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直流场下光折变半导体InP∶Fe的双波混频增益特性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以单缺陷双边带非线性载流子输运方程描述InP∶Fe中光折变动态光栅的写入过程,通过微扰法将非线性方程线性化,从而求得小调制干涉图样下空间电荷场的稳态解,并用耦合波方程建立空间电荷场与增益系数的关系。研究温度、泵浦光强、外加直流电场和入射角对增益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益系数存在温度-光强共振,最佳泵浦光强强烈依赖于晶体工作温度;施加直流电场对增益系数有明显提升作用,在10 kV·cm-1范围内增益随外加直流电场增加而线性增加;并且,在温度-光强共振条件下存在最佳入射角。在室温为2
其他文献
玻色采样可有效模拟量子效应下的采样问题,为验证量子计算的指数级加速能力提供了新思路。现实中大规模光子的不可分辨性难以制备,这极大地限制了玻色采样的计算复杂度优势。为了研究光子全同度及光子损失概率对玻色采样概率分布的影响,基于Reck模型,对6光子10模式的玻色采样过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光子间的全同度越低、光子损失概率越大,输出组合概率与理想情况的误差就越大,且误差的变化速度越小;当非全同光子的数目由0变为1时,玻色采样输出组合概率的误差变化幅度最大;随着非全同光子数目的增加,玻色采样输出组合的精度
通过实验研究了大芯径尺寸晶体波导被动调Q脉冲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采用芯径尺寸为320μm×400μm、原子数分数为1%的Yb∶YAG,包层尺寸为7 mm×30 mm、原子数分数为0.5%的Er∶YAG,长度为77 mm的单包层矩形晶体波导,以及可饱和吸收晶体为初始透过率85%的Cr4+∶YAG,获得了被动调Q脉冲能量0.84 mJ@8.7 kHz,脉冲宽度为23.8 ns,光束质量M2=1.12×1.06。实验结果证明,大芯径尺寸晶体波导被动调Q脉冲激光器可获得近衍射极限高峰值功率脉冲
针对传统双频法无法满足高精度测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量化算法的增强型双频解相位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双频法获得不稳定的条纹阶次,然后通过区域灰阶图对条纹阶次进行区域划分,再对每个区域中全部像素点对应的条纹阶次进行排序并取中位值,最后将取得的中位值赋值给该区域所有的像素点对应的条纹阶次。经过量化后的条纹阶次是唯一稳定的,因此该方法能够获得精确的绝对相位。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