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人文氛围的营造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林建筑,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組成的综合建筑群体。人们常把“园艺造院”喻为“凝固的音乐”或“石头的史书”是不无道理的。特别是明、清以后的园林,众多工匠倾尽毕生心血,将江南诗词、绘画艺术注入园林建筑之中,把竹、松、梅、荷、山、石等自然景物融进庭院。
  【关键词】园林建筑;人文氛围;旅游经济
  昔日,能令古人从园林景观中获得安抚和感悟;今日,能使人感受到先祖的胸怀和意境,使无言的花卉楼台渗进了浓浓的人情。因而,“园林景物”也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入人们的心中,同时炒起了一方的旅游人气。显而易见,在造园过程中,“人文氛围”的营造是不能忽视的一环。
  1 “沈园”的文化积淀
  一提到园林的“人文氛围”,不少人会想到绍兴的“沈园”。因为沈园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南宋词人陆游那篇优美,凄切婉转的《钗头凤》,及百年来人们根据陆游原作改编的戏剧,使沈园声名远播,百年流芳。
  陆游作为一代文豪,一生坎坷,饱经风霜,忧国忧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词。但是在个人情感上,竟然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有着抱恨终生的遗憾!寻常的花卉树木、寻常的楼台庭院,也因之添彩生情。无言的园林,因陆游诗文、戏剧的流传而成为“千古名园”,成为众多游客注目的旅游沸点。可见文化内涵、历史沉淀的挖掘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2 寻找“文化底蕴”
  一个园林建筑,一座楼台,或者仅仅一条长廊的设计或修建,需要耗费人们大量的心血和资金投入。我们建造的许多事台楼阁,外观秀雅,融江南园林和北方宫廷风格于一体。不少园林建筑,中西结合,甚至搬来了欧洲、印度、俄罗斯或中东的造园风格,创意别出心裁,不可不说是“精品”之作。但是名气不大,游人廖廖,很难形成一方的旅游气候,达到预期的人气和经济效益。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缺少人文沉淀的挖掘,缺乏有创意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臆想”的,也是可以“寻找”的。比如,杭州的雷峰塔,游人一到那里就不由想起白娘子的故事;飞来峰,人们马上会记得济公的传说。但是雷峰塔下是否真有白娘子?“飞来峰”是否真从印度“飞”来?无人追究。不言而喻,那是子虚乌有的事,是前人臆想出来的。但是这些曲折离奇的传说,就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就能够炒起一方的旺盛旅游人气,能成为当地财源滚滚的“源泉”,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每一块土地都有厚实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地区都有特殊的人文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一段感人的传说,能让一座楼台、一个亭子、一所庭院,名扬四海,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海市蜃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进而带动一方经济。就看我们怎样去利用和创造了。
  3 刻意挖掘有创意的“人文源泉”
  近代以来,许多地方建造了众多颇有特色的亭台楼阁、园林庭院,但是不少园林建筑人气不旺,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有的秀雅楼台,竟然只能作为旅游景点附设的小卖部或者茶室来处理。也有的地方,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只是还没有被人“发现”。 如,杭州的“望海楼”,地处湖畔凤凰山麓,其山襟江带湖,楼阁立于山巅。游人登楼、前赏西湖秀色,后观大江东去。古人称之:“临镜映西子,听涛倚钱塘”。
  厚实的人文环境、动人的史实,为园林造景衬托了浓浓的人文氛围,如同沈园、如同望海楼、如同雷峰塔一样源远流长。使游人进入园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然而,一些历史名园现在大多处在闹市之中,寸地寸金,周边高楼林立,噪声不绝于耳,商业气氛浓厚,破坏了传统庭院刻意营造的氛围,使人感到格格不入。
  4 结论
  美丽的园林建筑,无疑能为城市的容貌增辉添彩。要使“园林景观”扬名天下,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除了庭园的设计与建造之外,还必须在“人文背景”挖掘上下工夫。我们在园林建筑的创景、造园时,不仅要在构建上“费尽心机”,创出精品,而且还要在人文的挖掘上“竭尽全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口上、用在文化上、用在民俗化的特色上,让我们的园林艺术插上新的翅膀,飞向每一个人心中,创造出一个个千古不朽的“文化精品”,留给游人,留给后人。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介绍了紫叶小白菜新品种——紫冠001的特征特性和技术栽培要点,以及其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紫冠001;紫叶小白菜;栽培技术  小白菜是周年种植和食用的蔬菜品种,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目前种植的小白菜为芸薹属白菜亚种(Brassica campestris?L.ssp?chinensis),一般叶片为绿色,不同的品种绿色深浅有差别。近年来,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一种紫叶小白菜的新类型,也育
【摘 要】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县已有发生,并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已经成为我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为了做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将该病的发病症状和特征进行介绍,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21世纪新发生的水稻病毒病,我国于2001年在广东首次发现。近年广东全省中等发生,常年发生面积80万亩次,在茂名、梅州、
