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将“四史”学习教育与《政治与法治》教学相结合,既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学科价值要求,又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还是帮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本义所在.广大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有获得感,从而将从“四史”学习教育中凝练而成的爱国情、爱党情、爱社会主义情感转化为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机 构】
:
215600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四史”学习教育与《政治与法治》教学相结合,既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学科价值要求,又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还是帮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本义所在.广大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有获得感,从而将从“四史”学习教育中凝练而成的爱国情、爱党情、爱社会主义情感转化为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他文献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积淀、生成、演进的土壤.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特点的文化,为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并嬗变为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传承了斗争意识、斗争意志、斗争智慧,在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中明确斗争方向、斗争立场、斗争原则,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支撑下又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在三种文化的相互作用、有机统一中不断延续与升华.
思政课教学是当代中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为夯实义务教育成果与发挥高等教育后劲的承接环节,也是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深入探析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善用党史资源为学生发展导航定向,从党史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传承伟大精神、把握时代大势;统筹方式方法助力政治教学守正创新,充分运用教化、浸化、感化的方式和方法,以此实现中学政治教学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最终目的 .
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中国共产党拯救了旧中国,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有了自己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拯救了旧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从此人间地狱变天堂……当时的我还不懂其中真正的含义,但隐约感觉到中国共产党了不起,能让人们过上好生活.
湘江战役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抢渡湘江过程中,为突破国民党军事围剿,在绝境中英勇作战、拼死斗争,用热血和生命培育和铸就的伟大彻底的革命精神.湘江战役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湘江战役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意蕴.
坚定文化自信,首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面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的问题与冲突,必须在“守”与“变”、“中”与“西”、“知”与“行”中准确把握其价值意蕴和辩证关系,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由理论倡导向现实培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