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水平、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基于1999-2009年我国25个城市面板数据,对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和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但城市化水平、物资资本投资及技术创新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经济增长,并且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中,城市化水平和物质资本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高,而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技术创新;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一、 引言
   技术创新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样,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城市经济增长的不同。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在同样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下,条件相近的城市发展程度却有很大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城市在技术创新体系和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更好的认识和把握城市化、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规律,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这在很多研究中已被证实。如Henderson(2000)、S Barrios和L Bertinelli(2003)等学者利用不同国家的数据对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城市化水平已成为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彼此相互促进,城市化已逐步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同样,国内学者段瑞君和安虎森(2009)通过对我国数据的研究指出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上述学者的研究说明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
   在探寻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过程中,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熊彼特最早提出了经济增长的真正根源来自于创新,之后经过罗默和卢卡斯等学者的发展,技术创新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Fagerberg(1994)发现地区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与国外技术的技术扩散、技术知识的增长、利用技术知识能力的增长三个因素相关。国内学者王帮俊(2006)、付启敏等(2008)也通过理论或实证研究发现了技术创新不同程度上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国内外学者都对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了严格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由于选取的指标、使用的方法及研究的视角不同,导致反映的结论也各异。但总体方向是一致的,即城市化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正如成德宁(2009)、程开明(2009)的研究得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那么,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是否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程度如何,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城市化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衡量,然后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以探讨城市化水平及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二、 模型设定
   1. 模型选择。本文以引入城市化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因素的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建立Cobb-Douglas型生产函数的有效劳动模型,其中假设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城市化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4个因素的贡献。基于上述考虑,建立模型如(1)式:
   Y=A?啄K?琢H?茁U?酌e?孜(1)
   其中,Y代表各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A代表技术创新能力,K代表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H代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U代表城市化水平;?啄为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琢为物质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茁为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酌代表城市化影响指数,?孜为随机扰动项。
   对(1)式两边取对数得到模型的线性化形式如(2)式:
   lnYt=?啄lnAt ?琢lnKt ?茁lnHt ?酌lnUt ?孜t(2)
   2. 指标衡量。
   (1)城市化水平U的测度。学术界关于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论。目前主要有两种测度方法: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前者用城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市化的核心表征指标;后者主要考虑城市化诸多方面的因素来衡量。本文借鉴高进田等采用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复合指标法,以“人口城市化”、“经济产值城市化”和“面積城市化”三个指标作为基础,由于人口城市化在衡量城市化水平方面被学界普遍公认为重要指标,本文赋予较高的权重为0.45;其次为经济产值城市化,代表了城市的发达程度,赋予权重为0.35;最后为面积城市化,赋予其0.2的权重,然后加权加总,得到一个具有综合性意义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
   U=0.45×RU 0.35×EU 0.2×MU(3)
   其中,U为城市化水平,RU代表“人口城市化”,指城市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核心测度指标;EU代表“经济产值城市化”,指某一地区的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实力;MU代表“面积城市化”,指某一地区市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比重,这一指标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程度。
   基于统计口径的问题,本文选取1999年~2009年全国25个主要省会及沿海城市的数据合成城市化水平,单位为%,数据来自于历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其中以2009年为例,经过测算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居于前列的仍是深圳、上海、北京、南京、天津及广州等城市,说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技术创新能力A的度量。考查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技术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即以1999年~2009年25个省会及沿海城市的国内三种专利授权总量作为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数据来自25个省会及沿海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9-2009)、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及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其他指标的衡量。这里以1995年为基期,以各省会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推算出1999年~2009年的实际GDP值,以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同样,历年物质资本存量K的数据无法直接得到,下面采用公式Ki,t=(1-?啄)Ki,t-1 Ii,t来计算资本存量,其中i表示第i个城市,t表示第t年,?啄表示折旧率,根据以往经验假定折旧率为8%,It为固定资产投资,基年1994年的固定资本存量以全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来代替。然后利用价格指数对投资进行平减,折算成以基年不变价格表示的实际值;人力资本存量H用消除物价因素的25个城市的教育支出表示。
   这样所有样本城市为25个省会及沿海城市,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福州、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大连、厦门、深圳、青岛、宁波,时段为1999年~2009年共计250个分析样本。在下面的实证分析中,所有的变量数据都取自然对数,以便消除数据计量单位不一致可能带来的异方差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次重大修正,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理论意义上,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则主要来自于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具有体系之别,又能够相互支撑,并在当今社会呈现出融合之势,共同提升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以企业财务高级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文章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对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内部控制目标、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内部控制效率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内部控制效率;财务高管;问卷调查;对策建议一、 引言安然公司财务欺诈、巴林银
摘要:文章就对于影响消费者购买带有售后服务产品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文献回顾和访谈归纳出25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4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体验经历、营销方式,再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完善。研究发现4个主要因子之间两两显著相关,而在研究它们与购买态度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体验经历和购买态度之间无显著相关外,其余3个因子都与购买态度显著相关,其中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租赁融资在我国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认为融资租赁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可以说是理论上成立,实践上切实可行的一剂良药;提出应借鉴美国的融资租赁发展模式,把租赁辐射到各行业,提高我国融资租赁的水平。政府应尽快颁布专门法律、统一监管、建立行业协会、降低行业进入的门槛,实行融资租赁税收优惠;而中小企业应改变陈旧观念、融资租赁公司应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关键词:中小企业;融
摘要:产业共性技术对于促进国家产业技术发展与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科技政策。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的获取多以合作为主要模式,从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实践来看其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式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为依托;根据市场需求,单个企业和科研院所自发合作;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在合作模式基础上,实施模块化决策、积极筹措资金、阶梯式研发等措施积极构建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创新系统。
摘要:文章从金融生态学视角考察了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金融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出它们之间有互利共生的,有偏利共生的,有竞争关系的,有偏害关系的,还有中性关系的。并指出,这些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时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的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文章为深入研究这些金融主体间是如何协同进化、发展演替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关键词:金融生态学;生态位;金融主体;关系金融生态
摘要:网络经济孕育了一种新的竞争模式——合作竞争。合作竞争关系的建立具有协议风险、信任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和信息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信任是影响合作竞争关系的关键性因素,信任机制是一个企业的内生机制。要建立和发展企业的信任机制首先要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让自身值得信任;其次要培育高度的洞察力,以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此外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机制也是必需。关键词:网络经济;合作竞争;信任;内生机制网络经济是
摘要:文章回顾了顾客价值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需求变化环境下,企业从能力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的动态过程模型。关键词:顾客价值;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变化;过程模型一、 导言本文以营销学意义上的顾客价值为出发点,探讨了顾客价值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Apple公司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从能力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的动态过程模型。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
摘要:2009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XBRL应用的重要法规,特别是2010年两套标准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XBRL在实务中的应用。实务应用的不断推广又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我国XBRL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好的指导实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2001年-2010年国内有关XBRL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试图回答以
摘要: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