【摘要】黄连木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一种优良的绿化、用材、观赏、药用和油料树种。本文阐述了黄连木在我国的分布和习性,介绍了黄连木的育苗、造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黄连木;分布习性;育苗;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  黄连木(Pistacia chinesis Bunge)为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因其木材色黄而味苦,故名“黄连木”,俗称药木、药树、楷木。在我国分布广泛 ,是一种优良的绿化、用材
【摘 要】本文就牛用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牛生产中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畜牧业;养牛;饲料添加剂;应用  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畜牧行业的关注热点。由于我国养牛业起步较晚,因而关于饲料添加剂在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较少。  1 饲料添加剂在牛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1.1 矿物质类  1.1.1 天然矿石  近年来,直
【摘 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维持和改善我国水环境和农业产区环境健康的重要保障。本文概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现状,并从立法、制度保障、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现阶段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安全;农区生态;成因;策略和措施  近年来,农业生产活动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健康和农产品
【摘 要】机械采棉技术既可以减轻采棉劳动强度,又有利于扩大棉花规模化生产经营,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棉花生产综合效益。与手摘棉相比,机采棉成熟期集中、采收期短、产量高,人工采收难以保证丰产丰收,必须采用机械化的采收手段。机械采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详述。  【关键词】棉花;机械采摘;影响因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大河沿子镇隶属新疆精河县,位于精河以西45公里处,
【摘 要】本文介绍了百合的生物学特征和其应用,并依据其特性特征提出了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百合种植提供借鉴。  【关键词】药用蔬菜;百合;生产;栽培;生物学特征  百合别名野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其中包括植物百合、细叶百合和山丹,此外尚有多种百合属植物也作百合用,属食药兼优名品,花供观赏,以肉质鳞茎入药或鲜食。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
【摘 要】本文主要从播前准备和机具的试播调整两个方面介绍了青贮玉米覆膜播种的一些常识,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贮玉米;覆膜播种;常识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奶业的发展,青贮玉米在巴里坤县广泛种植,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一般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青贮玉米毎667㎡可产鲜秸秆3~5t。种植1000~1333㎡的青贮玉米,即可解决1头高产奶牛全年的青贮饲料供应。用青贮玉米饲料喂奶牛,一
【摘 要】本文介绍了槐树的特征特性,列举了几个主要的槐树品种,并从苗木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这几个方面详细叙述了槐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关键词】槐树;栽培;管理  槐树因其适应性广泛且具有特定的药用、食用价值和园林美化功能而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其生长习性、掌握其栽培技术,本文特从槐树的生态习性、品种分类、繁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1 概述  1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猪应激综合征的发生,本文就猪应激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方法:根据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猪应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结果:刺激、环境改变和遗传因素是引发猪应激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呼吸困难和体温升高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结论:开展综合预防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猪应激综合征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猪应激综合征;病因;诊断;治疗;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