纸上的平滑曲线,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将位置连接起来观察最后的平抛轨迹,让学生了解刚才小球的轨迹是什么样子的,将原本抽象的运动轨迹具象化,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通过学生实践演示实验,突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难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的实践也是加深学生印象的有效途径之一。高中物理设计的实验众多,也有很多知识都是依托实验得以证明的,高中物理教学任务重,为了完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常常采取的是自己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进行的实验所得出的实验现象进行学习。这虽然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进度,但是同样的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此外采用教师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也难以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学生,有可能出现根本看不清实验的情况,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这就是一节没有意义的物理课,很容易使得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从而导致整个学习效果变差。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先整體演示一遍具体做法没然后让学生都动手进行实践,去验证实验结果是否准确,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步骤、结果的印象,进而也就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突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难点,让学生在物理实践方面得以全面的发展。以“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整个实验的过程,然后向学生情调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直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还有就是在同一实验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要使得橡皮条拉长后的节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刚才教师演示的步骤自己进行一遍实验。
  总结:综上所述,运用演示实验要比直接用言语教学效果要好得多,高中物理教师要先明确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难点,然后根据这些难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首先教师应该结合趣味演示物理实验,突破学生兴趣缺失的难点,其次结合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解决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较弱的问题。再次要利用演示实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学生思维局限性的难点。最后就是通过学生实践演示实验,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
  参考文献
  [1]赵学荣.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930-931.
  [2]王婧.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84-185.
  [3]冯楠,王林.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2):27-28.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美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学科,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培养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实际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图像识读;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了新课改所倡导的生本理念,对于提升学生篮球学习效率,改善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就对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背景、应用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策略展开探讨,提出一些可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高中篮球教学;实施研究  一、分层教学法应用背景  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各种相应的优化当前各学科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学体育教学已经取得较好成效,更好的帮助了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还引导了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中学生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改进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同问题,阻碍着中学体育教学发挥最好效果。本文我们针对分层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个初步探索,希望能有效帮助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完善。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学体育教学;应用初探  
期刊
STSE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Environment(环境)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化学与STSE试题是高考化学试题的热点。现以2020年高考试题为例,举例说明其考查方式以及解题思路。  一、化学与生活  例1(全国新课标卷Ⅰ)国家卫健委公布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高中时期的政治成绩已经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更高的分数比。在高考的复习阶段,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高考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复习的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沉重,压力也直线上升,因此教师应在复习过程中掌握好教学的关键点,从而促进学生复习效率的不断提升。本文便针对高中时期政治在高考复习阶段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关键点展开一些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考复习;高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高中政治教学应从提高核心素养角度开展教学工作,而利用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开发与利用可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实意义及其类型,并通过充分结合乡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愉悦课程资源开发环境、有效利用在线资源开发平台等途径,以此进一步拓宽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渠道。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前言:高中政
期刊
摘 要:以学定教,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在此要求的指导下,广大一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们,驱动学生们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从课前自主学、课中合作学习、课后延伸学习这三个阶段入手,就如何翻转历史课堂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翻转课
期刊
摘 要:延期开学期间,学生长期居家生活学习,社交活动锐减,接收到的社会信息庞杂,不利于心理成长,这对留守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提出了严峻考验。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亟待提高,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家庭结构的变迁(如离婚
期刊
一、问题提出  2018年3月笔者命制的一道中和反应实验探究题引发了线上线下的激烈讨论。该问题主要涉及澄清石灰水能否证明中和反应中的酸过量问题。  题目(节省):下图实验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1)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溶液呈______色。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填选项,多选)  A.Ca(OH)2溶液 B.锌粒  C.碳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发现一个个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的过程。问题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串一方面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精心设计;应用;问题串;教学效率  “教学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教师教学中起码应该遵循的原则,在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