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午餐食客与“国民老公”粉丝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jmengm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偶尔想到,巴菲特午餐与“国民老公”是同一种东西。
  今年的巴菲特午餐,由中国商人朱晔拍到,价格235万美元,9月8日午餐已毕,采访中朱晔表示“很值”,“但总有人不相信”。
  中國吃过巴菲特午餐的只有3个人,除了今年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还有2006年步步高公司的段永平和2008年“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很值”是三人共同的评价,三人成虎,很值是铁定的。而且,别人都没有吃过巴菲特午餐,没尝过梨子的滋味,要说不值,怕还有妒忌之嫌,所以不予置评,是正常的。
  也有算账。巴菲特的午餐,一吃而传名天下,换算成广告费,确实“很值”的。曾经“很值”的段永平和赵丹阳,吃过巴氏午餐后,生意没有更红火,反而走了下坡路。但生意嘛,总是变动的,所以,吃过后生意不红火,也不重要。
  巴氏午餐的所得,要捐到美国的慈善基金,这可能也会作为“很值”的说头。捐给美国某慈善基金,可获得与股神共进午餐的机会,一边做慈善,一边受教育,左手行善,右手行商,商场败了还有慈善,商场败了还有“跟股神攀谈过”的佳话,都是很好的。
  股神不愧是股神,虽然巴菲特每天都要吃午餐,但绝不每天都举行巴菲特午餐,一年只搞一餐,这是自昂其值。就像Inter的芯片,本来可以更快一点的,专门焊死几个接口,变成低一档,这就维持了货品的分级,赚得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这在经济学上都可以得到解释,在市场的逻辑下都十分合理。股神不损失什么,通过出售共进午餐的机会,还增加了身价;购买者出了钱,但一举名传,同样身价提升;慈善机构得到了回报。这是多赢的典范。有人购买,有人出售,巴菲特就是不捐出去,都合理得很,何况捐给穷人。
  这又有一个说法,叫“涓滴经济学”。你其实无需专门为穷人做什么,但可以附带地给穷人以好处,例如一个大老板来投资了,会赚走很多的钱,拿走大头,但不要紧,他要雇人,工人就得到工资,工人的工资要消费,开小卖部的就有生意。一个社会,只要有这“涓滴效应”就行了,由得市场去自行跑马,不需要什么福利政策、二次分配、“穷人经济学”。富人喝汤,喝撑了,嘴角总会溢出一些,大家抢着去接住,感谢他不颗粒归仓。
  “国民老公”与巴菲特午餐相似。一个年轻人,我们没有看到他有什么本事,不过在微博上不时说句把不着四六的话,透露点不着四六的事,就有无数的粉丝在后面喊“老公”,自认“老婆”。当然只是网上,过过口瘾,也差不多可以视为一种玩笑,但玩笑本身也是有意味的。假如换一个人,这样的玩笑就不会开得出来,甚至还会被引为全民的笑料,但放在一个“反正都没有我有钱”的年轻人身上,不着四六就变得可爱了,粉丝就会千娇百媚了,媒体也会不无欣赏地报道了。这些都只是因为有钱,而且跟巴菲特不同的是,不是因为自己能赚钱,而是因为生在了有钱的人家。有钱就可以成为“国民老公”,这也是符合多赢逻辑的,既然有钱,给狗都戴几只苹果手表就没有人指责,而只是笑声一片;既然有钱,那么恐怕也真有众多人愿意去做“老婆”,即使不给点补偿,至少也沾一点喜气。
  过去看电影《百万英镑》,觉得很讽刺,一个走投无路的穷小子得到一张百万大钞,一个月过去,不仅吃香喝辣没花一分钱,还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现在看,这真不见得是讽刺作品,不见得有什么夸张,而可能是真正的生活。
  那些花大价钱与巴菲特吃午餐的人,跟“国民老公”后面的“老婆”,见到“百万英镑”就奉送好服务和爱情的人们,虽然表面看有档次上的差别,其实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其他文献
很多人對“人人平等”这句话有误解。这句话是就人权和人格而言的,可人们却常常把人格上的平等误解成了知识和修养上的平等。
市場化金融风险防范制度正在稳步构建中。近日,中国央行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签署备忘录,旨在推动国内热议已久的存款保险制度尽早走上前台。  直白而言,存款保险制度相当于一道风险屏蔽闸门,在银行初露倒闭端倪之时就切断恐慌情绪和挤兑风险的蔓延,并为存款人提供全面的保护机制。更为关键的是,这项制度可推动金融界自由竞争之风,加速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而这两者皆关乎银行客户的切身利益,是金融改革的必然方向。可以
我喜欢干很多小活,比如剥毛豆,一颗颗剥着绿绿的豆荚,只是时间长了会感到指关节有点酸,如果一下子站起来还要体会一下贫血性的眩晕。类似的小活还有剪小虾的须子、龙虾去尾、削芋艿头、做馄饨、搓汤圆、钉纽扣、精心地写各种便据、拟画各式表格、校正文稿。我还记得小时候和大人们一起做的一个小活一贴糖果袋,差不多的动作,重复干上好几个月,粘出成千上万的小灰袋。这些小活带给我很多乐趣。  干小活需要平心静气,先熟悉基
追求是为了增强幸福感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结果等到了机场才发现没有带身份证。  我们永远都会有追求,就我自己体会而言,追求是为了增加幸福感。  说到遗憾,却总是存在的。追求了会有遗憾,不追求也会有遗憾。追求了,你没有得到会有遗憾,但还是要追求。如果每天浑浑噩噩地过去,你会发现生命没有意义。  我们只要开始唱一首歌,那就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把它唱完,不管好不好听
一对情侣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没有卿卿我我,没有吵吵闹闹,既无风雨也无晴空,每天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女人都是听觉动物,靠耳朵恋爱。别说恋爱中的女人,就是婚姻里的女人,哪个不希望身边的那个男人既会赚钱养家,又会甜言蜜语?对男人来说,当交谈变成多余,对女人的爱也打了折扣。  电视剧中有软插播,爱情中有软暴力。沉默是软暴力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种,多少完美婚姻里的绅士淑女,意见不合,
北风一叹,草就瘦下来。  忽然,就想家了。“三十而立”,我而立没立。还好父母经营的家,永远都给我留着一扇门。  门是虚掩的。母亲看见我,愣了愣:“回来了。”  上次,因为我的婚事,我们大吵一场,我赌气摔门而出。母亲扬言:“不结婚就不要回来。”我回应:“不回来就不回来。”但我又食言了。  我四处寻望。母亲说,在南湖扒茅根呢。我这才意识到,我在找父亲。我说,我去搭把手。  在坑沿上,父亲的腰弯得比草还
当步入中年后,我才真正理解了父母之间的感情;原来他们也是深深地爱着彼此的。他们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磕磕绊绊,一路走来,最终在年老之时,彼此搀扶相互依偎的亲昵,是他们从不曾有过的表现。  那年的除夕夜,一家人围在电视前看春晚,父亲却意外地脑梗塞。呼啸而来的救护车停在楼下,大家同医护人员手忙脚乱地将父亲抬上车,平时胆小怕事的母亲自始至终是最坚强最冷静的,她始终握着父亲的手,叮嘱父亲一定要坚持住。  抢
我去自助餐厅用餐,正巧碰到旁边有一对恋人。女子仿佛有什么伤心之事,对眼前的食物毫无兴趣,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脸。男子则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在对面。起初他还试探性地用言语来安慰,但发现毫无作用便不知如何是好,无奈只得消灭眼前堆积如山的食物。面对如此尴尬的沉默,恐怕也只有吃东西了。  女子从指缝间一边偷偷观察男子,一边静静哭泣。已经吃了许久的男子直到再也无法咽下任何东西,才别无他法地坐到女子身旁开始再一次
喜欢一个词,叫洗尽铅华。我喜欢将它比做女人,你愿去细细品她,自会有一番韵味在其间。  洗尽铅华,那好似是过来人话说以前时,带着的三分沧桑,三分成熟,三分睿智,还有一分淡泊的味道。一切仿佛都已落幕,而她在幕后挂着洞悉世事的微笑,娓娓地向你道来那时发生的故事。或起伏,或悲喜,却都是很平淡的语气,不是为了刻意淡化那时的痛与悲伤,只是,记忆真的有些斑驳。  过错,已经宽恕了,所以,淡忘了。仇恨、嫉妒、泪水
12月28日,是被认为“美国最睿智的女性”苏珊·桑塔格(1933-2004)逝世两周年纪念日,这位至死都是一位真正先锋的艺术家,以其尖锐的锋芒及另类的姿态格外为年轻人所喜爱。她的著作包括评论和创作两大领域,被誉为“最敏锐的评论家”,同时她的文学创作也得到美国最高的国家图书奖以及饮誉全球的“耶路撒冷文学奖”,并于2003年以其整体成就获得德国书业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上海译文出版社特别推出《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